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国敦促欧洲盟友采取措施阻止俄罗斯从中国获取国防物资

零度Military 2024-06-05 18:22:28

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的报道,美国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敦促欧洲盟国和行业领袖采取措施,阻止俄罗斯从中国获得国防物资,因为这可能会加强其针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5月31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瓦利·阿德耶莫在柏林对德国商界领袖说:“美国和欧洲必须让中国做出明确的选择。中国企业要么在我们的经济体做生意,要么为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提供军民两用产品,它们不能两者兼得。克里姆林宫知道,只有在中国的协助下,它才能实现自己的军事目标”。

阿德耶莫强调华盛顿为确保美国半导体制造商警惕监督其芯片的使用,防止这些芯片通过中国等第三国家“转运”至俄罗斯。并表示“我们联盟中的每个国家和北约的每个成员也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向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教唆俄罗斯军事工业基地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3年中俄贸易额激增至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比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的2021年增长了64%以上。美国称,增加的进口商品包括军民两用产品,即对俄罗斯战争至关重要且具有军事用途的民用产品。

阿德耶莫是在访问基辅后发表上述言论的,访问期间他与乌克兰外长就讨论了实施新的战略,以此来对抗俄罗斯逃避美国制裁所作出的努力。

他在柏林谈到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将愿意制裁任何向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提供物质支持的公司或个人”。并补充说,关键部件“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称美国的指控“毫无根据”,并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对军品出口采取审慎、负责的态度,严格管理军民两用产品出口,不会像美国那样为牟取暴利而故意拖延战争。俄罗斯进口的武器部件和军民两用产品60%以上来自西方国家。

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布鲁塞尔向北约外长介绍了中国方面通过提供军民两用部件向俄罗斯提供的援助。5月30日,坎贝尔在华盛顿会见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丹特·帕特尔说,他们的会谈建立在华盛顿去年与中国“密集外交”的基础上,目的是“负责任地处理两国关系中的竞争,即使是在我们有分歧的领域”。他表示,美国及其欧洲盟国一致认为,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不仅威胁到乌克兰的安全,也威胁到欧洲的安全”。

当被问及美国是否正在考虑对中国领导人实施制裁时,帕特尔说:“如果中国不减少对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支持,美国将准备采取进一步措施”。

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在伦敦防务会议(一个关于安全问题的年度论坛)上透露,美国和英国的军事情报机构发现了“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合作生产用于乌克兰的作战装备的证据”。沙普斯称从中国到俄罗斯的“致命援助”流入乌克兰是“一项重大进展”。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撇清了美国总统乔·拜登政府与上述言论的关系,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中国向俄罗斯运送援助的计划。沙利文说,他期待与英国进行对话,以 "更好地理解那番话究竟指的是什么"。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沙普斯试图以冷战思维来挑起对抗。

在北约成员国准备于7月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之际,专家和前政府官员强调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正在如何改变多边地图。鉴于担心俄罗斯有超越乌克兰的扩张计划,北约成员国正在争论他们对集体安全的传统理想贡献是否足够。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前美国高级情报官员安德烈娅·肯德尔·泰勒说:“关于国防开支占GDP的2%是否足够的问题,有很多争论和讨论。也许在即将召开的北约峰会上会宣布提高这些目标”。

其他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朝鲜和伊朗加强协调帮助俄罗斯,北约31个成员国中约有18个国家的目标是到2024年底达到2%的支出水平,而几年前只有三四个国家达到这一目标。

在其他方面,随着联合国安理会日趋瘫痪,七国集团变得更加重要,需要它成为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有效工具。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韩国分部主席维克托·查说,最近的分析表明,七国集团国家在许多经济和社会措施上都优于非成员国的西方国家,这促使人们呼吁扩大七国集团。

曾在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任职的理查德·方丹说:“随着世界在地缘政治上的对抗日益加剧,欧洲和亚洲的民主国家站在一个阵营,而威权国家则站在另一个阵营,世界焦点开始转向一些重要的全球摇摆国家。其中六个 ‘全球摇摆国家’非常重要: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南非和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都在做出选择,包括在技术方面,它们有可能采用一方或另一方所青睐的技术和技术规范。我们应该努力确保他们的政策倾向与我们同步,而不是与所谓的‘动荡轴心’国家同步。

1 阅读:628

零度Military

简介:提供中国军事、世界军事、军事新闻、军事科技等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