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转业第3年,我分到没人要的一楼,不曾想30年后成了香饽饽

小红来讲讲 2024-03-29 10:11:33

1986年我响应部队号召,脱下军装转业到了地方企业。在工作的第三年,刚好赶上单位分配福利房。因为我平日里一向谦逊,总是不争不抢,于是单位将没人要的一楼分配给我,当时我的妻子还因此跟我大闹一场。如今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初人人嫌弃的一楼,如今却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就连刘科长的老伴都忍不住夸我:金山的眼光可真好!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且贫穷的小山村里,在我们那个年代里,能够住上两间草房,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还能有一间专门生火做饭的偏房,这样的家庭条件,已经能在十里八乡数的着了。

住惯了高楼大厦的现代人,相信在夏天去农家乐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即便是草房里没有开空调,即便是外面骄阳似火,只要是一进去草房里面,明显会感觉到屋里的温度,要比室外的温度低一些,用个成语来形容的话就是:冬暖夏凉。

可是我却想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那个年代,如果有这一段经历,相信没有人会忘记,兄弟姐妹几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也不会有人忘记,每当汛期来临屋里地面湿漉漉的一片。不过关于草房的记忆,无论是开心还是快乐,那也是我们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兄弟姐妹众多,当初我的父母积极响应“人多就是力量”的号召,接连生下四个女儿三个儿子,而我很幸运,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无论是做什么,哥哥姐姐们都会让着我。

就拿上学这件事来说吧。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我的四个姐姐都没有上过一天学,两个哥哥当中,只有二哥上学毕业,而我则是顺利的读到了高中。

作为家中学历最高的那一个,却没能有机会通过学习去改变命运,在1978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因为我过于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落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实我本想再复读一年,不过我的父亲却说什么也不答应。

“咱家世代种地为生,我还真就不信鸡窝里能飞出个金凤凰!”面对父亲的质疑,我心里虽然难过,却不敢反驳半句。我有什么脸面去反驳父亲呢?机会已经给到我了,是我没有抓住而已,可能我的命运就是如此,就是应该每天扛着锄头,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就这样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为了生活,我也只能走出屋门,跟着父母一同下地劳动,在地里播下一颗种子,然后希望着它能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我虽然向现实低了头,不过心里却非常明白,我绝对不能这样过一辈子,几乎是每一天我都在盘算着,有什么机会可以离开父母、离开这个小山村。

正当我没有任何头绪的时候,突然收到了高中同学小葛的一封信,小葛在信中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并告诉我,他的父母打算让他去当兵,不过他害怕部队生活太苦了,自己适应不了,如果能有一个相互作伴的人,可能会好很多。

高中两年,小葛与我的关系最好,我俩甚至模仿《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差点结为了异姓兄弟。不过小葛相比我来说,条件要好上很多,他本身就是城市户口,父母也均是县里工厂的正式工人。

小葛给我的来信,仿佛就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对呀,我为什么不去当兵呢?

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里,当兵都能算得上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即便是在部队几年后就退伍,但是当兵的这几年,不仅能够培养我们坚韧不拔的性格,更是能为我们的人生“加分”不少。

我把当兵的想法说给父母听,父亲听完思索片刻,终于给出了回应。

“我知道你不愿留在家里,你也算是有文化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就去做,去当兵是好事,不过有一点我可提前说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

父亲的话听着有些“无情”,不过却也是事实,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只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天下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

等到部队来我们公社征兵的时候,我得知消息第一时间便报了名。得益于我高中生的身份,接兵干部对我非常感兴趣,并当着民兵营长的面,将我的名字记在本子上。就这样,经过体检、家访、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我如愿穿上了军装。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我的高中同学小葛,因为在体检当中检查出血压偏高,复测多次之后结果依旧不好,最终遗憾落选了。

我本来就是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吃惯了生活的苦,所以在新兵连的时候,无论是紧张的训练,还是让新兵们相当不满的伙食(新兵连底子薄,我们的伙食标准不高,几乎都是清汤寡水),我都能很快的克服困难,并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它。我的这种不怕吃苦、不埋怨、不抱怨的态度,也得到了新兵营长的注意,在开大会的时候,我还被当成典型,成为众多新兵学习的标兵。

