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域的佛国一夜之间都消失了?

双儿谈武器 2024-04-14 01:23:43

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被改编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几乎家喻户晓。

可是有没有人注意过这里面的一个细节,西域曾经充满了佛国,包括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姑墨等,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文化上则饱受印度和波斯之风吹拂。

西域曾经佛教昌盛,为何后来全部穆斯林化,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域的佛国一个个被灭,留下的只有壁画,除此之外,在这里再也找不到佛教的痕迹!

今天我们就揭开历史的迷雾,一探西域佛国的历史。

西域是指哪些地方?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汉唐短暂的对西域部分地区有过控制,其实大部分时候,那里都是化外之地。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明朝时候出嘉峪关就是西域,嘉峪关是明朝疆土的最西端,只要出关后,便是离开国境,正式进入西域。

嘉峪关自古以来就是河西咽喉,地势险要,是东进中国必经的道路。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东西方开始频繁交流,嘉峪关也俨然成为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明代,嘉峪关外,基本可以被视为西域。

而广义上的西域,是对中国新疆和中亚细亚等地的总称。

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上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

因西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而得名。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汉武帝派张骞初通西域,汉宣帝始置西域都护,唐朝在西域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以后各代,中原与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王朝都把西域视为领土,行使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西域历史上有哪些佛国?

西域历史上著名的佛国有于阗国、龟兹国和高昌国。

1,于阗国

于阗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

于阗国君主国姓为尉迟,因仰慕唐朝,有两位君主改姓李,分别是尉迟僧乌波(李圣天)和尉迟苏拉(李从德),国祚长达1238年。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2,龟兹国

龟兹国是佛国的原因是其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

龟兹国,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唐代安西四镇之一。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龟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

3,高昌国

高昌国全民以佛教为主要信仰,因此被称为佛国。

高昌国原是西域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上的一个大国,地理位置处于战略要地,也是丝路的中转站之一。其南接河南,东连炖煌,西次龟兹,北邻敕勒。高昌国原是西晋五胡乱华时期,为了逃避北魏兵锋,北凉政权灭亡后,他们就一路西迁建立的一个汉族聚集地,后来发展成了高昌国。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佛教国家,其国王和民众都信仰佛教,大造寺窟、佛像,举办盛大的佛事仪式。

高昌国存在于460-640年,地跨今新疆东部吐鲁番地区,是古代西域交通枢纽。502年,麴嘉在高昌称王,建立高昌国,并改元承平。640年,唐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

西域历史上为何佛教兴盛?

西域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佛教能够容易地传入西域,并与当地文化产生相互影响和渗透。同时,便捷的交通也促进了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佛教的兴盛提供了条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地区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导致许多民众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

在这一时期,西域高僧人才辈出,如法显等。他们不仅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通过自身的修行和弘法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信众和追随者。这些高僧的言传身教和著作传播,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西域地区的兴盛。

佛教在传入西域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当地的文化、宗教和其他信仰产生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佛教的内涵,也使得佛教更加适应西域地区的文化和环境。同时,佛教还积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进一步推动了自己的发展。

而且在某些历史时期,政府给予佛教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也是其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某些国王或统治者可能出于维护社会稳定或巩固统治的需要,对佛教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佛教的发展和传播。

佛教在西域是如何消失的?

佛教是如何在西域消失的,西域是如何穆斯林化的?

我们看看西域各国的命运就能找到答案了!

1,于阗国最后的命运

于阗国由于小国寡民,又无中原王朝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垮了于阗国。与汉朝、吐蕃、唐朝时的统治不同,那时于阗国还存在,只是相当于一个诸侯国,但喀喇汗王朝统治于阗之后,彻底灭亡了于阗国,于阗人也皈依了伊斯兰教,11世纪后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不复曾经"惟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的景象。

2,龟兹国最后的命运

龟兹国最后的命运是被回鹘人消灭,统归回鹘统治,成立了新政权,龟兹国就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840年左右,回鹘人西迁,路过龟兹国,顺势就消灭了这个古国。由于原著民认为古城受到了诅咒,被神灵抛弃,才导致衰亡,就纷纷迁离。回鹘的统治阶级在商量之后,也决定迁都,选址在20公里之外的新址。所以,原有的古城就被废弃了,慢慢的荒芜。从最初建立国都到最后的灭亡,龟兹古国历经一千多年,其最强盛之时所管辖的区域相当于今天新疆的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范围之大可称其为当时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3,高昌国最后的命运

高昌国最后的命运是被唐朝灭亡,后在其地设置西州。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汉人小国。在隋朝时期,高昌国因得到隋朝的庇护而安全无虞,但隋朝灭亡后,高昌国因失去强大的后盾而陷入危险之中。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兵征讨高昌国,高昌国灭亡。随后唐朝在其地设置西州,高昌国就此回归祖国的怀抱。

于阗国被喀喇汗王朝灭亡后,于阗人逐渐皈依了伊斯兰教。龟兹国灭亡后,回鹘人统治了龟兹国故地,并在此传播伊斯兰教。高昌国被唐朝灭亡后,其故地也逐渐被穆斯林化。

西域佛国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规模巨大,技艺精湛,特别是壁画中有一类名叫供养人的壁画,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北凉第268窟西壁希腊式龛柱、初唐第323窟北壁《张骞出使西域图》、盛唐第217窟南壁《法华经变》等壁画均描绘了西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最后我们不禁要感慨,西域佛国皆小国,大部分小国的命运皆是如此,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逐渐消失或者融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之中,成为了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一部分。

0 阅读:2

双儿谈武器

简介: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