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夜袭两翼穿插,火力封锁退路,2万乌军拼死突围,尸骸遍野

刘永莲 2023-10-18 09:42:56

今年8月以来,当乌军平均每天损失一个机步营的兵力和装备,却无法在选定的反攻重心,也就是扎波罗热州库班以南取得相应战果时,乌克兰国内和西方舆论就认为以这样的速度打下去,乌军不但没有可能在冬季前打到梅利托波尔和别尔江斯克,连托克马克这种阶段性任务都很难“收入囊中”。更有一些不太给乌克兰面子的西方媒体指出,如此下去基辅当局会很快耗尽其所有预备队,一旦完成动员和军事训练的俄军发起反攻,泽连斯基政府会兵败如山倒。

(乌军为了反攻付出极惨重的代价)

严格来说,那时关于俄军组织反攻的言论多少还显得有点危言耸听,因为俄军在去年秋天的溃败经历实在是过于深刻和惨痛,俄罗斯军队曾被西方媒体嘲讽从“世界第二”变成了“战场第二”。有鉴于此,俄军的总体迎战策略可以归纳为“稳固防守、消耗为主”,即使在卢甘斯克北部库普扬斯克这样俄军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战线,俄军也只是极其谨慎地缓慢推进。但是近期,在乌军反攻4个月未见成果后,俄军似乎开始了一些动作幅度比较大的进攻。

(这座城市已经被炸成废墟)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10月9日,俄军开始顿涅茨克中部战线陆续投入兵力,积极组织大规模反攻。目前,反攻行动主要集中在顿涅茨克市以北的重镇阿瓦迪夫卡。阿瓦迪夫卡是一座不过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城,人口最多时也就三四万人,最出名的是城北的焦化厂和那座几十年冶炼堆成的矿渣山。2015年东乌克兰冲突被暂时冻结后,阿瓦迪夫卡成为是乌克兰距离“分裂主义中心”顿涅茨克市最近的实控城市,因此也是炮击顿涅茨克的主要阵地,成为俄军和顿涅茨克人民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机场也是乌军争夺的目标,但未能得手)

当然,历届乌克兰政府自然也明白阿瓦迪夫卡的重要性,自2015年以来乌方一直加固这座“要塞”城市,在该市外围修筑更多更隐蔽的永备工事、地下坑道、战壕、多层火力点和观察哨。乌克兰军队坚持不懈加固防线的回报,就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军和顿涅茨克人民军虽然发动多轮进攻,却都始终未能夺得阿瓦迪夫卡城区的控制权,俄控顿涅茨克市也因此不断遭到乌军的轮番炮击,阿瓦迪夫卡甚至逐渐成为泽连斯基政府宣扬“抵抗俄罗斯侵略”的模范。

(乌军再次反击)

但这一次,俄军的进攻明显加强了。10月上旬以来,俄军在凌晨发动钳形攻势,在夜幕的掩护下,对阿瓦迪夫卡的南北两翼防区展开多路反攻,其中在阿瓦迪夫卡城北的斯捷博沃地区俄军发动夜袭对乌军阵地进行两翼穿插,一方面要堵死乌克兰守军沿着铁路线回撤城内的退路,另一方面,随时准备切断乌军后方与阿瓦迪夫卡城内守军之间的联系,将城内守军困死在高地上。为此乌军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最近几天来,俄军的推进明显有所减缓,2万乌克兰守军拼死突围的态势已经明确,就是不能让俄军突击队靠近主城区。

(绿色箭头为俄军进攻方向,黄色为俄军近期推进所占领的区域)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本轮反攻不仅是俄军自去年春天以来发动的最大规模攻势,目标是将阿瓦迪夫卡变成巴赫穆特那样的围城战,并认为无论俄军能否攻克阿瓦迪夫卡,对俄乌双方的战局影响都不小,因为乌军若不想丢掉这座要塞,就必须把在库班方向战斗的机械化部队调来增援,这就必然进一步降低乌军在南线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红圈内为焦化厂和矿渣山位置)

《经济学人》这一番看似公允的分析,实则还是为基辅当局找补,因为俄军对阿瓦迪夫卡的进攻虽然规模不小,但从遇到乌军较强的反击就撤退来看,依然是试探性的攻势,目的是诱使乌军暴露火力点和工事位置。至于要说把阿瓦迪夫卡变成第二个巴赫穆特,言过其实了,因为那种程度的巷战双方都承受不起第二次,况且俄军控制了阿瓦迪夫卡南北两翼地域,形成很标准的突出部,“围点打援”进一步杀伤和消耗乌军有生力量,明显是更好的选择。

难得的是,俄罗斯官方也主动承认了俄军在阿瓦迪夫卡的反攻行动,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安理会上表示,这意味着俄军的行动进入新阶段。同时这位代表还声称,由于俄罗斯军队在整个前线“转入积极作战行动”,所以乌克兰的反攻可以被认为“已经结束了”。

(乌军拍摄的俄军坦克受损照片)

按照乌克兰方面提供的消息,由于推进不利,俄军不得不对阿瓦迪夫卡外围主要防区发起密集空袭,而且还在进攻阿瓦迪夫卡焦化厂和矿渣山的道路上损失了不少坦克和步战车。鉴于乌克兰东部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形,谁发动进攻谁的损失大,几个月前乌军发动反攻不就是这样吗?所以从双方横尸遍野的损失规模来看,俄军确实在不断进攻,只是目前并未完全控制有很高战术价值的矿渣山和其他关键据点,乌军在得到增援后防守相对还算稳固。

其实不仅仅是在顿涅茨克,俄军的反攻有点举步维艰。据乌克兰陆军司令西尔斯基表示,在库普扬斯克方向俄军每天都发动几十次进攻,只是没能击破乌军的防御而已。另外在库班以南方向,俄军第247近卫空降团在双方争夺了几个月的韦尔博韦发起反攻,据悉夺回了相当一部分乌军付出重大伤亡才占领的战壕。

(以军虽然调兵遣将,但以色列的情况并不乐观)

目前来看,俄军的战果远远称不上是决定性的,即将转冷的天气也会成为俄军试图进一步扩大战场优势的阻碍,所以乌军短时间内还到不了极为凶险的境地。但乌克兰的反攻实质上已经失败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基辅当局担忧的是在反攻失败和巴以冲突爆发的背景下,美国恐怕不会再愿意给乌克兰太多的援助;华盛顿发愁的是如果乌克兰战场彻底失利,以色列也不甚乐观的情况下,美国该如何挽回前所未有的战略颓势?

可以说,俄军士兵在乌克兰战场前进的每一个脚印,俄军坦克装甲车碾压出来的每一道痕迹,都在拜登政府,或者说民主党集团越来越脆弱的决心上狠狠踩上一脚,让美国高层精英们意识到自己都犯下哪些不可原谅的大错。

0 阅读:1

刘永莲

简介:关注我,给你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