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M1A1坦克也扛不住无人机,乌克兰自己动手改装升级

丹书战史 2024-05-26 23:28:09

如今小型无人机已经在军事行动中普及,不管军用还是民用型号,它们都可以大量装备到基层作战单位中执行战术侦察、打击任务,经过实战的检验后,已然成为新的陆战利器。然而坦克这边就惨了,从被发明那天起就是战场上的“移动靶子”,这一百年来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科技线就是研究如何“挨揍”,但与反坦克炮、导弹这些武器不同,灵巧的无人机一出手就改变了游戏规则,逼得各国改装坦克。

就在前不久,俄军投入了一种用钢丝网、彩钢瓦等材料改装的奇葩“海龟坦克”,它们在坦克本体外重新构建了一个装甲外壳,犹如一座行走的小房子。俄军还尝试把很多电子干扰设备堆砌在坦克身上,用来干扰无人机的行动。以上措施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确实有效提高了坦克生存能力。

与俄军一样,乌克兰也尝试改装坦克。就在前两天,乌克兰一家钢铁矿业公司向媒体透露,他们开发了一种用于坦克防护升级的套件,截止消息公布之日起已经完成了25套,其中有5套是专门为M1A1坦克量身定制的。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此前美国向乌克兰交付了31辆M1A1主战坦克,不少人对包括M1A1在内的北约坦克寄予厚望,认为它们的单车战力高于俄军坦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且不说双方坦克具体性能到底如何,实战中并不是坦克与坦克进行一对一“单挑”,很多时候是“无人机面前众坦克平等”。

此次乌克兰公布的升级套件没有提到细节,按照新闻稿中的说法,设计师针对不同坦克的外形针对性地进行了设计,在不限制坦克各项功能和人员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坦克提供额外的防护。从少量公开的图片来看整套设备并不复杂,可大致分成钢丝网升级套件和反应装甲升级套件。

在坦克的炮塔和车体上根据轮廓造型焊接了钢丝网,以普通角钢作为支撑,尤其是炮塔,四周和顶部都获得了比较全面的防护,还预留了烟雾弹发射器等设备的窗口,铁丝网与主装甲间有一定距离,起作用有点像间隙装甲,新闻稿中称总重量约430千克,实际重量可能更大一些。

而在车体两侧和车首部分,密集安装了乌克兰自产的反应装甲,这是接触-1反应装甲,虽然是上世纪的产物,防御效果还不错。有照片显示乌军在收到M1A1后就把反应装甲装上去了,毕竟这个型号算不上最先进,与M1A3比起来差多了,乌军装甲兵要想保命就要得自己动手。

就目前来看,这种铁丝网或彩钢瓦加反应装甲的组合是坦克应对无人机最有效的手段,并且结构很简单,前线军队就能自行安装,它对反坦克导弹、火箭助推榴弹也能起到防御作用,俄军、乌军都这么干。不同的是乌军坦克数量要少得多,且严重依赖外部援助,装甲部队金贵得很,而且坦克型号不够统一,这些情况导致坦克的维修、训练更麻烦。根据媒体报道,目前乌军把现存的M1A1撤回后方,下一步可能都会接受升级改装,至于什么时候再次投入实战就不得而知了。

2 阅读:167
评论列表
  • 2024-05-27 13:02

    一家彩钢瓦,一家防盗网,这事整的[得瑟][得瑟],这仗打的,离高科技战争,越来越远了[呲牙笑][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点赞]

丹书战史

简介:观三千年战史,品海内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