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吊打一个时代」的运动员?

小胖虎笔记 2023-08-24 21:40:07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定义,即什么是“吊打”?我对这个问题的标准很高,因为这个话题我在群里和朋友讨论了好几天,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7777标准】:

首先,与同场比赛至少20场比赛的同龄球员交手时,胜率必须超过70%。因为既然是“吊打”的时代,不能说99.99%的人都会赢,但面对某个对手,却没有把握,甚至“克制”?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宗伟。事实上,他拥有职业生涯最高的总胜率和历史最高的总胜率,但他就是无法击败林丹……而如果胜率只有50%,则低于70%甚至60%,无法计算。绝对优势吧?之所以将“门槛”设定为20场,主要是因为1v1球类运动团体比赛较多,职业生涯出场次数超过20次的人太多了。高峰时期近十年平均每年至少2次。如果这个值太低,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是巅峰错开、伤病问题等导致成绩出现偏差,这样就不公平,你能理解吗?

其次,【全项决赛】的胜率必须超过70%,【奥运会、世锦赛】决赛的胜率也必须超过70%。因为首先,很多赛事比如羽毛球有苏迪曼杯,田径有黄金联赛,还有大奖赛、公开赛等各种“小”赛事。好的表现大概和状态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竞技选手”。比如大家熟悉的柳承民,一到比赛现场,就跟打“鸡血”一样。在其他比赛中,我估计叔叔也能赢他……有这种属性的运动员总不能说他“打败了一个时代”吧?所以我觉得除了慈善赛、纪念赛等其他(表演重的)赛事之外,这些赛事都得算进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有些项目职业生涯中并没有多次参加过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决赛。比如说,如果他们五场决赛因伤输一场,因健康失利一场,那只有60%……但他们真正的实力应该是80%“足以击败同时代人”?因此,我将比赛决赛的标准定为70%,尽量减少客观因素造成的误差;

第三,职业【总胜率】达到70%以上。这里的总胜率包括了小组赛、选拔赛等。因为有很多球迷喜欢说“xxx小组赛保持强势,赢得决赛才是王道”等等……我认为如果你真有“挂打”的实力,就不必在意自己是否保持坚强。不会保持足够的实力表明自己还不够“吊打”但夺冠希望很大,那么总决赛你敢拼尽全力吗?你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例如,我下面列出的运动员在小组赛和半决赛中仍然是第一名;第四,团体、双人、集体、接力项目不包括在内。因为我分不清到底是你个人的能力,还是你和队友的“化学反应”,还是其他主客观因素。没有“也许”、“如果”或“大概率”,我只是想[确定]!所以乔丹、马拉多纳等人就被排除在外了……

第五,职业生涯总比赛场次不足50场、决赛(包括大奖赛、公开赛等)比赛场次不足20场的运动员不计算在内。因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表演,你怎么能有说服力呢?甚至像拳击、格斗一样,可以躲避战斗,挑战对手……虽然你躲避战斗,挑战对手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出场费不够,福利不够,但还是上文提到的。我想要的是【肯定】的答案!谁知道你会不会害怕?因此,拳击、综合格斗界很多胜率极高甚至100%的人也被排除在外……

以上五点中的前三点就是开头提到的“7777”的含义,这是博尔特退役时群里60多位朋友讨论的“标准”,即:对所有人的胜率70%,70任何一场决赛的胜率,重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决赛胜率70%,职业生涯总比赛胜率70%,再加上四五个“附加条件”,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只有满足以上5个标准的才是以下3个。

摔跤沙皇-亚历山大-卡列林(Александр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Карелин)

可能有很多人对卡列林不熟悉,甚至听说过,但他可以上榜是毫无疑问的,甚至看到标题后脑子里第一个人就是他,如果不算他的话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亚历山大·卡列林,1967年9月19日出生,前苏联,俄罗斯希腊罗马式摔跤手,绰号“俄罗斯熊”、“俄罗斯金刚”、“亚历山大大帝”,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希腊罗马式摔跤手,职业生涯889战887胜,仅负2场,胜率高达99.78%!他曾获得3枚奥运会金牌、1枚银牌、9枚世锦赛金牌、12枚欧锦赛金牌。其中,他已经连续13年保持不败,并且连续6年不让任何对手在他面前得分哪怕一分……

