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红字》: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内心的坦然和淡定

每日轻读书 2024-02-25 14:55:57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小说大丰收,狄更斯、福楼拜、托尔斯泰,都在文学史上树立起了一座座高峰,令人瞩目。

然而,作家霍桑却开启了他的“黑暗浪漫主义”之路,并闯出了偌大的名声,成为十九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1804年7月,霍桑出生,他家境殷实,几代祖先都是狂热的清教徒,霍桑为自己的祖先感到羞愧,并有一种深沉的负罪感。

童年时,他家道中落,父亲又意外去世,霍桑跟着母亲生活。

九岁的时候,他因为玩耍扭伤了腿,从此终生跛足,残疾让霍桑深感自卑,于是就沉入书中,在书里寻找一个宁静的世界,他决心,要当一名作家。

1825年,霍桑大学毕业,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启了幽居写作的生涯,一步一步走向成为作家的旅途。

1849年,霍桑进入人生的低谷,事业不顺,母亲去世,这给霍桑带来沉重的打击,为了逃避痛苦的生活,他全身心投入到小说《红字》的创作里。

这本小说出版后,霍桑一举成名,成为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小说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人人都是一身罪孽,都在不断寻求救赎,活出真实自由的自己。

小说通过两个通奸男女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内心的坦然无愧和淡定从容。

01

很多很多年前,为了种种实际的需要,人们将土地做了种种规划,有些用来建房子,有些用来做墓地,还有一些则用来造监狱。

数个世纪之前,一个夏天的早上,牢狱门口,人潮汹涌,有留着胡子的男人,他们身穿褪色的衣服,头戴灰色的帽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女人。

看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这种表情意味着某种广为人知的罪恶即将接受审判,而法官的判决就是公众习惯性接受的结果。

人们表情冷漠,议论纷纷,一个面色阴沉的老女人说:

要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好名声的女人,把赫斯特这样的败类给收拾了,那就是为社会干了大善事。

这位叫赫斯特的女子,究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竟然让这些女人如此义愤填膺?

从议论纷纷的人们的口中,你会知道,赫斯特犯了通奸罪,这种罪在当时十恶不赦,所以那些看热闹的女人们,巴不得法官能在赫斯特额头上烙下一个罪恶的标志。

有人甚至说:

这女人给我们所有女人带来耻辱,罪该万死。

他们责备罪恶的产生,却从来不必追问缘由。

监狱的大门打开了,赫斯特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她胸前的衣服上,绣着一个大大的红色A字母,她知道那是她耻辱的标记,于是,她想用怀里的婴儿去遮挡,但她很快明白过来,婴儿也是她蒙羞的标记。

赫斯特年轻漂亮,身材高挑,一头乌黑的头发,黑发下五官端正,面容姣好,十分美丽。

当她从监狱走出来的那一刻,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贵妇人的样子。

那些原本认识她的人,原本以为,她从监狱里走出来,会一蹶不振,可是看到的却是她如此动人的一面,团团包围她的不幸和丑行,蜕变成一道道光环,很多人因此被吓了一跳。

赫斯特被送往绞刑架,她将在那里接受人们的羞辱和围观,教会和法院决定,要将她的罪行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可以前去围观她的耻辱的标志,这样的时间,要一直持续到下午,狱警说:

