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第149师首任师长陇耀,政委李桂林

简介一个人 2024-05-29 17:36:38

陇耀

陇耀(1908-1977),原名陇绍德,彝族,四川省金阳县人,享年69岁。

早年考入昭通云南省立第二师范,1929年毕业于云南陆军军官学校候补生队;相继任滇军警备旅第1营班长、排长,国民革命军第38军第98师第3旅警卫连连长、第2旅第6团第2营副营长。

1937年10月出滇抗战;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军部特务队队长、军特务营营长,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特务团团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

1940年8月随部返回云南,任滇黔绥靖公署步兵第4旅第8团团长(旅长马继武),第60军暂编第21师第2团团长(师长马继武)、第21师副师长(师长邱秉常)。

马继武

1945年9月随部队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1946年4月随部队由广西海运至东北,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第21师师长(军长曾泽生)。

1948年10月随曾泽生在吉林长春起义。

曾泽生中将

1949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第149师首任师长(政委李桂林)。

1950年10月首批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第149师师长(政委金振钟)。

1951年1月4日,第149师和第148师率先攻入汉城,震惊了世界。随后又进行了汉江阻击战,他用时50天将第149师这支“敲边鼓”的起义部队淬炼成了“钢军”。

1951年3月回国,任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物资部副部长。

1955年转业,任四川省乐山地区专署副专员(1955-1966),政协四川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陇耀与夫人、孩子合影

文中涉及的人物简介:

马继武(1893-1961),回族,云南省丘北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49年参加云南起义,后任云南省政协委员。

邱秉常(1902-1978),云南省宣威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46年离职回乡,后任云南省曲靖地区行署副专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泽生(1902-1973),云南省永善县人。1948年10月率部在长春起义,后任解放军第50军首任军长;开国中将。

金振钟(1914-1998),辽宁省海城市人,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桂林

李桂林(1913-1981),曾用名李林,湖南省平江县人,享年68岁。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3军团第5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红3军团第5师第13团政治处文印股股长(主任刘随春),红军陕甘支队第2纵队第13大队政治处宣传股股长,陕北红29军政治部宣传科和组织科科长(主任刘震【上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以及直罗镇、东征、西征等作战。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3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主任林中照)、第2团营教导员,留守兵团第385旅第7团政治处主任(团长袁渊,政委刘随春)、第2团政治处主任(团长袁渊,政委吴保山)、第5团政治处主任(团长吴保山,政委徐国珍【少将】)。

李桂林夫妇合影

抗战胜利后赴东北,相继任东北军政大学南满分校政治部宣传科和组织科科长(主任莫文骅【中将】)、辽东分校政治部主任(校长莫文骅,政委张梓桢),东北野战军独立第5师政治部主任(师长王家善,政委谢甫生【少将】)。

1949年1月,任解放军第50军第149师首任政委(师长陇耀)。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沈阳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1955)、政治部副主任(1956-1965.正军级),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正军级)、学院顾问。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李桂林将军的后人在哈尔滨“将军林”

文中涉及的部分人物简介:

刘随春(1910-1952),湖南省平江县人,后任解放军第49军政委;病逝。

林中照(1911-1992),福建省龙岩市人,开国少将。

袁渊(1903-1992),江西省南康县人,开国少将。

吴保山(1915-1972),江西省赣县人,开国少将。

张梓桢(1913-1982),山西省灵石县人,开国少将。

王家善(1905-1979),黑龙江省巴彦县人,后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1 阅读:216

简介一个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