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截杀梅执礼,后又杖毙赖名成,庆帝习惯性玩弄权术

三音风子 2024-05-28 20:22:36

御史大夫赖名成一共参了范闲,第二次是在御书房,不但参了范家父子,参了二皇子和长公主和百官,还参了陈萍萍和监察员,最后是庆帝。

前脚,范闲还在一旁感叹,杀疯了。后脚,庆帝就赏了赖名成廷杖,林相说廷杖御史有碍陛下声名,庆帝回,为了让赖名成青史留名,朕就委屈一点。

这场大戏,从庆帝把办公地点从大殿搬到御书房开始,就是庆帝玩弄权术的一场游戏。

所有人都知道的前提是,庆帝对庆国的事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庆帝想做的事情,做得成做不成,你们都要努力去做,至于下面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庆帝想做的事情,看庆帝心情。

范闲整治贪污,赖名成整治官场,赖名成第一次参范闲贪污是在大殿上,在范闲的计划内,关键是合了庆帝的意。

结果就是,当场庆帝下令,命赖名成一查到底。

庆帝想不想整顿官场,惩治贪污,答案不言而喻。没有一个统治者不希望自己的治下清正廉明。范闲挑明朝堂的贪污之风,赖名成甘愿做刀,庆帝乐见其成。

事实却是,范闲搭台,赖名成用尽全力唱戏,唱得异彩纷呈,满堂乱哄哄。

然后就是庆帝下令杖杀了赖名成,范闲监刑。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二皇子干了什么勾当,满朝文武什么德行,庆帝清清楚楚。

仗杀赖名成,是因为他参了直接代表庆帝的陈萍萍和监察员,甚至冒死参了庆帝本人,是直接原因,也是导火索。但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之后,范闲找陈萍萍问答案,为什么呢,这有先例啊,别说参一下庆帝,指着鼻子骂的也有啊。

陈萍萍胸有成竹地回答:参陛下没问题,指着鼻子骂都没问题,陛下甚至会一笑了之。赖名成错就错在去找了你。

范闲明白了。

赖名成找了范闲就是找了监察院。监察院独立于六部,直接受庆帝领导,你赖名成是谁,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

一开始庆帝没打算杀赖名成,所以把开会的地方从大殿换到了御书房,从搞事业变成了日常营业。这事儿面上过去得了,所以参完事涉的范闲和二皇子,庆帝马上给了处理,二皇子禁足半年,范闲和范建罚俸半年,然后就准备下班了。

但是赖名成看不懂这个,或者说不在乎,而人又天真,所以继续参陈萍萍和监察院,这还不够,庆帝勉强听完了,又准备下班,赖名成依然没有见好就收,直接参起了庆帝。

庆帝这个时候已经忍无可忍,加上范闲求情, 直接判了仗杀。

说到底只有一个人原因,庆帝心目中,自己的权力不可挑战。

庆帝不是直接杖杀了赖名成。而是先让底下人讨论。

有的说无伤大雅,有的说应该降职,还有的说直接杀了,恨不得当场解决了赖名成。

这个时候庆帝才发话,不但不罚,朕还要赏他。

赏什么呢?

陈萍萍说宝石玉器怎么样,其他人在思考和议论,有那么一会儿,观众真的觉得,庆帝要赏赖名成。但实际上,庆帝只是换了一套说辞杀了赖名成。既然御史大夫最想要青史留名,那我就给他。

不过是庆帝最常见的玩弄权术罢了。

还记得第一季的京都府尹梅执礼吗?

起因也是范闲,范闲打了郭宝坤,引起了太子和二皇子的争斗,梅执礼做了牺牲品。

庆帝先把梅执礼招到了自己的御书房,叙旧,赏蜜浆,赏蜜浆的时候狠狠敲打,让梅执礼误以为蜜浆有毒。梅执礼抖抖嗦嗦灌下蜜浆,慷慨赴死。就在这时候,庆帝呵呵一笑,我陪你喝。

蜜浆没毒,庆帝恩威并施地劝说他告老还乡。但是当梅执礼离开御书房,以为逃过一截的时候,庆帝却下令做成马匪截杀。

这就是帝王,这就是庆帝,不但要令行禁止,还要玩弄权术。玩弄才是最可怕的。

0 阅读:8

三音风子

简介:影视分析,高端八卦,人性观察员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