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后的高考,其实是更好的高考

朝不慵 2024-06-07 10:49:52

前些日子有个事情,杭州市委党校要招聘3位工作人员,要求博士学历,且年龄得在35周岁以下,结果报名的博士生高达150人,录取率只有区区2%。

学历贬值这个事现在大家已经很清楚了,后面还会越来越清楚。古代的时候考到一个功名,就可以获得某些终生权益,从财务到法律和社会地们,方方面面都有。刚刚恢复高考的一段时期,在高考中获胜的人,基本上人生都获得了保障,一口气上升了好几个阶层。

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不管你是头顶着本科、硕士、博士,还是博士后的学历,能够获得的格外利益都很微小,而且后面还会更微小一些。

因为物以稀为贵,这些年高校持续扩招,高学历已经不罕见了。用人单位招聘时,乌央乌央地过来应聘的,全都是高学历,想珍贵也珍贵不起来。

这是不是坏事情呢?我觉得这当然不是坏事情,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从整体的角度大家的素质都变得更高了(不排除有些人读了大学后,其实是会变得更差一些),当然是好事情了。

人有聪明笨拙,美貌丑陋,勤奋懒惰,富裕贫穷,有千千万万的差别,因此总是人会分化的。只不过过去在高考这个环节上就天下大定,把大部分的分化工作通过一场考试就给做完了,而现在不是。

高考仍然影响着大部分考生的命运,但影响已经远不如过去那么大了。孩子们能够被命运选择的机会,不再只是高考这一场比试,也不只是考试能力这一个维度,而是有更多场次,更多维度。

比如以前能说会道在高考里就没有啥用,但现在却可能通过做直播赚大钱。擅长搞笑或长得特别搞笑也不能让你在高考中获得加分,但现在却有可能通过短视频把大家逗乐而成为红人。

其他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也是如此,孩子本来就是多样的,并不是人人都擅长读书考试。在单一标准的筛选下,对那些不擅长但有其他天赋的孩子,其实是不友好也不公平的。

因此我认为,贬值后的高考,其实才是更好的高考。

随着学历和高考贬值这个事实越来越被大家认知,家长们鸡娃的时候也能够逐渐理性一点,不会简单粗暴地把孩子往一个方向捶,因此孩子们的童年才能有多样性,才能更快乐一些。

一次筛选就决定命运,把所有人都崩得很紧崩到发疯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高考是个难得的非常公平的制度,但它所带来的过度压力,一直被人诟病并不是没有理由的。相对来说,给每个人多几次筛选的机会,不同型号不同天赋的人都有出人头地的可能,这样的世界显然要更好一些。

那些擅长读书考试的孩子,仍然是能够从高考中受益的,虽然没有过去那么多了。最近刚好有人做了一篇论文,叫《中国的名牌大学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作者追踪了多名211以上学校的毕业生,做了很多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是:上名牌大学可以提升17%的收入排位。这个数据,甚至比父母收入水平,对子女将来收入的正面影响还要更高一点。

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能够考进好学校的孩子,大概率还是能够通过高考获益。这扇门依旧为他们敞开,依旧是一条比较美好的路径,依旧值得很多人去努力。而对那些不适合走这条路的孩子来说,命运也不再那样简单粗暴,他们也有机会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彩虹。

0 阅读:27

朝不慵

简介:理解世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