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死后,他儿子是怎样为他报仇的?

广洲谈过去 2024-05-29 08:12:48

慈禧的晚清末年迫于列强压力割地赔款,原先傲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华民族一时间变成了列强争相豪取抢夺的猎物,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早已不复往日荣光。

从光绪开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爱国志士纷纷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民族运动之中,尤其是在过了20世纪后面对世界列强的侵略,越来越多的民族义士睁眼看世界,用自己的努力帮助中华民族重新走向正规。

不过有革命的地方就有冲突,有冲突的地方就有流血事件的发生,在数以万计摇旗呐喊的民族义士中,宋教仁的名声显然并不那么出众,但是对真理的推崇和政治理想的先进却一点都不亚于他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满怀救国救民之志的爱国义士却在31岁的年纪遇刺身亡,而他的衣钵终究还是被儿子所继承,自己的仇恨也被儿子亲手得报。

那么宋教仁是因为什么而惨遭毒手,他的儿子又是怎么替他父亲报仇雪恨的?

宋教仁之志

1882年,宋教仁出生在湖南常德一带,当时的中国在英国人的侵略下苦不堪言,尤其是沿海一带逐步名存实亡,外国人占据了主要的沿海城市交通要道和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实力大不如前。

原先的宋教仁家族是个不折不扣的地主阶级,在湖南一带也算有所势力,不过在接连的战乱后到了宋教仁这一代,却是什么都没剩下,更为重要的是宋教仁的父亲早早就因病去世,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旧时代的女人没有社会地位,更没有多少机会外出打工,好在宋教仁读书上还算刻苦,这也算让母亲省了不少心,对于年少时的宋教仁就明白,中国如果一直在清王朝腐朽无能的统治下,那迟早有一天将会自取灭亡。

为了避免以后一代又一代像自己这般悲惨命运的孩子出现,1903年,年仅20岁的宋教仁义无反顾的投身到革命运动的浪潮之中。

二十世纪初正是“国父”孙中山在国内各处演讲,发展国民党势力,推行“三民主义”的关键时期,宋教仁机缘巧合下与孙中山有了一面之缘,两人在促膝交谈后一拍即合,共同为拯救中华民族奔走相告,两个人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辛亥革命后,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也让宋教仁对自己多年来渴望实现的理想和抱负有了期望。

只不过事与愿违,孙中山的谦让和袁世凯的狼子野心让宋教仁体会到了政治的残酷性,这也让辛亥革命的成果一夜之间付之一炬。

眼看着自己和孙中山的多年心血却被袁世凯肆意妄为,宋教仁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他到处宣讲,揭露了袁世凯的暴行和他所谓“共和”背后的真面目,新帝初立的袁世凯自然不允许社会上有这般反对自己的势力存在。

和众多先前的皇族统治者相似,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要让提出问题的人把嘴闭上,一开始袁世凯还想着利诱宋教仁,又是许以高官厚禄,又是金钱美女相赠,可早已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宋教仁怎么可能被这些身外俗物所改变心志。

袁世凯见软的不行那便改换策略,动用黑白两道各种势力对宋教仁进行威逼,可是宋教仁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汉子,对袁世凯这般不堪的手段也并未屈服,而这也成为后来袁世凯密谋杀害宋教仁的导火索罢了。

宋教仁被暗杀

宋教仁虽然对袁世凯的手段多少有所了解,但二人认识时间也不是一天半天,宋教仁还是觉得袁世凯再过分也不会胡作非为,更没有想到有一天两个人会走到针锋相对、刺刀见红的生死时刻,所以对于袁世凯的暗杀,宋教仁显然是没有多少预料和准备的。

1913年的一天,宋教仁收到袁世凯内阁邀请,准备搭乘火车去往北京和袁世凯一众高层商议要事。

在火车站宋教仁正和亲友进行告别,搭乘火车的那一刹那,突然从身边传来几声枪响,三枪过后,在火车站的人这才反应过神来,大家不是四散奔逃就是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而此时有人发现,宋教仁一声不响的倒在了火车前的一片血泊之中。

宋教仁在火车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护送到了医院,虽然事件发生紧急,但是火车站人员处理的比较及时,加上这三枪虽然打在了身上,但是并未伤及到绝对要害部位,所以大家认为宋教仁死亡的概率不大。

