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深度揭秘,难怪选在这里,背景非同寻常

万小琦漫游记 2024-01-25 22:09:51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人们对于春晚的关注度在持续飙升。近日,2024年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正式官宣,明确为中国工业博物馆。一时间激起了很多人对于这座展馆的浓厚兴趣。作为沈阳市铁西区旅游推广大使,本期内容小琦将为您讲述关于春晚沈阳分会场——中国工业博物馆的故事。

中国工业博物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它是中国首个工业博物馆。这座占地5.3万平方米的展馆,是在当年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基础上兴建的,它承载着共和国厚重的工业历史,涌动着那个火红年代的无限激情,更饱含着这片老工业基地的长子情怀!

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这里收藏着一个又一个的共和国第一和工业之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支撑起这大国制造历史的,是比钢铁更坚韧的精神脊梁!

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铁西馆、汽车馆,五大展馆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着共和国工业历史的脉络与细节,馆藏的1.5万余件展品,凝聚着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的智慧与力量!

当你走进博物馆内的铸造馆,你一定会被眼前的场景所深深地震撼。这间巨大的展馆正是当年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的厂房,也是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透过那10吨天吊、10吨冲天炉、1500余件铸造设备和铸件,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当年铸造的恢弘场面。

通史馆里悬挂着的金属国徽,其尺寸与工艺,与当年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枚金属国徽一模一样。这枚国徽是2012年中国工业博物馆开馆时,由当年的铸造团队老工人的指导下,博物馆严格按照当年的尺寸和工艺复制出来的,并以此铭记国徽铸造者的奋斗精神。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加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组长焦百顺硬是带领十几名技术过硬的师傅,硬是凭借无限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劲头突破了在模具制作 、 浇铸等方面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才使得第一枚金属国徽提前20天铸造完成。

机床被誉为是“工业母机”,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部件,都需要在机床上完成生产,而车床正是机床的一种。新中国成立之初,只能进口机床。1955年,沈阳第一机床厂攻坚克难,生产出C620-1普通型车床,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的燃眉之急,因此它被印在了1960版的2元钱人民币上。

现如今,这台在新中国工业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车床,就静静地陈列在中国工业博物馆的铁西馆内,成为了“镇馆之宝”,也是很多游客打卡拍照的网红点位。

此外,中国工业博物馆还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又一个催人奋进的劳模故事。赵有国、张成哲、吴家柱……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背后都凝聚着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劳模精神,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名在这片老工业基地上出生和长大的80后“工三代”,每当我走出这座展馆,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仿佛又看见了当年爷爷和爸爸为了画好一张图纸,在书桌前挑灯夜战的身影,他们是沈阳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的缩影。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产业工人的奋斗与付出,才有新中国工业飞速的发展和大国制造旗帜的高高飘扬。

朋友们,当您读到这里,是否也有一种冲动,想要来到沈阳,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来感受这里人们所特有的激情与力量呢?

在此,小琦作为铁西区旅游推广大使,诚挚地邀请祖国各地的朋友们,光临大美沈阳,做客魅力铁西,感受共和国工业强劲的脉动!

1 阅读:1931
评论列表
  • 2024-01-26 10:28

    业绩璀璨夺目

  • 2024-01-26 12:16

    辽宁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

万小琦漫游记

简介:一个酷爱自驾旅行的85后,自驾周游中国,分享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