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门阀士族有多难?黄巢和希特勒用极端手段才拔除社会毒瘤。

一桢见血 2024-06-03 08:24:49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阶层是一个刺眼的词汇。

其实在任何一个朝代,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都会产生所谓的“士族”,也就是一个阶层固化的产物。这些所谓的士族发展到后期,大多会无视道德的法律,搅乱社会,最终导致国家从内部瓦解。历朝历代的兴衰史不外乎如此。

门阀士族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是门阀的前身。到了西晋时期,门阀世家通过占田制取得经济特权。简单地解释一下这个占田制,就是每个人都有田,品级越高田就越多。但过去五十年后,权贵不断抢占优质土地、兼并土地,就形成了“今贵者广占荒田,贫者种植无地。”的局面。

“占田制巩固了士族的经济特权,权和钱都有了,阶层几乎完全固化,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从西晋到唐朝末年,形成了类似于当前印度一样的顶级门阀士族,其中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京兆韦氏、清河崔氏、河东裴氏等等世家。大家从一些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一些朝代电视剧,几乎都离不开这些士族。从西晋到唐朝末年这600年间,想当官先看家族和背景,普通人想要飞黄腾达难如登天。

黄巢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起义了,它经历了从科举制度被士族排挤,又经历了私盐生意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还经历了接连而至的旱灾洪灾,黄巢起义爆发。黄巢几经辗转,杀入长安,唐僖宗偌大的朝堂连一个能出谋划策的人才都没有,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将军也没有。唐朝军队没能拦住黄巢起义军。

进入长安以后,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门阀终究没有逃过被真正灭门的悲剧。这种对门阀士族毒瘤的拔除是北宋快速崛起和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千年以后,欧洲的德国一个叫希特勒的人出生了。小时候的希特勒十分喜欢艺术,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个艺术家。1907年,希特勒刚满18岁,他的母亲因为乳腺癌去世。他带着最后的钱来到了维也纳,艺术学校的大门却一直向他紧闭。所以在他19-24岁的日子里,他成为了一名流浪汉。在和流浪汉们在一起的日子,希特勒深刻感受到了犹太人给社会带来的深重的苦难。这或许是希特勒反犹意识的萌芽时期。

随后的几年尽管希特勒跑去画油画了,但是他易怒和狂暴的性格让他和合伙人一拍两散。真正让希特勒开始崛起的是他加入了一个叫纳粹党的小团体,并成为这个党的第七名委员。

对希特勒来说,利用人们对犹太人的厌恶来获得民意是政客最常见的套路。但无疑那时候的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反感正与日俱增。

德皇威廉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退位,魏玛共和国逐渐衰弱,1919年成立德意志共和国。但是当时的德国民众对社会现状是不满的,他们希望恢复帝国的荣光。1930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彼时的德国仍然还需要负担《

》所欠下的债务。因此当时这个国家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都一贫如洗。

在政治上,内阁成员纷纷下台,大选不断,这时候这个叫纳粹党的小党派开始崛起,这个纳粹党的思想就是“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反犹主义”。在社会上,在二战前德国的犹太人已经飙升至600多万,他们把持金融行业而且已经开始影响政治。在经济上,犹太人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来逃避责任和惩罚,而且还利用积累的财富囤积居奇,这也就出现了我们经常说的“50万马克一个面包”的故事。

因为当时的德国人已经被犹太人压榨得民不聊生,而希特勒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犹分子,他每一次对犹太人的控诉都能让他获得一大批的支持者。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希特勒的起势有多猛。

1928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了80万张选票,占总数的2.6%。两年以后,这个比例达到了18.3%。到1932年的时候,纳粹党已经成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纳粹党事实上主宰了德国政坛,希特勒顺理成章的登上了领袖的宝座。

希特勒上台后,这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开始清洗一切“非德国”事物,犹太人、左派和平主义者所著的书全部被烧毁。这时候希特勒已经有了开战的想法,整个德国的工业机器马力全开,正在为后续的钢铁洪流奠定基础。这时候犹太人手里的财富成为最理想的军饷来源,他们有钱,他们又很惹人厌,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大户。而且通过反犹意识的传播能快速将全国的人统一起来。于是乎,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就开始了。为富不仁的犹太人又一次遭遇了他们祖先的厄运。

让小吴非常不理解的是,从两千多年前在埃及被奴役,再到两千年的流浪,再到二战前夕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这三千年的历史真的无法让犹太人痛定思痛吗?看看现在的以色列多么的霸道和猖狂,而看看被犹太人寄生下的美国有多么民不聊生。现在的美国其实已经很像二战前的德国了,甚至比二战前的德国要糟糕。

现在犹太人之所以还能嚣张,主要是因为现在美国还未出现一个像希特勒一样的人。

1 阅读:332
评论列表
  • 2024-06-27 17:00

    希特勒如果先稳住基本盘,不去发动战争,特别是对苏战争,也许就没有今日之加沙了

一桢见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