他两次落败是在1987年挑战同胞、时任世界冠军伊戈尔·罗斯托洛夫斯基时。当时卡列林只有20岁,刚刚从130公斤以下级升到130公斤级以上。其实,此时的他还没有达到130公斤级,属于【跨级挑战】,最终仅以1分之差落败;第二次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那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这场比赛的输球非常离谱,也非常有争议,因为FWF刚刚改变了规则,对手美国加德纳的教练在场边大喊卡列林手部动作犯规……裁判可能没有注意到,但他听到加德纳教练的“提醒”,他认为自己漏判了,所以给了两个T……最终卡列林以1分的微弱劣势失去了四连冠的希望……但俄罗斯人回顾了比赛事后录像发现,卡列林第二次犯规并没有犯规,第一次犯规也不明显。如果只扣一分,就足以确保他赢得比赛了!然而,结果无法改变。卡列林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吃了人生中的第二场“败仗”……

他输了两场比赛,一场是“跨关挑战”,另一场是“被黑”。如果不是这两场“不公平”的比赛,他职业生涯都赢了……这算什么统治力?我敢说,放眼全世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实就算算上这两场损失,99.78%的胜率应该也是史无前例的吧?即使截至2021年8月30日,当我回答这个问题时,在世界上任何一项赛事中职业生涯参加次数超过50次的运动员中,应该没有一个人与他关系密切吧?美国职业拳击手诺赫·马西亚诺虽然职业生涯胜率100%,但他只参加了49场比赛。“狂人”埃德温·瓦莱罗27场比赛赢了27场,甚至全部KO都没用。他们没有。参考值!

没错,卡列林的统治力确实是前所未有的。美国传奇摔跤手杰夫·布拉特尼克(克林顿亲自见过的感动美国人的癌症选手)曾说过:“如果有人能在比赛中逃脱卡列林的大手,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他赢了”(意思是只要他不是卡列林扔的,他赢了,不管能否摔倒卡列林)……

因为他自创的“卡列林升降机”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杀招,没有人同时逃脱他的“必杀技”,哪怕你是一个三百斤的大个子,依然会被他抱住腰,把你头重重地摔在地上,他用完这个独特的招数后,基本上游戏就结束了……而著名游戏《街头霸王》和《刃牙》中的“老苏”SangilfAlexanderCarre的设计就是基于Karelin的原型机,而“终极招式”也是令人震惊的“卡列林电梯”。

正是因为卡列林的传奇和无敌,加德纳赢得比赛后,他的教练兴奋地对采访他的美国记者说道:“这是美国摔跤史上乃至美国体育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我们真的打败了上帝!”

飞人——尤塞恩·博尔特

这个地球人都熟悉的空中飞人我就不多说了。我们简单列出一些数据:从2007年7月18日博尔特职业生涯首次参加100米比赛(此前专注于400、200米)到2017年8月5日,时隔11年退役。他跑了82次出手,参加了53场比赛,其中冠军数为46场。1场比赛,1场比赛,1场因伤退赛,4场亚军,1场季军,胜率86.79%。如果剔除跑动和伤病,博尔特的胜率为90.20%,他未能获胜的5场比赛分别是:

2008年斯德哥尔摩超级大奖赛决赛9秒89负于鲍威尔9秒88;

2010年钻石联赛斯德哥尔摩站决赛9.97秒负于盖伊;

2012年牙买加金斯顿奥运会选拔赛决赛,9.86秒负于布雷克9.75秒;

2013年钻石联赛罗马决赛9.94秒负于加特林;

2017年伦敦锦标赛世锦赛决赛,他在伦敦锦标赛决赛中以9.92秒输给加特林,以9.94秒输给科尔曼。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一开始不是就列出了标准的三场小组赛吗?为什么来到博尔特只看决赛呢?”

不着急吗?算上小组赛和半决赛,博尔特只多输了3场?第一场比赛是伦敦奥运会小组赛第二名;第二场比赛是柏林世锦赛小组赛第二名;第三场是伦敦世锦赛半决赛第二名(也就是退赛之战)……所以82杆输了8场之后,胜率依然是90.24%,甚至更高……

在200米赛道上,由于博尔特在2007年成名之前(2004年开始跑步)参加过很多比赛,他损失惨重,甚至在受伤时跌入谷底。在他成名之前,很多200m比赛的数据都查不到,所以如果纵观整个职业生涯,统治力应该不会像100m那么可怕(但从2007年到17年这10年里,更是比100m还可怕,一次就输了两次。Guy曾经是Blake),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超级丹-林丹

