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

琅琊左史 2024-06-09 20:49:02

电影《大明劫》中,孙传庭在陕西任督师,负责平定李自成起义。

电影中有这么一段剧情,孙传庭组织宴会向潼关的地主豪强募捐,让他们积极捐款以作军费。可潼关的地主豪强纷纷哭穷,只拿出几百两银子糊弄孙传庭。

孙督师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大开杀戒,将宴会上的地主豪强通通杀死,并且抄了他们的家充当军费。

孙督师大开杀戒时慷慨激昂的说了下面一番话:百姓饥饿,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皆因无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心吗?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一回都输不起。

李自成当时打出的口号是“均田免粮”,这个口号对普通百姓太有号召力了。李自成凭借这个口号可以轻易拉起一支大军,虽然战斗力不强,数次被明军击溃,甚至一度只剩下十七骑,但李自成仍旧能够快速召集大军,卷土重来。

这种优势孙传庭没有。

孙传庭背后是明朝廷,明朝廷背后是地主豪绅。这些地主豪绅在明朝的体系下一直能够少缴甚至不缴税,他们积蓄财富后就用于兼并贫困农民的土地,结果就造成了一个极端,地主豪绅土地越来越多却承担很少的税负,普通百姓土地越来越少却承担很多的税负。

贫富差距拉大,朝廷税收锐减,矛盾越来越突出,遭遇天灾后,就造成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根源就在于此。

所以,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一喊出,他总能获得粮食和兵员,而孙传庭却没有这种条件。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李自成在民间有如此威望,孙传庭拿什么和李自成拼。

朝廷没有军费给孙传庭,没办法,孙传庭只能拿地主豪绅开刀。地主豪绅本是明朝廷的基石,孙传庭在潼关抄地主豪绅的家,把地主豪绅也得罪了。没有百姓的支持,又得罪了地主豪绅,等待孙传庭的就只有一个死。

孙传庭出关后,在河南汝州被李自成大军包围,孙传庭全军覆没,不久后阵亡于潼关。

孙传庭死,明朝廷已经无人能力挽狂澜,李自成一鼓作气拿下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大明朝灭亡。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明朝,民心就是土地,就是粮食,有了这两样,让他们去卖命他们都愿意。

除了明末李自成,汉末有张角,唐末有黄巢,元末有朱元璋,清末有洪秀全。

历史有很多教训,但我们就是喜欢记吃不记打。

0 阅读:35

琅琊左史

简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