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藩属国,建国前还在进贡,解读坎巨提的前世今生

大杰啊 2023-01-06 20:11:27

你知道坚持向中国朝贡最久的国家是谁吗?这个国家在哪里?1947年,全球都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大环境下,为何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却依旧执着?本期文章我就给各位老板揭开以上谜题,看看大清帝国最后的“余晖”。

喜欢看历史的老板都知道,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每一位皇帝都有一个极致的追求,即看到万邦来朝的场景,所谓“万邦来朝”,其中的“邦”就是指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从不乏完成大一统的王朝,类似于无数卫星拱卫着上国天朝。因此就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来看,绝不仅于政治上的疆域。

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的藩属出现于西汉时期,到汉武帝时期,随着对外战争的力度不断加大,周边无数的小国开始臣服大汉。比如东边的朝鲜,西边的康居,北面的丁零以及南边的安南等等。在最辉煌的时期,宣布臣服大汉的大小藩属国多达50余个。

然而随着朝代的变迁和文明的进步,其中不少藩属也中断了与中原王朝的羁绊。当然了,里面也有足够执着的存在,比如今天的主角,一直进贡到1947年的坎巨提,他们与中国的藩属关系前后持续了长达176年之久。

坎巨提是位于中亚地区的一个小国,曾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回顾其历史,最早的名字叫做小勃律,地盘在帕米尔高原的西南部。在隋唐时期还一度改叫勃律国,归于西域诸国之一。

隋唐那段时期,由于突厥人的实力比较强,因此大部分的西域小国都是宣布臣服突厥的,到了唐高宗执政时,名将薛仁贵大破西域,唐朝就代替突厥人成为了西域霸主,包括龟兹、勃律在内的大量国家都奉大唐为自己的宗主国。女皇武则天时代,吐蕃异军突起,很快势力就渗透到了西域,并从大唐手中拿走了控制权,从此中原王朝在中亚地区的威慑力开始动摇衰减。有意思的是,正是在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勃律国内部开始分裂,分别成为大勃律和小勃律。其中前者完全倒向了吐蕃,而后者则在吐蕃与大唐之间摇摆不定,成为了墙头草。

唐玄宗时期,大唐国力迎来新一轮高峰,名将高仙芝杀入西域,小勃律成为了“杀鸡儆猴”的对象。要么说青史留名的大将都是传奇人物呢,在那个生产力和科技低下的时代,人家高仙芝带领着数万将士,硬是翻过了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一举把小勃律给灭了,还把国王一众人押解到了长安受审。

这一战彻底震惊了西域诸国,前后有二十多个小国遣使表示愿意脱离吐蕃而效忠大唐。然而好景不长,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国力急速衰退,已经无力管辖西域,吐蕃抓住机会,再次卷土重来,成为了河西走廊的真正老大,小勃律的名字也从此消失在大唐的视线中,也在史册中销声匿迹。

一切的转折点出现在近千年后的大清乾隆二十六年。时任叶尔羌办事大臣的新柱上表朝廷,称有一个自称为“坎巨提”的小国示好天朝上国,其酋长名为黑斯娄,希望能让自己的儿子作为使者到北京面圣觐见,还表示愿意献上当地的金砂作为贡品,请求归附大清。乾隆帝看到这份奏报后,那可是龙颜大悦,好家伙,这可不就是大清威仪远播四方的最好证明么!咱满洲人当皇帝,这水平也不次于汉人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呀!

就这样,消失近千载的西域国度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据说坎巨提的使者到访北京后,受到了乾隆帝的热情接见,并且赏赐了大量的物资、金银,一方面表现了乾隆帝好大喜功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大清王朝国力走向鼎盛,再度恢复了汉唐时期“万邦来朝”的巨大影响力。话说人家坎巨提也确实守诚信,从此和清王朝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即便是路途遥远进京朝贡不便,可人家硬是一年没有中断过,其忠诚和态度可见一斑。

根据史料记载,坎巨提虽然称之为“国”,但面积很小,人口也仅有数万而已,更没有什么丰富的矿产物资,人民都是依靠原始的畜牧业和种植业为生,有多穷咱想想就明白了。不过有一说一,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坎巨提的历任酋长都坚持每年朝贡大清砂金一两五钱,一直到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彻底覆灭。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虽然贫穷且地域狭小,但当地民风彪悍,几乎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当时位于今克什米尔地区还有一个国家,他们一直觊觎坎巨提的战略价值想要一句吞并,所以从大清道光年间就不断派兵侵扰,不过前后四次都被坚韧的坎巨提人击退了。

时过境迁,到了光绪帝执政时期,大清帝国就进入到内忧外患的程度,甚至开始被西方列强瓜分蚕食。中央王朝尚且朝不保夕,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自己的藩属国呢?慢慢地,很多臣服于大清数百年的藩属国开始瓦解。其中有独立的,比如尼泊尔、锡金;还有被其他殖民者占领的,像朝鲜、琉球等等,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深处中亚大山深处的坎巨提也没能幸免。

当时的沙皇俄国已经完成了国内改革,国力强盛,靠着武力先后入侵占领了浩罕、布鲁特、哈萨克等地,眼看下一个目标就是战略要地克什米尔地区了,不过最紧张的并非坎巨提这样的小国,而是最早殖民该地区的资本主义列强大英帝国。眼看俄国人兵锋所指,英国人神经紧绷。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以印度作为基点,顺着印度河开始染指阿富汗以及我国新疆地区。

坎巨提虽然贫穷落后,但地处战略位置中心,正好遏制着中亚、印度和新疆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因此英军毫不犹豫的对坎巨提发动了侵略战争。一个是落后的农业国,一个是完成了工业化的西方殖民强国,二者实力上的差距一目了然,在多次抵抗英军入侵未果后,时任坎巨提酋长赛必德艾力汗只能无奈的率领家眷、族人逃离故土,进入我国新疆试图寻求宗主国的庇护。

然而当时的大清国也是日暮西山自身难保的处境,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实力能为自己的藩属国讨回公道。最终在多方会谈磋商后,中英两国签署协议,认命老酋长的弟弟为新首领,并且改坎巨提为“两属之地”。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名义上他还是清王朝的藩属之一,彼此的朝贡关系不变,然而实际意义上的控制权却要移交给英国所有,就这样,坎巨提已经变为了英属殖民地克什米尔的一个土邦。

公元1911年,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爆发,内忧外患的清王朝宣告没亡,随即中华大地陷入到了军阀混战之中,面临如此局面,没有了昔日宗主的坎巨提也只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时间来到1947年,印巴开始决裂,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是争的你死我活,毫无疑问坎巨提正深陷这场旋涡的正中心,此时他们想到了一个好的归宿,即依附中国,成为中国境内的一个自治地。

遗憾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正一心准备打内战,根本没把坎巨提的请求当做一回事,眼看久久得不到回答,他们只好选择了关系上较为亲近的巴基斯坦,从此变成了巴属土邦,当然了,虽然成为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但坎巨提人民对中国的感情还是相当深厚的,此后的大小国际事务中,他们都坚定的站在我们这边。

时至今日,在咱们中国周边的邻邦中,要说最铁的是谁,那指定是有“巴铁”之称的巴基斯坦,历史和时间的沉淀,让中巴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和超高的默契,两国携手在新时代里续写着一首首动人的篇章。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大家之前是否听说过坎巨提这个地方呢?还知道哪些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是我中华藩属的一部分呢?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