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扬言加税不到24小时,中方就采取行动,拟在四个领域对等反制

刘勇教授 2024-06-21 17:40:54

“欧盟在调查中,要求中国企业提供电池配方”,这是欧盟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后,曝出的重磅消息。

据相关中企反映,在欧盟调查中,他们被要求提供许多涉及企业的隐私、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等。这一消息,也从侧面印证了,欧盟这次利用关税大棒打压中国企业,完全就是政治操弄和商业讹诈。

对于欧盟的无理做法,中国肯定不能惯着,就在欧盟宣布决定不到24小时,中国的反制计划就来了。从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看,中国拟在四个领域,对欧盟实施对等反制,分别是进口自欧盟的乳制品、猪肉产品、白兰地和大排量燃油车。

中国商务部日前发文称,应中国业界要求,对进口自欧盟的乳制品和猪肉产品,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随后央视也表示,中国可能对进口自欧盟的白兰地和大排量燃油车,提高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对进口自欧盟的白兰地,已经在开展反倾销调查,相关的调查结果预计会在今年8月公布。一旦调查结果认定欧盟白兰地在中国市场构成倾销,中国将对其征收反倾销税。

不少欧盟的白兰地生产商和出口商,已经有点慌了,担心中方公布调查结果后,反倾销税立马落地,届时欧盟白兰地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将大幅攀升,与其他产地的白兰地相比,瞬间就没了优势,销量自然也会下跌,这一点可以参考此前澳大利亚的葡萄酒。

另外三种被中方拟纳入对等反制范围的商品,肯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大排量燃油车。目前以高端豪华车型为主,而欧盟的几大汽车巨头,像奔驰、宝马和奥迪,是全球高端豪华汽车生产和销售的主力,而他们旗下的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非常高。

咱们就以宝马旗下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劳斯莱斯为例,去年劳斯莱斯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卖出了6000余辆,其中中国大陆市场贡献了1600多辆,占劳斯莱斯全球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多。

而劳斯莱斯在华销售的汽车,几乎全是大排量燃油车,一旦中国确定对进口自欧盟的大排量燃油车提高关税,像莱斯莱斯这类汽车,对华出口势必产生不利影响。

可以说,一旦中国的对等反制措施落地,欧盟的汽车产业首当其冲,而汽车产业又是欧盟的王牌和支柱经济产业,直接关乎着欧盟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看得出,中国拟定的反制措施,是直切欧盟要害,咱们的原则就是不反制则已,一旦反制就得打痛对方,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然咱们也注意到了,中国的对等反制措施,目前处在酝酿阶段,其中对进口自欧盟的乳制品和猪肉产品,要是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从调查取证到公布结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

而对进口自欧盟的白兰地和大排量燃油车,拟提高关税的措施,也要再论证商定,最有可能率先落地的,对白兰地提高关税的措施,最早可能也得到今年9月。

中国的对等反制计划,之所以没有立马落地生效,一方面,中国不像欧盟,中国出台的任何的反制措施,得建立在充分的证据之上,同时也要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要拿证据和规则说事。

不是“我想干啥就干啥”,绝对不能像欧盟,搞政治操弄和商业讹诈这一套;另一方面,中国不想和欧盟立马撕破脸,就此爆发贸易大战。

可以看得出,中国的对等反制计划,虽然出来了,但是没立即实施,这其实给欧盟预留了一个相对充裕的缓冲期,中方的意思非常明确:

靠关税大棒,解决不了中欧之间存在的贸易问题,挥舞关税大棒,非但解决不了原有的问题,而且会催生新的问题,加剧中欧贸易紧张和双边关系紧张,最终两败俱伤。

说到底,中国还是想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咱们放出对等反制计划,意在告诉欧盟:

中国不是没有能力和手段,去应对欧盟的贸易战,中国只是不想用这种相对暴力的措施。如果欧盟意识到,贸易战对双方不利,就应该回到谈判桌上;如果欧盟仍旧是执迷不悟,那么中国只能奉陪到底。

3 阅读:1969
评论列表
  • 2024-06-21 21:40

    劳斯莱斯不是英国的吗?

  • 2024-06-22 08:44

    然后拿多收的关税补贴给车企 这样价格又下来了

  • 2024-06-22 06:51

    你说这是有理有据的行为那干嘛要说反制呢?直接说不是反制得了

  • 2024-06-21 22:14

    直接立法禁止燃油车进口就行了

刘勇教授

简介:军事学教授;作战指挥学博士,战役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