可是背后策划这场枪击的始作俑者早就把一切会影响计划成功的因素都考虑在内,这三枪的弹头上全部涂满了毒药,可以说宋教仁不是被枪打死的,而是被毒死的。

送到医院的宋教仁其实身体状况已经十分恶劣了,但他还是强撑着起来和身边的朋友交代自己死后的一系列事情。

首先便是拿出积蓄请好友帮忙照顾老人和妻儿,其次是将自己毕生收藏的书籍全部捐献,最后弥留之际,宋教仁握着朋友们的手,不甘的说道:“我的生命快结束了,接下来的革命斗争会更难,你们一定要替我走下去。”

3月20日宋教仁被医院正式宣布医治无效身亡,随着这一消息被公之于众,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各大媒体和报纸的头版也是“祭奠宋教仁,严惩凶手还宋教仁清白”这类的头条。

明眼人都知道,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杀谋害宋教仁的,即使不是袁世凯也和他脱离不了关系,而且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袁世凯为首的政府极力打压有关宋教仁的所有信息,这场宋教仁惨遭谋害的事件也在几个月后重新回归了平静。

袁世凯以为一切都万事大吉,却没想到宋教仁的儿子一直没忘,他还要为父报仇。

宋振吕为父报仇

宋教仁被杀时,宋振吕不过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对父亲的死大多是气愤,但是当时的政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尚且改变不了什么,更不用说他一个小孩了,不过宋振吕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父亲的这段仇恨也被他深深的记在心中,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开始寻找与父亲身亡有关的各种消息,任何看似微小的蛛丝马迹在他这里都不肯放过,随着一条条线索摆在眼前,整个事件的脉络也开始清晰起来。

刺杀宋教仁的凶手主谋叫武世英,当时为他放风提供各种帮助的还有两位帮手,只不过在宋振吕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时,这三个人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失去了踪迹,几天过后当地警察发现了三个人遇害的尸体,这让宋振吕更加明白,自己追查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同时也引起了敌人的恐慌。

不过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一位叫洪述祖的可疑人物也引起了宋振吕的关注,目前知道的主谋的几个人已经遇害,洪述祖却安然无恙这不由得让宋振吕感到疑惑,多方打探之后宋振闾发现这洪述祖和袁世凯的关系非常微妙,所以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他黑白两道都有自己的心腹。

宋振吕此时也才明白,武世英这三个“替死鬼”不过是台前实施行动的刽子手,在他们的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势力指使他们。

此刻对于宋振吕来说揭开多年前父亲被杀的秘密已近在咫尺,在朋友和社会人士的帮助下,混迹于官场的洪述祖终于被捉拿归案。

起初洪述祖对自己的下场也有所预感,正当他收拾行李准备潜逃时,却和上门捉拿的警察局撞了个满怀,眼见证据确凿他也没法抵赖,况且这件事情经宋振吕一闹,社会上更是传的满城风雨,洪述祖身后的大树也不能违抗民心执意保他了,而此时已经是1919年 距离宋教仁被杀过去了整整六年。

一开始北洋军阀政府还向当地警察施加压力,要求将洪述祖无罪释放,可随着上海法院正式接手案件,宋振吕为报父仇联合当地名望之士和社会百姓共同向警察局和政界施加压力,袁世凯也害怕自己的皇帝位置坐不稳,这才不得不放弃洪述祖。

而最终洪述祖也成为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第一起被判处绞刑处死的犯人,大仇得报的宋振闾才将一颗悬着的心彻底了下来,此时的他也不过才刚刚15岁罢了。

结语:

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宋教仁显然是属于后者一类,在自己离奇死亡6年后,社会上的民众百姓在关键时刻依然愿意为了他的名誉奔走相告,这已经证明他在人民心中的独特地位,如果他不死或许属于中国人民的光明和民主还将早到来几年,只可惜一代义士被人残害,留下的都是后代的惋惜和唏嘘。

参考资料:

湖南日报新媒体:《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共和“仁”心》

人民网:《宋教仁遇刺背后的隐情》

天下湖南:《宋奇璋:关于祖父宋教仁的几件事》

2 阅读:7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