济南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举行!首日走进钢城莱芜章丘历城

新黄河 2024-06-15 21:11:00

6月15日,济南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举行。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金峰,市政协主席雷杰,市委副书记杨峰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按照“项目深化年”工作要求,以现场观摩形式,检验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奋力开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参加现场观摩活动的还有:市级领导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纪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委、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各区县(功能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南部山区主要负责同志,济南高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有关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

【16:10】济南国际贸易中心中央公园项目

项目介绍

项目位于历城区唐冶街道,总投资3.9亿元,占地36.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3.37万平方米,重点建设黄河之源水景广场、开放草坪、林间慢跑道、极限运动场、丝路贸易主题无动力乐园及足球场等一系列景观空间,塑造成为集休闲、社交、运动、文化展示、服务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园。

济南国际贸易中心中央公园于2022年8月启动,目前一期已于2023年5于投入使用,公园已成为济南市新的网红打卡地。项目为整个济南国际贸易中心的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济南国际贸易中心作为连接济南国际陆港和自贸试验区的战略纽带,以贸易及“贸易+”产业发展为目标,聚焦总部经济与商贸展会,发展文商旅游、数字贸易、医疗康养等产业。项目总体布局规划为“一心+两轴+五组团”,以中央国际商贸区为基础的超级总部核心,以南北生态商务轴和东西城市魅力生活轴构建新城脉络,打造中央国际商贸区、医疗产业、中央公园文商旅、高端生活配套、优质教育“五大功能组团”。

打造前:

打造后:

【17:08】龙湖新东站TOD片区改造项目

项目介绍

项目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项目总投资22.2亿元,占地约6.31公顷,总建筑面积26.08万平方米。主要为TOD商业综合体、开敞式商业街区、商务办公楼等,由龙湖济南北宸天街、龙湖·星曜两个板块组成。项目于2021年6月开工,2023年12月建成并正式开业。

龙湖新东站TOD项目属于王舍人片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龙湖济南北宸天街场内共211个品牌入驻,覆盖餐饮美食、购物快消、休闲体验、儿童游乐、运动健身五大业态场景。目前日均客流1.8万人次,月均销售额3500万元,提供约3000个就业岗位。龙湖·星曜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10.05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商户128户,涵盖餐饮、服装、教育等多种业态。

打造前:

打造后:

【17:18】环联1904商业街区项目

项目介绍

项目位于历城区东风街道,项目投资1.2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0公顷,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2022年10月开工建设,一期于2023年6月开业运营,已有1200余家商户入驻,日均接待客流量6万余人。目前,二期已进入规划设计及初步招商阶段。

环联1904商业街区是东风片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前身为原洪楼夜市。2017年上半年,搬迁至祝舜路山东棉麻公司地块,成立环联夜市。

打造前:

打造后:

【13:35】文祖街道三德范庄村

项目介绍

三德范庄村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现有2314户、7129人,党员227人。2023年村集体收入61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拥有国家级非遗三德范芯子、国家级森林公园锦屏山,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收购古宅古院200余处,修缮民居20套,铺设青石板路3000余米,实现古建筑、古文物整体保护;实施“文体广场建设、古文物修复”等十项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打造前:

打造后:

【14:25】王黑村“百菇园”项目

项目介绍

王黑村“百菇园”项目位于章丘区文祖街道,由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建设菌种繁育中心和智能出菇大棚,获批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济南实验站示范基地,在国内20多个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深化联农带农。依托“村企联姻、联合共建”发展理念,同鹁鸽崖、王黑村合作社签订15人用工协议,推广林下种植,通过向村民提供菌包、种植技术、回收渠道等资源,间接带动800人就业,年均带动2个镇街8个村庄增收84万元。

打造前:

打造后:

【14:55】双山街道木厂涧村

项目介绍

木厂涧村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全域面积480公顷,共有635户、2300人,出彩人家示范户占比75%。2023年村集体收入10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先后获得省级和美乡村、济南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青山绿水环绕,古村焕发新韵味。先后投资1700余万元,铺设污水管道3000余米,整理弱电8000余米,硬化道路1.7万平方米,修缮历史遗迹10余处。

打造前:

打造后:

【10:42】雪野街道王老村

项目介绍

王老村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村域面积3400亩,现有217户、576人,2023年村集体收入9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建设“山泉王老、洞藏姜山”山水乡村。坚持 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对72处泉水保护开发,3处列入济南名泉名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姜年产量100余万斤,建成绿色果蔬种植基地,全村仅林果蔬种植,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

建设“共建共享、共赢共富”未来乡村。投资 1.2亿元,建成研究院、民宿等20余种业态,实施“1+3+6”运营方式,打造集研学体验、康养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未来乡村,预计2024年村集体收入可突破120万元。

建设“宜居宜业、治理有效”幸福乡村。整合政策资金项目,实施旧村改造,170户村民住进二层小楼,发展民宿和农家乐52 户,正在建设老年公寓,为20户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吃住,构建出彩人家建设长效机制,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打造前:

