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周杰伦"巡演火爆,演出票价高过本尊,是致敬还是侵权?

和小漫一起看 2024-06-22 12:10:23

近日,有两位长相神似周杰伦的网红"黑伦"和"粥饼伦"合体巡演,在多个城市的酒吧开唱。然而,他们的演出门票价格竟然比周杰伦本人的演唱会还贵,引发广泛争议。这究竟是粉丝致敬,还是有意侵权?

6月21日,山西太原某酒吧打出"0621双伦来袭"的宣传语,预热海报上两位酷似周杰伦的人引起关注。原来,他们是网红"黑伦"和"粥饼伦",一个以模仿周杰伦唱歌走红,一个因撞脸周董卖饼爆火。两人此次合体巡演,从佛山到苏州再到太原,演出门票价格高达几千元,最贵的杭州站甚至卖出6000元的天价,比周杰伦演唱会还贵,引发争议。

记者调查发现,"黑伦"自称"大陆第一杰伦",在社交平台拥有百万粉丝。他在巡演中翻唱周杰伦的歌曲,还用周董金句做宣传。而"粥饼伦"则是个卖饼的,以"爱在七元钱"为噱头降价促销。两人与连锁酒吧深度合作,在各地巡演,上座率惊人。有网友质疑,这些高价票其实是酒吧卡座低消,和演唱会门票性质不同。酒吧方面也辩称,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就送位置,AA制后人均只需几百元,比看周董演唱会便宜。

但有律师指出,即使模仿者没有直接用周杰伦的名字,也没有卖门票,但其行为已经构成对周董肖像权、姓名权的侵犯。酒吧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让"黑伦"翻唱周杰伦的歌,也侵犯了著作权。

"山寨周杰伦"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于"致敬"与"侵权"的思考。一方面,模仿秀在娱乐圈屡见不鲜,很多模仿者也受到追捧,周杰伦本人也曾对"粥饼伦"表示赞赏。但另一方面,当模仿者和商家合谋,利用明星效应牟利时,公众的态度则发生了变化。有人认为,这已经超出了致敬的范畴,是一种恶意营销。在律师看来,无论模仿者还是酒吧,只要未经授权就利用他人肖像或作品获利,就极可能构成侵权。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明星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应当受到规制。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商家的噱头所迷惑,理性消费,支持正版。

随着事件发酵,"黑伦"和酒吧方面均未公开回应质疑。但有消息称,周杰伦本人已经知晓此事,正在考虑采取法律行动维权。与此同时,各地"黑伦"的巡演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城市的演出门票已经售罄。

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的"山寨明星"现象可能还会层出不穷。对此,法律工作者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明确侵权红线。而作为公众,我们在享受模仿秀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原创,保护知识产权。

"山寨周杰伦"事件给娱乐圈敲响了警钟。在"致敬"与"侵权"之间,如何画出一条清晰的界限?模仿者能否依靠模仿他人谋利?商家炒作"明星效应"是否合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更应该擦亮眼睛,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用理性和正义捍卫原创者的权益,推动娱乐产业良性发展。你怎么看待"山寨明星"这一现象?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4

和小漫一起看

简介:大家好,希望大家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