这块民风纯正的殖民地是有福的,罪孽暴露到光天化日之下了。

这种惩罚的目的,就是要人丢人现眼,要他们无地自容,要让受惩罚的人,比死更难受。

过去很多年,我们是深谙此道的,所以要立贞洁牌坊,要说生死事小,名节事大。

人制造了很多偏见,又用这些偏见来要求人本身。

这是某种统治的需要,而非人性真正的需要,更非灵魂真正的需要。

02

绞刑架下,围观者众多,赫斯特回想起自己幸福的童年,回想起自己一路走到现在所经历的种种。

长大后,她嫁了一个有学问的男人,成了人家的老婆。

可是多年前,这个男人突然决定,要飘洋过海,打算来到殖民地碰碰运气,为此,他先把赫斯特打发过来,自己在后面完成收尾工作。

赫斯特过来了,可丈夫却杳无音讯,两年过去了,丈夫还是没来。

在殖民地,阿瑟是一位年轻的牧师,学识渊博,信仰虔诚,对上帝从不怀疑。

在和赫斯特相处的时候,两人互相倾慕,这位虔诚的牧师和赫斯特产生了情愫,两人因此发生关系,赫斯特也因此怀孕,最终生下一个女儿。

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可怕的,赫斯特的事情败露后,被关进了监狱,因为这是一桩罪孽深重的丑闻。

在绞刑架下,老牧师拿出上帝的权威,告诉所有人,他们不能草率行事,审判一个犯罪女人的心,也不能颠倒黑白,不分善恶。

然而,这世间的善恶,有时候只是人的偏见,都是相对的。

所有人都觉得赫斯特错了,因为教区的戒律就是如此,赫斯特也觉得自己犯了罪,因为教区就是这样规定的。

可是没有谁反问一句,难道戒律就是对的吗,难道规定就一定是对的吗?

要是会有这样的反问,那赫斯特的行为,就未必是犯罪。

总督对阿瑟说:

你应该努力说服她幡然悔悟,坦率开口,也算你的努力有个交代,有个结果。

听见这话,阿瑟心里好像被插了一刀,但他不敢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不敢,他内心的恐惧使他错过了最佳的救赎机会。

教区里最年长的牧师也对阿瑟说:

这是她灵魂觉醒的重要时刻,对你的灵魂也是重要时刻,因为你的灵魂要对她的灵魂负责。

阿瑟低下头,内心被羞愧填满,但他还是开口说:

如果你觉得通过对话可以让你的灵魂得到平静,觉得尘世的惩罚可以让拯救更有效果,那么我定要你讲出那个同你一同犯罪的受罪人的名字。

赫斯特说:

这红字已经深深烙下了,你们取不掉,但愿我能忍受他的痛苦,也忍受得了我的痛苦,我的孩子会找到一个进入天堂的父亲,她永远也不会找到一个人世间的父亲。

赫斯特什么也不愿说,她什么也没说,她不愿让阿瑟跟着一起受辱,宁愿独自承受。

阿瑟赢得了满堂掌声,却让自己的内心笼罩了一层阴影。

人这一生,若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灵魂,那么这一生的平静也就难以获得,除非他不在意自己的灵魂。

在阿瑟不敢坦然承认自己的罪孽之时,他的内心就已经饱受煎熬了。

03

游街示众之后,赫斯特被送回了监狱。

由于神经受到刺激,她异常激动,会对自己乱掐乱打,或者会对那个可怜的婴儿做出一些丧失神智的举动。

狱警觉得,应该给她请一个医生。

就在这时,赫斯特的丈夫罗杰来到了殖民地,因为懂得医术,就来到了赫斯特身边,为她治疗,但他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因此,出了赫斯特,没有人认识他。

他将药给赫斯特,还说:

这药比起一颗无罪的良心,也许医治效果不够明显,可是我无法给你一颗无罪的良心。

在监狱里,他们回首往事,觉得一切罪恶都是彼此共同造成的,他想要报复,但不想以赫斯特丈夫的身份出现在殖民地,他知道赫斯特不愿意说出那个男人的身份,他也希望赫斯特为自己的身份保密,他要留在这里,复仇。

他说,他不愿承受一个失节的女人的丈夫带来的耻辱。

拘留期限到了之后,赫斯特走出了监狱,由于胸前的红字,她觉得人生满是阴暗。

人家看到那个标志,就会想到人类罪恶的情欲,她依旧在这个让她受辱的地方活着,就在这个让她受苦的地方活着,带着自己的孩子,艰难求生。

如同一种宿命,一种感情,挡也挡不住,避也避不开,具有决定命运的力量。

然而,越是舍不得离开,人生可悲的色彩就越是浓厚。

她的罪过,她的耻辱,成了她深深扎进土壤的根须。

赫斯特靠针线活养活自己,也养活孩子,不会出现没吃没喝的情况,她还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十分可爱。