不要太自卑,不要以为林丹上榜是“走后门”。事实上,林丹是最具统治力的运动员之一,完全符合我之前提到的5个标准。根据国际羽联2020年7月4日公布的数据,林丹职业生涯共参加了794场单打比赛,取得了666胜128负的战绩。战绩72胜21负,胜率77.41%;在羽毛球两大赛事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决赛中,9场比赛7胜,胜率77.78%。)该项目最近两次总决赛均排名第一,即职业生涯总胜率和总胜场数都不如李宗伟的848场比赛和713胜场次(84.08%)。必须保持70%以上,所以李宗伟不能上榜还是很遗憾的。更重要的是,林丹拥有两个赛季超过50场不败的战绩。最重要的是,他之所以能有第二高的胜率,是因为他在17年后的晚年输掉了太多次。否则的话,他的胜率是88%世界第一!

而对阵顶级高手,林丹对几乎所有人也有绝对的胜率:

“林李之战”共上演40次,林丹28胜12负,胜率70%;

与鲍春来交手25次,林丹20胜5负,胜率80%;

与陶菲克交手23次,林丹18胜5负,胜率78.26%;

与盖德交战20次,林丹17胜3负,胜率85%;

林丹与陈进交手20次,14胜6负,胜率70%;

如果你觉得这个数据不太好,我们来对比一下“网球三王”的ATP数据(生涯数据截至2021年7月1日,最终数据截至2020年):

德约科维奇职业生涯964胜195负,胜率83.18%,决赛73胜33负,胜率68.87%;

纳达尔职业生涯1027胜208负,胜率83.16%,决赛80胜37负,胜率68.38%;

费德勒职业生涯共取得1250胜274负,胜率高达82.02%。总决赛战绩101胜53负,胜率65.58%。

而在他们三人的交手记录中,基本都是“50-50”(德约科维奇29-28纳达尔,德约科维奇27-23费德勒,纳达尔24-16费德勒,数据截至2021年7月1日),“完美”如果地不符合第一条,怎么能“吊打”呢?像李宗伟那样,只能算是“吊打”除了林丹以外的其他球员……

所以应该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吧?林丹的任何一个数据都“包围”了他们,真是球赛上的“打一个时代”啊!

最后回答一下为什么张怡宁、马龙、菲尔普斯、奥沙利文、舒马赫、伊辛巴耶娃、阿里等人很受欢迎的原因……首先【张怡宁】虽然他和博尔特职业生涯都在苦战,比赛118战,106胜12负,胜率达到了恐怖的89.83%,但张怡宁却有一个“克星”,首先是她的师妹蒋华君,两人交手过5次(虽然不达标,但确实属于同一个时代,我也列出来),“大魔王”2006年第16轮输掉科威特公开赛、2007年克罗地亚公开赛第16轮、2007年日本公开赛。2009年大众公开赛第16轮和科威特公开赛1/4决赛,共4场比赛,胜率20%……与王楠交锋26场,16胜10负,而胜率仅为61.54%。“殴打”5次(她一共参加了15次)……

第二个【马龙】也和张怡宁的问题一样。他对王浩来说,没有任何优势。职业生涯中,两人总共交手56次。马龙战绩27胜29负,胜率48.21%。48%……虽然马龙和王皓的巅峰“有些”交错,但问题是,“错”不离谱吗?王皓1999年升上一队,2014年退役,而马龙则是2003年升上一队,他们的职业生涯至少有10年的重叠……只能说,龙队是一支“大器晚成”,高峰来得晚了一些……

第三【菲尔普斯】,虽然是奥运会历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人,职业生涯共48次进入决赛,取得35胜13负,胜率高达72.92%,但是请请注意,这是国际比赛数据!然而,他在国内选拔赛、各种大奖赛、比赛预赛中都多次落败(前三项都算国内赛、大奖赛、公开赛等)……尤其是10年后输给了罗切特多次在国选赛等美国“内战”中,甚至在2011年的密歇根和夏洛特大奖赛上,一个月内两次输给我国选手吴鹏,都是在自己最强的赛事蝶泳中败者连败。决赛……算上这些赛事,菲尔普斯职业生涯总决赛总胜率为66.13%,职业生涯总比赛胜率为61.74%(包括小组赛、半决赛等)……第四位【奥沙利文】,他是张怡宁、马龙(对手胜率较低)和菲尔普斯(决赛胜率较低)的“组合”。“火箭”生涯胜率达到74.17%(数据截至2021年5月),拥有37个排名赛冠军和20个三大赛冠军,历史第一,1107个“破百”历史第一,15个“147分”也排名第一历史上,可以说他绝对是斯诺克界的GOAT人物,但首先,排名中他58次进入决赛,赢得37场胜利,胜率只有63.79%;进入决赛28次三大大赛共获胜20次,胜率71.43%;86战57胜,胜率仅为66.28%;

