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接手后,连30天都守不住?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2024-06-05 21:00:55

魏延固守汉中10年都无人能破,为何姜维接手后不到一个月,汉中就失守了?真相其实非常简单!

魏延镇守汉中

汉中本是张鲁的地盘,但是在曹操的进攻下,张鲁选择了投降,于是汉中归属了曹操。与此同时,刘备也打下了益州,刘备曹操两个宿敌,终于再次交手!

由于刘备前期一直被曹操吊打,所以曹操一直非常轻视刘备,认为刘备打不下汉中。结果随着夏侯渊的被斩,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刘备,这个时候,曹操便迫不及待的杀进了汉中,准备挽回颓势。哪知道此时的刘备,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落魄模样,正面对决中,曹操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最终,曹操只能遗憾败走,将汉中拱手相让。

拿下汉中后,对于其防守人选,众人一致认为应该是张飞。一方面,张飞是集团元老,资历足,另一方面,张飞军事能力出色,三国唯二的万人敌,就有其一席之地,让他守汉中,乃是众望所归。哪知道,刘备竟然力排众议,让魏延当选了汉中太守,搞得蜀汉上下,颇为震惊!

偏偏魏延还颇为高调,在刘备对其委以重任时,他不仅不低调示人,反而高傲的表示,汉中交给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三国志》: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说,如果魏国派十万军队来攻打汉中,他可以将其吃掉,如果曹操以举国之兵前来攻打,他也可以将曹操阻挡在汉中之外,保证不丢掉汉中!不得不说,魏延这番话,真的是太狂妄了!可令人意外的事,魏延真的说到做到了,在接下来的10年中,汉中在魏延手中固若金汤,无论蜀汉内部出现多大的变动,汉中始终没有被攻破!

而且在魏延死后,王平执掌汉中时,曾遇到曹魏大将军曹爽统帅10万魏军前来进攻,按照魏延的防御策略,王平不仅成功的守住了汉中,还大败魏军,取得无数的车马辎重。这不禁再度令人敬佩起魏延的军事才能!

姜维守汉中

时间转眼来到了蜀汉末年。此时的汉中守卫者,已经变成了姜维,而姜维也改变了魏延的汉中防守策略。

魏延对汉中的防守策略是“错守诸围”,意思在是进入汉中的险要关隘上设置守军,让魏军大部队没办法杀出汉中平原,只能被挡在崇山峻岭之中,失去兵力优势。

而姜维更改后的汉中策略则是“敛兵聚谷”,意思是将驻守在关隘上的士兵撤回来,将其集中在汉中平原里的几座坚城中,这样虽然魏军可以轻易杀入汉中腹地,但他们绕不过那些坚城,只能被困死在汉中。等到成都方面的援军一到,那些坚城中的蜀军配合杀出,将可以轻松消灭掉进入汉中的魏军,给予魏军以重创!

不得不说,姜维的想法非常美好,一旦此策略实施成功,魏国的有生力量遭到巨大杀伤,其实力必将严重下降!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如人意,蜀军不仅没有围杀掉魏军,反而被魏军打得节节败退,导致汉中失守,要不是有剑阁的存在,魏军将长驱直入,杀入成都平原!

很明显,相比于魏延守汉中十年不破的战绩,姜维守汉中被轻松攻破的战绩,太过辣眼!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而姜维接手后,连一个月都守不住?

在很多人看来,姜维之所以守不住汉中,主要是因为他的军事能力没有魏延强,他是被诸葛亮强行扶起来的。然而诸葛亮的眼光何其毒辣,要是姜维没有真本事,他怎么可能受到诸葛亮的青睐?而且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其实魏延也对姜维颇为欣赏,可见姜维的能力,还是值得赞赏的!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之所以魏延能守住汉中,而姜维却守不住,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姜维用兵更加激进

在很多人看来,魏延和姜维两人相比,魏延更加偏向于激进,而姜维则更加偏向于稳重保守。但事实上,从史书记载的用兵安排来看,姜维用兵其实更加激进。

倒不是说魏延用兵就一点也不激进,而是魏延活着时,一直受到诸葛亮的压制,所以虽然他有冒险之举,但诸葛亮总是常常压制他。比如子午谷奇谋,魏延想要走小路杀入曹魏腹地,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但诸葛亮却认为此举太过冒险,制止了魏延的操作。

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存在,魏延一直受到压制,所以他没法实施太过冒险的军事行动,汉中也一直牢牢的控制在蜀汉手中。而姜维守卫汉中时期,他已经成为了蜀汉最强的军事大佬,根本没有人能够掣肘他的想法,所以他想怎么防守汉中,就怎么防守汉中,手下人拿他没什么办法!