在新兵连就给首长留下不错的印象,在接下来分连队当中,我不出意外的被“提前预订了”,最终我来到一排3班报到,成为一名普通的战士。

也正是在我当兵的那一年里,取消了“直提”政策,要是想提干,就必须考入军校,经过军校的培养之后再重新回到老部队。因为这个政策刚实施没多久,各连队对于战士们的文化培养非常重视,都希望自己的连队能多考上几个军校。

因为我曾参加过高考,文化课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所以我被我们连长安排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负责对备考老兵的文化课辅导。

我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不敢有半点的马虎,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辅导老兵之前,我足足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高中学习的知识重新梳理了一遍。最终在我的辅导下,我们连队的两名老兵,顺利被军校录取。

老兵很高兴,连长也很高兴,在我当兵的第二年,也被推荐去考军校。这两年虽然当兵,不过我的文化课可是一点也没有落下,最终以305分的成绩被军校录取。

当去军校报到的时候,我的内心百感交集,谁能想到,我虽然高考失利,没想到却在部队“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从军校毕业之后,我重新回到老部队,被任命为一排排长,后相继担任副连长、连长职务,时间来到1986年,我响应部队的号召,最终脱下了这身军装,重新来到了我的老家。

我在部队的时间并不长,收获却很大,不仅成为了军转干部,还收获了一份爱情。另外我当兵的这几年,我的家庭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用的来说,我如今的生活,都是部队给予的。

我被安置在我们县城一家机械厂,担任保卫科副科长的职务。虽然在部队我是连职干部,不过来到企业之后,我并没有因自己的身份而自吹自擂,始终保持一颗虚心学习、谦逊低调的心。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我已经参加工作第三个年头了,在此期间我一直按部就班的工作,没有犯下任何的错误,当然也没有任何亮眼的举动,如果一定说有收获的话,那就是厂里的领导对我评价很高,说我是个老实人,安排的任务从来不斤斤计较。

我们厂挺过了市场经济的冲击,迎来一次全新的发展机会,经过几年的发展,生产效益很好,为了回报员工,我们厂有几套福利房分配给员工。而我也很幸运,有机会能被分配一套房子。

在当时有这么一句话,一楼潮二楼暗,三楼四楼住高干,五楼六楼是傻蛋。

三楼跟四楼位置不高不低,采光也好,自然是优先分给厂里的领导、主任,五楼六楼虽然高一点,不过相比一楼跟二楼,最起码采光很好,再加上当时大家都是壮年,爬这点楼根本不觉得累。

唯独一楼,因为没有采光,导致阴雨天返潮严重,各种蟑螂臭虫让人不胜其烦,另外还要时刻提防“高空坠物”,所以说分房子虽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不过谁也不想分到一楼。

我也不想分到一楼,可是偏偏领导给我分到一楼,我还记得当初负责分房的刘科长跟我讲,考虑到我的父母年龄大了,来我家住的时候爬楼不方便,所以厂领导对我特殊照顾,另外一楼的面积要大一些。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能被分到一楼,这是运气太好了。

妻子不满我接受现实,跟我大吵一架,我自知理亏只能闷头不出声。后来妻子适应了一楼的生活,骂我的次数也少了起来。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就在前几年因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位置被确定为商业街,而一楼经过改造成为“门头房”,原本无人问津的一楼,被我以每年十二万的价格租了出去。

如今我跟老伴早就购买了新的商品房,每年还能收到十几万的租金,老年生活富足且幸福。有一次偶遇刘科长的夫人,一见面她就羡慕的说:还是金山眼光好!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

—完—

【王金山 投稿 声明:故事非本人亲身经历,根据投稿人口述整理编发,部分情节作虚构处理,图片来源网络,如若侵权联系必删】

28 阅读:13690
评论列表
  • 2024-03-29 18:05

    小编你用这相片的美女别人都用过你再捡来用你好意思吗?[无奈吐舌]

    醉也思 回复:
    没事,再多用几次,应该还是可以的。
  • 2024-06-16 17:58

    我单位在1989年分福利房时,我因刚入单位不符合分房的条件,一些老实的老同志被分到又潮又暗的一楼,谁知到了二000年后,到处大开发,原来偏僻的单位旁边变成了商业街,单位也搬迁了,原来一楼的住户把临街窗户和墙全拆了(单位有钱,一开始建设时是框架结构)改成商铺,令个个都羡慕。

  • 2024-04-25 20:16

    在UC上已经是第二十次看到这女娃了,这是第五次与军人成功结合,还有十五次因看不起军人而退婚且无一例外地因最后军人提干而后悔莫及![笑着哭]

小红来讲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