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红楼梦》难怪王扶林30年对她念念不忘,看看这场戏就知道了

乱香黄鹂 2023-10-21 22:59:49

2010年7月,王扶林作客马瑞芳的《新杏坛》节目,谈起《红楼梦》拍摄的各种事情。

当王扶林和马瑞芳被问起“在电视剧中,哪个细节觉得最好,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马瑞芳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两个人的表演,把那个年龄段,少男少女,互相有爱慕之心,把那种纯洁,又亲情的感情,这些细节很好。

王扶林说,我提供另外一个例子,觉得演晴雯的“晴雯撕扇”,那个镜头,我至今印象很深,演得太绝了,又撒娇,又逗贾宝玉生气,又任性,跟别的丫鬟不一样,她有她独特的东西撕的简直太绝了。

然后,王扶林导演总结了一句,说,我觉得很难再找到一个演员,能像她演得这么合适,我敢这么说。

这个评价,相当高了。

安雯,也就是晴雯的扮演者,多年后接受鲁豫的采访,也说过,王扶林说,我是红楼剧组最会演戏的演员,没有之一。

提起印象最深刻,细节最好的戏份,为何王扶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晴雯撕扇”呢?这场戏,安雯究竟哪里演得让王扶林导演30年后,依旧念念不忘呢?

绿树荫荫,鸟儿啾啾,晴雯在院中凉枕塌上躺着,身材婀娜,宝玉过来,推她。

晴雯翻身起来,说,“何苦来,又来招我。”

这一段,安雯的表演可圈可点,她嘟着嘴,哼了几声,把晴雯看似恼怒,表面一副不情不愿样子,却处处透着假恼和撒娇,演得淋漓尽致。

然后宝玉说她性子越发娇惯了,不过说了几句,就说那些话,还把袭人扯上,让她自己想想,该不该?

此时的晴雯无话可说,只好转移话题,说怪热的,拉拉扯扯做什么。

这里,安雯把晴雯那种嘴硬却又机灵,娇媚中带着憨气,演得活灵活现。

接着,晴雯说要去洗澡,宝玉不让她去,两人拉拉扯扯,然后晴雯对着他一笑,这一笑,万物失了颜色,有一种倾城笑颜胜花开的感觉。

又说到“拿果子”的事情,这才扯到了“撕扇子”。

这过程中,宝玉打了一个“嗝”,晴雯有些嫌弃地用双手扇了扇,特别自然,也可爱。

宝玉说话期间,晴雯抿着嘴,傲娇地仰着脸,这小表情简直绝了。

宝玉说,这扇子原是扇风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呀,这时候,晴雯转过头来,“嗯?”一声,盯着宝玉。

宝玉凑到晴雯前面,说,只要生气时别拿它出气,就行了。此时的晴雯两眼放光,看着宝玉,说,既这么说,我最喜欢撕扇子。

宝玉毫不犹豫地把扇子,递给晴雯,晴雯咬着嘴巴,一把把扇子夺过来,开始撕扇子。

撕的过程中,她歪着头,妩媚可爱,咯咯笑着,一下一下撕着扇子,宝玉在一旁拍着手笑着。

撕完后,晴雯把扇子往旁边一扔,这时候麝月过来了,说,少作些孽吧。宝玉一把把麝月的扇子夺过来。

晴雯接过扇子,此时的她有一个特写是一种挑衅的眼神,她盯着麝月,这次撕的很慢,一下一下又一下,把麝月扇子撕了。

看晴雯在撕扇过程中的这几个表情,简直太真了。

撕完之后,宝玉笑的躺在了榻上,晴雯也是乐不可支,麝月气得要哭。

之后,晴雯说,“我也乏了,明儿再撕吧。”

然后,袭人来了,“晴雯撕扇”告一段落。

这一段表演,安雯把晴雯演活了,可以说,就不是演得,活脱脱就是晴雯,不管是表情,眼神,肢体动作,还是语言,就是晴雯从书中走出来一样。

安雯曾说,只要自己一进怡红院,就感觉晴雯附体,所言非虚呀。

演这场戏之前,王扶林让张静林,也就是安雯,那时候她还没有改名字,让她回去好好设计一下,不要把扇子撕重了。

安雯回去后,把这一段研究了一下,设计了两个眼神,两个动作和扇子不一样的撕法。

眼神:一个眼神,是宝玉递过扇子的时候,晴雯的眼神是探究的,询问的,毕竟宝玉是主子,第二个眼神,是拿到麝月的扇子,晴雯的眼神是挑衅的,得宠的,肆无忌惮的。

撕完麝月的动作,晴雯说了句乏了,明儿再撕,安雯设计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把撕坏的扇子折在一起,拿到麝月跟前,专门晃晃,气她,另一个表示困乏,把手放在嘴边,打着哈欠。

两种撕法,撕宝玉扇子的时候,晴雯撕的很快,一下接一下,逗得宝玉拍手叫好,撕麝月扇子的时候,晴雯把速度放慢,慢慢一下,一下,又一下地撕,专门为了气麝月。

对原著充分理解,凭借安雯高超的悟性,精心的设计,投入的表演,这一段“晴雯撕扇”成为87版《红楼梦》中最经典的片段,难怪让王扶林导演30年后依旧念念不忘。

安雯的表演,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之后杨幂表演的“晴雯撕扇”,被秒的连渣都不剩。

2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