很多人说了,姜维再大,也打不过刘禅啊,为何刘禅不对姜维多加阻拦呢?其实这里面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姜维虽用兵激进,但刘禅也是隐形的支持者。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刘禅这个人,其实并非庸庸碌碌之辈,相比于曹魏和东吴的皇帝们,刘禅也算是雄才大略!虽然刘禅最终战败被俘,但他当权时期,那可是坚定的支持姜维北伐的。姜维这一生,北伐了十一次,若没有刘禅的支持,他怎么可能实施?尤其是姜维后期的北伐,常常受到朝堂内部的阻拦,可姜维仍然次次成功北伐,这背后离不开刘禅的支持!毫不夸张的说,刘禅表面上看起来庸碌,但他身上留的是汉昭烈帝的血,他也时刻想着北伐中原,匡扶汉室!

刘禅不阻拦姜维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蜀汉后期反对北伐的声音,确实太大了。由于姜维用兵激进,损兵折将,后面几次的北伐,就连刘备诸葛亮时期的老臣,都出言阻拦了,认为姜维这样做,有损蜀汉国力。然而蜀汉不北伐,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只会亡得更快,所以刘禅只能纵容姜维再进行一次军事冒险,放魏军进入汉中,然后将兵力都集中起来对付魏军,以期待更大程度上的杀伤魏军,提振民心!

总的来说,姜维之所以会在短短时间内丢失汉中,乃是因为他用兵太过激进,想要将魏军放入汉中聚歼,给予魏国更大的打击。而当时的蜀汉,基本很少有人能够压制姜维危险的想法,唯一能够压制姜维的刘禅,又是姜维的支持者,所以姜维的激进想法得以实施,最终导致汉中快速丢失。

二、蜀汉内部用人有问题

诸葛亮当政时期,蜀汉吏治清明,在关键岗位上,基本没有用错人,不会出现大问题。而到了蜀汉后期,由于黄皓等人的上台,再加上谯周等投降派的做大,蜀汉朝堂越发昏聩,导致一些人被任用到了不该任用的位置!

姜维虽然用兵激进,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的蜀汉,已经到了重病时期,而治重病需用猛药,所以姜维“敛兵聚谷”的策略,也是有一定市场的,而且只需要按照计划实施,每个关键位置都防守好,等待成都方面的援军到来,未必没有击败魏军的可能!

令人遗憾的,驻守阳安关的蜀将蒋舒,出现了大问题,他竟然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叛变,打开了城门,将牢固的关口拱手相让,导致姜维的计划彻底失败。而成都方面呢,由于黄皓的阻拦(黄皓听信鬼神,认为敌军不会到来,阻拦刘禅派张翼廖化前去增援),援军迟迟未到,就这样,汉中被彻底打穿,魏军直接兵临剑阁,要不是姜维及时回兵,不仅汉中会失守,剑阁也有可能失守,到时候魏军将长驱直入,杀进成都!

事实上,要不是蜀汉内部用人出现了问题,要是诸葛亮这等贤臣还活着,援军能及时到达,守将不献关投降,钟会大军还真有可能被蜀军击败,因为直到蜀汉灭亡后,汉中内部的汉、乐两座坚城仍然没有被攻破,其中仍有上万的蜀军精锐将士。遇到合适的时机,他们完全可以主动出城作战,袭击魏军的后勤,同时配合成都方面的援军夹击魏军,将其一举击败!

结语

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一、姜维用兵更加激进,而他守卫汉中时期,又缺乏内部大人物的压制。相比较而言,虽然魏延也用兵激进,但诸葛亮一直压制着他,导致他出不了什么大乱子。二、蜀汉用人出现了问题,不仅朝堂内部奸臣当道,不让增援,在关键位置阳安关的用人上,也昏招频出,导致关口被破,汉中失守!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1 阅读:185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简介:交流分享历史见闻,观古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