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我军最爱武器,个头不大,但火力很猛,是取胜法宝

云端读百年 2024-01-28 15:36:14

上甘岭战役所在的战斗场地仅为3.7平方公里,在这场战役打响后,从战争开始到结束一共经历了43天。美韩两军期许这场战斗可以改变之前的战争败势,将战斗的主动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选择了上甘岭的两处高地作为突击点。中国志愿军在坑道中不断的同敌人进行周旋,在此期间一共击溃敌军六百七十八次的冲锋进攻,随着战事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加,最后这场战斗已经变为了一场大型战役。炮声轰鸣之下,上甘岭的战势不断扩大。据估联合国军在战斗中由于志愿军的炮灰太强,出现了众多的伤亡,这也反映出我军在面对突袭事件时有着极强的应对能力。但是美韩联军为了将中军击溃调动了大量武装部队,甚至还调遣了空降师参与此次战斗,那么我军究竟是怎么做到在只使用手榴弹的情况下,就能把强大的敌人打败的呢?

这场战役我方最终取胜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学习韩军,完全不爱惜将士的生命?亦或是与美军一样去寻找所谓的“山地战”专家指挥整场战役?这些都不是中国军队的强项。这场战役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志愿军能够顺势而为,从地形地势以及天气状况出发制定了最利于我军作战的计划,我军处于防守地位,易守不易攻,利用各种威慑力较大的武器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上甘岭是一个只有3.7平方公里的地方,我军凭借这些敌人都不屑使用的手榴弹击退美军精锐。打破了美韩联军妄图夺下我军阵地,靠装备和火力击退我军的幻想。

手雷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法宝,在上甘岭战役中就再一次的证明了。手榴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武器,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就可以制造出来,十分符合我国的需求,正如抗日剧的描述的一样,红军使用手雷能够歼灭大量敌军,在多次战役中手雷在最后关头都挽救了胜利的果实。手雷兵对两次爆破时间的精准把控也是造成敌人惨烈伤亡重要原因。在朝鲜战争中,手榴弹是我军最常使用的武器,它的辅助作用不可忽视。美军想要靠着精锐部队攻下我军阵地时,我军就把一堆手榴弹送给他,美军会下意识的趴到在地上,但是并没有减少伤亡,手雷兵的第二波手雷如约而至,趴在地上的士兵一动不动,就成为手榴弹定点攻击的对象,美军将士死得更多。而且有志愿军一人带着手榴弹冲出重围的事例,这也表明了手雷虽然个头不大,但是火力很猛。

上甘岭战役的影响力虽然在抗美援朝中不是最大的,但依然是三大战役之一,不仅是因为我军以弱胜强,最主要是因为此战役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一致对外的一战。美国是为了将自己在亚洲的利益最大化才参与作战的,他们这种野蛮的干涉与参战是体现美国霸权主义的关键性证据,也表明了美国是在恶意影响中俄关系。不同于硫磺岛战役时的心理状态,在硫磺岛战役当中,美国可谓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但是上甘岭战役中的美国连连战败,苦不堪言。

上甘岭战役,是双方实力悬殊的战役,美军出动精锐部队发动一次次强攻依旧没有攻下中国占领的高地。在这场血战中,美军先是出动了101空降师,然后又是常规轰炸,出动的军力,装备,远超美日大战时期的水平,可谓是真的下了血本,目的就是想要改变战场上被动的局面,然而现实与理想是有巨大差距的,美国打败,遭到重创,难以翻身。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那时日军已经是油尽灯枯了,怎么能与日渐强盛的志愿军相比,再加上中方遭到困难时就有援军及时的支援,所以中方能够在这种艰难的时候依旧所向披靡,而且志愿军是一支勇猛无敌,聪明机智的军队最终打败了联合国军。上甘岭战役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在此次战役中展现了中国军队惊人的计谋,也发扬了中国的抗战精神。

于美国而言,上甘岭战役无疑是美军不愿意提起的痛,下了血本依旧被中方重创。从结果来看,这场战斗是美国历史上投入最多然而还是失败的一场,伤亡数据表明,美军在这次战役中伤亡巨大,四成士兵变成孤魂,整个联合国军有两万五千多人的伤亡,远超美日硫磺岛战役。所以在美方心中,上甘岭战役就是美军的夺命战。在此战中,志愿军伤亡人数也破万,有五分之一的士兵丧生。联合国军的战术就是依靠兵力,他们的将士都分布在上甘岭较低位置,准备一大批一大批的进攻,而且他们没有统一的计划,这样大规模的攻击暴露了美韩联军的地理位置,所以我方更容易抓住对方的致命点,美韩联军受到重创也在情理之中。

在朝鲜战争时期,中国高层军方领导对参与的每一场战役都做了精细打算,毕竟战争不是儿戏,要少做无畏的牺牲。每个参与作战的士兵都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上甘岭战役胜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夺取了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多方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击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杜鲁门看来,联合国军经此一役后就士气大伤,对中国志愿军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不同的地方在于,当时的中国人民却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上甘岭精神”也成为了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的战事来说,可以说上甘岭战役的作用有一定范围,从政治的长远角度来看,它却有着无限的价值。

上甘岭战役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战后,我军已经把握住了战场的主动权,表现出了不畏强敌的作战斗志和优秀的战略布局。在上甘岭战役爆发后,志愿军虽然也遭受了许多损失,但是同美韩军相比这些损失不值一提,这也让我军此前关于是否能在美军的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住阵地的忧虑一扫而空,标志着我军凭着落后的武器装备仍旧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同时上甘岭战役的获胜也让我军看到了抗美援朝战斗的胜利曙光。上甘岭战役对于我军来说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同样的,站在美韩军的角度来说它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6 阅读:3092
评论列表
  • 2024-02-05 14:38

    志愿军在上甘岭大量使用手榴弹根本原因是:敌军猛烈炮击扬起的沙石,导致阵地上枪械故障增多;后方支援因敌炮火封锁难以及时保证前线需要。手榴弹、手雷因方便运输,不需要维护成为首选武器。但据战后统计,杀伤敌军最多的是各种火炮,其中迫击炮战果最大。如果当时后勤能保证,志愿军手里有随时可以正常使用的各种枪械,各种火炮弹药充足,战果一定更大。

云端读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