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现水和金属后,嫦娥五号又有重大发现,难怪选在风暴洋着陆

兵器视频 2022-09-17 13:52:02

中国航天接连传出捷报,而美国却险些成为“鸽子王”,登月计划再一次推迟。

据环球网报道,当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后,我国科学家便紧锣密鼓地展开各种实验,近日,终于有了重大发现。随后,科学家将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中。文中称,嫦娥五号样品主要取自月球着陆点风暴洋克里普,而通过研究分析,最终确定,在这里,至少喷发过4次火山岩浆。

作为文章第一作者的都骏表示,为了进一步探索月球火山活动,他们对嫦娥五号着陆点月壤进行大量实验,如火山岩浆厚度、火山喷发频率等。

在此之前,科学家还从月壤样品中,相继发现高含量水分以及新矿物“嫦娥石”。

就以前者为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表示,月壤样本年龄为20亿年,通过红外光谱等手段,可估算出月壤中存在的太阳风成因水含量至少有170ppm,且这些矿物中的水,大多以OH形式分布在极表层内。

事后,研究员表示,这样的研究结果,将为今后人类对太阳风成因水的形成再添理论依据。

至于“嫦娥石”,相关人员称,该矿物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6种矿物,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发现月球矿物的国家,还对国家未来探索月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人类一直以来都对其充满好奇,从上世纪开始,多个国家便启动登月计划,向其接连发射探测器。

而各国之所以要执着于月球,其中一大理由就是月球资源。

在英国媒体《商业内幕》的报道中,其认为“嫦娥石”内或将蕴含稀有的氦-3气体。之后,相关人员也透露,我国已经在更早之前就明确表示,全球一共拥有500公斤氦-3物质,其中,月球作为高真空环境,月壤中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氦-3,所以,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中,也同样含有氦-3。

而这种物质,足以替代核能源,在不释放任何辐射和中子的情况下,产生巨大热量,有报告显示,100吨氦-3足以支撑人类1年的能源消耗。简言之,光月球上的氦-3,就能使用1万年。

当然,除了氦-3外,月壤中还富含铀、钾等稀有物质,尤其是我国嫦娥五号的着陆点风暴洋克里普。

相关人员认为,这些放射性物质,极大可能是因为月球火山活动产生,我国嫦娥五号更是着陆在一个极为年轻的、且富含稀土元素的区域,以上一系列发现,将能够帮助我国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月球火山活动,甚至是探索更多的月球之谜。

对此,不少网友留言称,“难怪嫦娥五号要选在这里着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近日航天捷报频传,除了嫦娥五号有重大新发现外,“天宫”空间站也传来好消息。

专家表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后,即将展开第二次出舱。

这主要是因为,在不久后梦天舱将发射升空,届时,空间站的“T”字构型会初步完成。所以,航天员需要在此之前,先在更利于出舱的构型下完成出舱任务,演练各项准备工作,最终实现航天员乘组、地面控制中心、测控通讯中心等多个部门的协同。

反观美国,登月火箭又一次延迟,最近一次发射计划暂定9月27日。

可以说,不管是嫦娥五号新发现,还是即将展开的新任务,都说明,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着什么叫做“中国速度”。

0 阅读:233

兵器视频

简介:让我们一起畅聊国内外最新资讯、最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