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让我们跟着遭殃,中欧班列就是例子,对我们影响非常大

史画映说 2023-11-24 10:27:29

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孤立地存在,俄乌冲突的正面战场虽然远离我们,但实际上我们也跟着遭殃。比如俄乌冲突基本把国际货运网络变成了“中俄班列”。目前,谈及中欧班列这一洲际铁路网所有成熟线路,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俄罗斯。

自2011年首列班列开行以来,洲际货运班列已在中国和欧洲贸易商中建立了作为海运和空运替代品的声誉。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称,从中国到欧洲国家,火车运输的成本是空运价格的五分之一,而且比海运快75%。

这使得铁路成为一些高需求高价值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和电子商务商品)的有吸引力的选择。

2021年,中欧班列大放异彩,需求激增、价格暴涨、航线拥堵严重,疫情对全球航运网络造成严重破坏,苏伊士运河出现前所未有的堵塞。

我们试图将各经济体连接成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网络,这让中欧班列网络进展迅速,从中国出发穿过俄罗斯,然后进入乌克兰或白俄罗斯,然后前往欧洲。

但当俄乌冲突爆发后,一切都改变了。

许多欧洲贸易商出于对制裁的恐惧,或担心被认为与俄罗斯友好,开始想方设法避开这个国家,要么回到海上,要么探索替代的陆地走廊。

尽管如此,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的官方数据,2023年前8个月中欧班列的货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

但实际上,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中国商品根本没有走出俄罗斯。他们认为,这有效地将国际货运网络变成了“中俄班列”。

波兰货运公司铁路货运总监Milosz Witkowski 表示:“2022 年,开往欧洲的货运列车已经出现下降,而且今年这种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他说,马拉舍维奇是波兰和白俄罗斯之间的一个主要上车点,开往欧洲的火车90%都经过这里,自战争开始以来,马拉舍维奇的货运量已经减少了一半,而欧洲向东的货物减少更多。

6月,欧盟实施新禁令,禁止通过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向任何其他第三国运输某些欧洲货物,进一步阻止欧洲出口商使用该铁路。

根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宽轨铁路运营商UTLC提供的欧亚铁路联盟指数显示,1至8月,经该地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货运总量同比下降48.95% % 达到 149360 TEU。

这仅占中国同期报告总量的11.8%。去年,这一比例为25.7%,这一比例为2021年的42.3%。

该指数显示,欧洲的入境点也从过去两年的 11 个国家减少到了5个,它们分别是比利时、匈牙利、波兰、德国和荷兰。

“狭义上的中欧班列有点回到了十多年前启动时的状态,中欧基本没有多少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这个国际网络运输了。”

某国际货代总经理刘某表示:如果没有乌克兰战争,并允许铁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不断增长的供求关系发展,这条铁路可能会蓬勃发展。

尽管中国的许多货运代理正在重新分配资源,并将注意力转向满足俄罗斯的需求,但由于西方制裁,俄罗斯从中国的进口量猛增,而远洋运输能力却在下降,但许多中国货代对俄罗斯市场的长期可靠性并不乐观。

首先,欧洲市场比俄罗斯大得多。

其次,一旦战争结束、制裁停止,俄罗斯将重新从欧洲进口,而不是从中国进口。

然后,随着战争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压力,卢布继续贬值,俄罗斯的购买力已经在下降。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

许多人担心即使俄乌冲突停下来,但制裁短期内不会停止,许多中国货代纷纷开始转移方向,比如中亚。

同时中间走廊,或跨里海国际运输航线开始被人们谈及和熟悉。该航线从中国到哈萨克斯坦,跨越里海,途经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然后分成两条线路:一条穿过土耳其;另一条穿过黑海然后到达欧洲。

尽管这条航线受到了关注,得到了以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为首的相关国家的推广,但迄今为止仍未能弥补经过俄罗斯的传统北方航线的货运量损失。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于基础设施瓶颈和运营挑战尚未解决,因为它必须穿越更多的地理障碍,改变多条轨道和渡轮,以及通过更多的海关。

上个月我国公布了“一带一路”八点行动计划,对里海航线表示支持。其中第一点就是要求“加快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和“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

但无论从象征意义上还是从字面上看,这段旅程似乎都是一段波涛汹涌的旅程。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一些货物进行了运输,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穿越里海的定期服务。

里海走廊最大的难题就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之间的里海,穿越里海时长会碰到强风,而且里海的货船非常有限,运输能力受到限制。

中国铁路总公司在给邮报的书面回复中表示,将致力于“中欧班列海外通道多元化发展”,“稳步拓展南部通道,完善海外网络”。

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国家铁路公司于10月下旬同意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中间走廊开发多式联运服务。

在欧洲,虽然政策制定者表达了兴趣并承诺对中间走廊进行投资,丹麦马士基和德国铁路等航运巨头去年也宣布通过该航线提供服务。

但到目前为止,尽管过去一年的货运量有所增加,但任何通过中间走廊的跨大陆货运列车仍然是临时性的,而不是更成熟的每周定期服务的北部路线。

虽然中间走廊距离较短,但从中国出发的火车到达欧洲至少需要 38 天,而沿北线穿越俄罗斯则需要12天。所以短期内中间走廊想要取代北线困难重重。

而且中间走廊经过的国家多,中转太多了,导致运费非常高,哪怕有政府的支持依然高。

在波兰,人们寄希望于乌克兰战争的结束,因为波兰政府仍在投资一个基础设施项目,以升级马拉舍维奇的码头和过境设施,为大货运量恢复的日子做准备。波兰还是希望通过俄罗斯连接中欧,这样对该国进出口经济很有帮助。

波兰货运公司的维特科夫斯基表示:“欧洲各国公司还是希望走北线,因为运输时间比海运快了许多,这对于某些高价值的电子品、汽车等非常划算。”

但他又补充道:“不使用北线是不合逻辑,但这一切都取决于战争何时结束以及战争是否会结束。”

写在最后,里海走廊想要打造成功,或许跟北线一样,我们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推动这个战略。

0 阅读:2

史画映说

简介:看世界变化,闻术业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