然而,胸前的红字,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她,罪孽,耻辱,就算孩子盯着那个红字,也会让她痛苦不堪。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会带着一身罪孽,但很多人忘了自己曾有的罪孽,有些人忘了自己的灵魂,但凡在意自己灵魂的人,都在过一种在罪孽中求救赎的生活。

我们很多时候活得痛苦和煎熬,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失去了应有的坦然和平静,被一片人生的阴暗所占据。

04

一转眼,孩子已经几岁了,她活泼可爱,如同受到天意眷顾的一朵绽放的花朵。

赫斯特给孩子取名波儿,因为她觉得,这是她倾其所有才得到的礼物,人们惩罚她,却给了她一个可爱的孩子。

她也时刻审视着孩子的秉性,生怕上面长出一些阴暗的成分,是和孕育她的那桩罪孽一脉相承的。

附近的村民找不到孩子的父亲,又看到波尔身上一些古古怪怪的习性,便说孩子是魔鬼的化身。

在赫斯特眼里,波儿是另一种形式的红字,是被赋予生命的红字。

有一天,赫斯特带着波儿到总督府上去送东西,总督看见孩子可爱,怕孩子跟着赫斯特这样有罪的灵魂生活,最终也会陷入罪孽的深渊,总督问赫斯特:

为了那小家伙现在和永久的幸福着想,她难道不应该离开你,穿戴得素淡一些,管教得严格一些,听人讲一些天上和人间的真理,你能为她做什么呢?

在总督看来,赫斯特一个有罪的灵魂,是没法教育好一个孩子的,他们希望孩子离开赫斯特,但赫斯特指着胸前的红字说:

我从这东西上学到什么,我都可以教给她。

然而,在别人看来,那就是耻辱的标志,从耻辱里,人能学到什么呢?

赫斯特解释说:

这个标志教育了我,它天天都在教育我,此时此刻也在教育我,我得到的这些教训可以让我的孩子变得更聪明,变得更学好,虽然这些教训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了。

尽管她已经从耻辱的标志里学到了教训,看到了救赎的可能,但其他人可不这样认为,没办法,赫斯特只能向牧师阿瑟求助。

在牧师的帮助下,赫斯特留住了波儿。

人们总是觉得,某些东西是神圣,而另一些则是耻辱,可既然都是在上帝的眼前发生的,又哪来那么多耻辱。

然而,这个世界一直被偏见统治着,很多人打着上帝的口号,行着不道德的事情。

05

赫斯特的前夫罗杰留在此地后,一直在寻找复仇的对象,他觉得,一个心中藏着罪恶和愧疚的人,一个内心被愧疚折磨着的人,一定会表现出某种不同。

终于,他盯上了牧师阿瑟,因为他发现阿瑟这几年之间,身体突然变得很虚弱,在面对赫斯特的时候,牧师的眼神和行为,让罗杰产生了怀疑,他便以医生的身份,潜伏在阿瑟身边。

他试图挖出牧师心底的秘密,他试探着触碰牧师心底的隐秘,这让牧师痛苦不堪。

罗杰也终于确信,牧师就是赫斯特不愿说出的那个男人。

但他不愿意杀了阿瑟,而是要让他好好活着,因为他发现,对于牧师来说,活着比死亡更痛苦。

长期以来,阿瑟都被内心的罪恶和愧疚折磨,和赫斯特的事情,不是赫斯特一个人的罪过,而是两个人的罪,可他却不敢坦诚这份罪过,因为在所有人眼里,他是纯洁高尚的牧师,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