其次,他职业生涯与塞尔比交手31次,只取得19胜11负(1平)的战绩,胜率63.33%;他与希金斯交手72次,只取得36胜30负(6平)的战绩,胜率也只有54.55%(均截至2021年5月)……

两项数据都没有达到“7”的标准,所以遗憾的是,在我的理解中,“火箭”只能算是GOAT,不能称为“吊打一个时代”……

舒马赫进不去,因为我不认为F1是纯粹的运动,也懒得去统计;

阿里进不了,因为正如我之前所说,虽然他打了51场比赛,但拳击决赛是金腰带争夺战,所以肯定少于20场?别说世锦赛和奥运会,他都只参加过一次,怎么给他算?对于其他拳击手来说也是如此。原本我以为拳击界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称为“吊子”的人。比如阿里,同时赢得了对福尔曼“有争议”的胜利,拒绝再战,与弗雷泽2胜1负,与肯·诺顿2胜1负,与斯平克斯1胜1负,如何这些可以被视为“悬挂”吗?

Fido进不去的原因和阿里等拳击手的原因是一样的。总共只有39场,50场都没有;

至于伊辛巴耶娃、基普乔格、贝克勒、法拉赫等田径统治者,也是比赛场次的问题。像伊辛巴耶娃,除了她们国内比赛的数据,我没有数据。其他还有奥运会、世锦赛、欧锦赛、钻石赛、金牌赛甚至室内比赛的总数为27场……即使算上国内比赛,我想也不会达到50场!她的巅峰期太短了。从2004年到2009年才五年时间,太可惜了……其他三个长跑项目就更少了。毕竟没有预赛,也没有半决赛。参加了13次(当然,贝克勒和法拉赫也相互克制,改变了项目,这也导致两人没有上榜)……

最后还有一些【可以提名】:在中国,跳水的有郭晶晶、天亮、伏明霞、高敏等人。为什么我没有列出它们?因为我没有具体数据,不敢乱写,就这么简单……我国2000年之前的跳水、举重等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比赛数据太少了,只有比赛。我真的希望我们的相关单位和媒体能够整理出这些数据,让中国的年轻人能够了解这些传奇有多么伟大。没有必要总是羡慕和赞扬外国运动员,因为我们有很多伟大的运动员,他们比他们更具传奇色彩,更有统治力!如果谁有职业生涯总比赛场次的数据(包括洲际赛、大奖赛、公开赛、世锦赛、奥运会)、决赛的数据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数据,也可以提供。反正符合“7777标准”,我估计这四个至少有两个符合“标准”!

国外有迈克尔·约翰逊400米和大卫·鲁迪沙800米。这两个“7777标准”符合99.99%。之所以能被“踢”出局,就是比赛次数。距离短,高峰时间又够长,大概率不会被这个问题卡住吧?懒得查数据了...

我的标准是比较“精彩”或者比较“严格”,因为没有一个高标准的话就太多了。全世界估计有50个,连一个人都说服不了……就算把我的标准降低到“6677”,也至少还要多4个人(张怡宁、马龙、菲尔普斯、O‘沙利文’来了,比赛总数和决赛场次的门槛不能降低,否则拳击和格斗项目都找不到。至少10个,那就太“便宜”了……这个(设定场次)不是为了“卡”那些田径界的传奇人物,而是为了“卡”拳击和综合格斗。如果你有了解的话,你就会明白,在这两大类别中,有很多有着出色战绩的“冲锋者”,尤其是在后泰森时代,个个“不败”,其实……

但即使“标准”如此苛刻,仍然有那三个人“完全符合标准”。我想至少他们没有任何争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过错”……

声明:内容并无任何违规违法,所有内容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警醒后人,一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事正常的商业活动,谨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使命,烦请审核老师准许通过,谢谢老师!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