打造后:

【11:28】雪野街道富家庄村

项目介绍

富家庄村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村域面积4605亩,现有410户、1075人。2023年村集体收入10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先后荣获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田园综合体”兴产业。引进富甲庄园、金谷山庄、物泽农业三大投资主体,流转土地800亩,建成果蔬种植、农事体验、休闲康养等特色农文旅项目,年销售额450万元,村集体增收28万元,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

“文旅综合体”共富裕。推动周边10个村、6个企业成立联合党委,抱团合力发展,打造区域文旅品牌新IP。与山乡集团合作,盘活闲置小学,建成青少年自然教育营地。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改造民宿房间49个,实现“农舍改民宿、村民变管家”,带动村民增收20余万元。

“电商聚合体”聚人才。建成电商直播产业基地,开展直播300余场,销售额突破100万元。积极回引本村电商能人,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累计培训400余人,有效带动民宿及农家乐等产业发展。

打造前:

打造后:

【12:02】雪野街道北白座村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介绍

基地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北白座村,致力打造集空天地网于一体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总投资3亿元、 占地1814亩。联合北白座村、东站里村、石泉村3个村,组建劳务、物业、中药种植三个专业合作社, 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318万元,吸纳就业220余人, 增加村民务工收入600余万元。

打造空天地网一体化农业应用平台,为全省9800余万亩农田提供数据支撑,为1000余个乡镇提供数字乡村管理服务。依托同仁堂、上 海医药等公司,助力莱芜打造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万亩,带动农民增收4.5亿元。

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0个科研试验区,种植烟台苹果、莱阳梨等20余种地理标志农产品,训练数字农业孪生AI决策系统,为政府及农户提供种植决策服务。

打造复杂地形无人机械研发基地,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空天信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农业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农机,年可生产销售无人机械1000台套。

打造前:

打造后:

【08:05】辛庄街道下陈村

项目介绍

下陈村位于钢城区辛庄街道,全域面积1377亩,耕地面积902亩,全村339户、829人,党员32人。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6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先后获得山东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坚持文化振兴主基调。立足“蟠龙梆子”发源地优势,建设农产品展馆、蟠龙梆子两创馆、靳氏针绣体验馆等七个展馆,打造集展示、传承、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先后举办油菜花节、垂钓节、钢城区百姓歌手大赛等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打造产业发展新布局。围绕“花开辛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垂钓露营、果蔬生产、花卉观光、种苗繁育、小麦生产五大产业基地,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村级建设发展,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预计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60万元。

凝聚党建引领向心力。聚焦“辛心向党”品牌建设,搭建“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村民代表包岗”三级管理网络,探索“党员五户联动”治理方式,细化完善村规民约,有效巩固组织保障,被评为“五星级村党组织”。

打造前:

打造后:

【08:52】辛庄街道乔店村

项目介绍

乔店村位于钢城区辛庄街道,全域面积5000亩,耕地面积945亩,全村449户、1219人,党员34人。2023年村集体收入7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先后获得省级齐鲁样板村、省级和美乡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深化“三变”改革强村富民。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建祥乔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果不凡”特色品牌,流转945亩耕地和1800亩山岭土地,种植彩色小麦和粗杂粮等作物,发展面条、粉皮等多种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聚焦三产融合提质增效。盘活利用原乔店小学闲置房屋,建设5000平方米的电商直播中心和月饼加工厂,通过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共同富裕、农村生态增值,预计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50万元。

强化基层治理固本强基。建成可容纳100人就餐的幸福食堂,解决本村17名孤寡、独居、留守、高龄等人群吃饭问题,同时对外营业,村集体增收8万元,被评为市级示范型幸福院。建设数字化乡村管理平台,打造75岁以上老人家庭防护等智能化场景应用,实现“互联网+群众”数字化、规范化管理。

打造前:

打造后:

【09:30】辛庄街道大沟村

项目介绍

大沟村位于钢城区辛庄街道,现有78户、190人,党员23人,村庄面积2300 亩,耕地500亩。2023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先后被评为省级和美乡村、市级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以文聚力,发扬传统文化。立足“李逵寄母”历史文化典故发源地优势,全力在寄母山、孝母泉上做文章。打通连接海棠园彩色柏油路2.2公里, 优化村口景观,绘制李逵为母取水雕塑,打造村道沿线水浒108将形象,建设孝德幸福院、村史馆,打造新型综合服务中心,激活大沟水浒孝德文化。

以文塑旅,促进融合发展。采取“公司运营+合作社入股+村民打工”方式,引入济南文旅发展集团,以特色民宿为依托,盘活闲置院落24套, 一院一景,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连续筹办两届海棠花节,累计吸引80万游客。

以文兴业,助力增收致富。依托文化品牌影响力和山水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流转土地300余亩,发展山楂、鲜果、海棠盆景等特色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

打造前:

打造后: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端鹏 张静 摄影:陈长礼 张一)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