然而,他不承认,不代表他不被此折磨,相反,他始终被折磨着。

阿瑟一直讲着神圣的誓言,可心里却藏着肮脏的罪恶,几年来,罪恶折磨着他的灵魂,甚至让他想要放弃自己尘世的生命,从而让灵魂获得天堂的安宁。

他永远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他折磨自己,伤害自己,只为获得一点内心的平静。

自从医生来到了阿瑟身边,牧师就不仅仅要受心灵的折磨,还要接受灵魂惴惴不安的折磨,他担心医生会发现自己秘密。

事实上,医生也总是在牧师卧室外徘徊,希望能听到牧师在睡梦中的胡言乱语。

牧师的生命,在强烈的自我折磨之中,变得越来越虚弱,他一直在期盼伟大审判的到来,那时候所有的罪恶都能坦白。

对于牧师来说,就连像赫斯特那样可以将罪恶和耻辱展现在阳光下的人,都是幸运的。

人的心里一旦有了阴影,他就将生活在阴霾之中,生活就将再无平静和美好可言。

06

牧师被痛苦折磨着,而赫斯特却在红字中得到救赎,她活得越来越平静。

当她看见阿瑟的时候,她吓了一跳,因为阿瑟憔悴不堪,身体虚弱,而他此时还年纪轻轻,竟然一副衰老的模样。

赫斯特知道,阿瑟是被自己的内心折磨,被自己的灵魂啃噬。

多年来,岁月来了又去,波儿七岁了,赫斯特胸前的红字,已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人们对于赫斯特,由最初的恨渐渐变成了爱。

人们看到赫斯特会说,那就是我们的赫斯特,她心地善良,对穷人非常好,对病人乐于救助,对所有受苦的人千方百计进行安慰。

有人对赫斯特说,你可以取掉你胸前的红字了,官老爷们会同意的。

赫斯特回答:

取掉不取掉这个标志,不取决于那些官老爷们的高兴,要是我配得上将它取掉,它自然就掉了,要么转变成别的东西,表示出截然不同的含义。

此时,她终于得到了救赎。

赫斯特的善良和坦然,最终使她获得了平静,于是她希望自己能帮助阿瑟,使他获得摆脱过去的力量,她希望她能坦白面对自己,能坦然接受生活,学会爱自己。

生活给了她痛苦,最终她却从中看到爱与伟大。

她希望帮助牧师摆脱困境,于是她告诉牧师,他身边的那个医生,就是她以前的丈夫。

赫斯特的话,让牧师惊恐不安,但他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可公开之后,他还是不堪重负,离开了人世。

牧师死后,赫斯特带着波儿离开了,很多年来,只会传来一些远方的消息,表明她依旧活在这个世界,红字的故事也渐渐成了传说。

波儿长大嫁人后,赫斯特再一次回到带给她耻辱和救赎的地方,她在这里生活,她继续行善,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她的红字,成了一种闪着光的标志。

当有人追问自己为何如此不幸的时候,赫斯特说:

她坚信,到了更光明的时期,到了这个世界成熟的时候,到了天国自己的时间,一种新的真理就会展示出来,构建男女幸福的整体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一身罪孽,我们一辈子都在努力救赎,以便获得良心上的坦然和从容,获得灵魂的纯洁和安宁。

07

稻盛和夫有一句话说:

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炼灵魂的砂纸,人们在磨炼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可能会犯错,但重要的不是因为犯过错而痛苦,而是从错误之中获得成长,找到救赎自己之路。

当然,对这个世界来说,对错都是相对的,赫斯特和牧师之间的“罪孽”,是那个时代的偏见,是人们对于男女之情的偏见,很多年后,人们会发现,这其实不是罪孽,而是上帝爱的体现。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很多观念都会慢慢得到修正,只是在那之前,也许先行尝试的人,会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但对的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错的,只是真正的对错,不应该由狭隘的人心来判决,而应该由公正的上天来进行裁决。

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努力寻求更好的东西,努力寻求灵魂中更善,更美好的部分。

就像有句话说:

“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在这个世界,真正能让我们活得更好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更是内心的坦然和丰富,是灵魂的淡定和从容。

文|不有趣灵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