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何畏朝周希汉连开5枪,多年后周希汉成中将,何畏却病饿而死

一个用心的史迹 2024-06-16 08:38:37

“还敢狡辩,看我不打死你!”。

1933年8月某日,红9军指挥部,传来了军长何畏的怒吼,他拔出手枪,对着时任红九军作战科科长的周希汉,啪啪啪啪啪,就开了5枪。

这五枪虽然都没打到人,但依旧把在场的众人给吓得不轻,可周希汉本人,却未被何畏的样子给吓倒。

他梗着脖子,继续跟何畏争辩,何畏怒火更盛,他大声叫来卫兵,让把周希汉给拖出去,棍棒伺候。

被拽出门的周希汉,依旧是一脸不服,即便是挨了打,他还不服,因为他没做错事,错的是军长何畏!

事后,有人问周希汉,何畏朝着他开枪的时候怕不怕,周希汉笑着说不怕,他枪法不行。

此话传到何畏耳中,何畏是哈哈一笑,他枪法再差,就几米的距离,连发5枪,还能枪枪放空?他只是舍不得杀周希汉罢了。

说起来,周希汉在土地革命时期,命是真的苦,几次在死亡边缘徘徊。

1931年,18岁的周希汉,因为学习好,进步快,升职快,引起某些人嫉妒眼红,竟举报他是富农出身。

这让周希汉愤慨不已,他告诉审查人员,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挖泥巴的穷苦农民,可那些人不信,让他找人证明。

这不证明还好,一证明更坏事了,他告诉他们,他的入党介绍人,是丁茂贤和邓盘楚,一听这两个名字,审查人员乐了。

丁茂贤是大地主出身,父亲还做过前清道台,而邓盘楚,虽是工人出身,但他老婆,却是大地主的女儿。

他们两人,也正在接受盘查,于是,周希汉的处境更艰难了,在被关了一个月后,他被部队开除回家。

被开除后,周希汉风尘仆仆的跑回了家,找当地组织拿了贫农证,又跑回部队,可当时正在筹建红四方面军,大家都忙,没人搭理他,虽把他留了下来,但却没人给他安排工作,无奈,周希汉只能去厨房当伙夫。

后来,他在食堂碰上了徐向前,徐向前是知道周希汉的,就让他在身边当了书记员,主要还是做参谋工作。

跟着徐向前,周希汉进步很快,谁料没干多久,他又成了“改组”,不止被抓了起来,还差点被拉去杀头。

幸亏徐向前及时收到消息,出面把他给保了下来,周希汉这才幸免于难。

1932年,周希汉又闯祸了,起因是“老张”强令部队去打麻城,得知此事后,他来了句:“瞎指挥!”。

也不知是谁告密,“老张”就知道了这个事情,也记恨上了周希汉。

某次宿营,周希汉好心给“老张”找了个大庄园住,但“老张”却趁机发难,说这个宅子这么大,敌机要轰炸,肯定炸这里,周希汉这是有意要害他。

于是,他下令让人枪毙周希汉,被押解到旷野的周希汉,是拼命喊叫,幸运的是,他的叫声引来了徐向前和陈浩昌,二人把他给救下了。

此事过后没多久,周希汉便被调到了红9军,给军长何畏当作战科科长。

徐向前培养出来的人,哪里会差?何畏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对周希汉很喜欢。

可再周密的人,也有出差错的时候,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这件事情,并未影响周希汉跟何畏的关系,他依旧在给何畏当作战科长,而且何畏还挺倚重他。

后来,何畏因伤调离了红9军,新上任的是后来的开国中将倪志亮,结果倪志亮也要撤他职,这又是为啥呢?

原来,周希汉好抽烟,而且烟瘾极大,每次去后勤部领烟草的时候,都会多领一些,后勤部的同志知道他好抽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倪志亮上任后,周希汉依旧多领,可好巧不巧,他被倪志亮给撞了个正着。

倪志亮将军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他看不惯周希汉“多拿多要”,就决定用他杀鸡儆猴,他专门开了一场会,批评周希汉,并撤了他作战科长的职,打发去搞印刷。

此事发生没多久,徐向前便来红9军视察了,听说前因后果很生气,直接把他调到了红31军当作战科长。

离开红9军后,周希汉这才“转运”,麻烦不再主动找他,而周希汉,在徐向前等人的悉心培养下,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军声名赫赫的大将。

55授衔的时候,周希汉的军衔,跟倪志亮一样,都是中将,然而,在开国将帅的名单中,却找不到何畏,他去了哪里?为何没授衔呢?

很难相信,土地革命时期,威名赫赫的红9军军长,竟然到延安后,偷偷溜了!

何畏,本名何世富,又叫何敬贤,海南博鳌人,幼时跟着父母在马来西亚长大,在马来西亚读中学时,接触到了共产主义。

据说,他还曾担任过“马共”的领导人,是被当时控制马来西亚的英国、荷兰殖民者驱逐处境的。

离开马来西亚后,何畏来到厦门读大学,并开始了在中国的革命之路。

1926年3月,他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12月,他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去了越南,在广西越南边境,跟法国军队作战。

1929年,何畏回到广西,开始搞兵运,并先后参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参与建立红七军、红八军。

因为敢打敢拼,有勇有谋,何畏很快脱颖而出,成了这支部队的拼命三郎和小诸葛。

1930年11月,何畏跟着部队一起来到了中央苏区,不久,他带着80枪,来到江西上崇县组建了西河红色独立营,担任营长一直。

1932年,何畏又被派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在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中,何畏表现相当出色,打了许多大战恶战,也一步步升到了军长一职,成了红四方面军数一数二的猛将,很受“老张”倚重。

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派来接中央红军的,就是红九军军长何畏和三十军政委李先念。

这二人率部,从岷江一路打到懋功,跟中央红军会师,可谓大功臣一个。

何畏虽作战勇猛,头脑过人,但他却有个缺点,那就是脾气暴躁,从朝着周希汉开枪一事,便可看出,而且,他的暴躁,是不分人,不计后果的。

1935年8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在毛尔盖召开了一场会议,讨论究竟是北上还是南下……争论挺激烈。

一下子,何畏就上头了,他直接拔出手枪,指向“毛周”,就要开枪射击。

坐在何畏旁边的徐向前见势不妙,握住何畏的手臂,赶紧向上抬,一梭子子弹,全打到了天花板上,这才没酿成大祸。

对此,毛、周二人很生气,冷冷对他道:“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一次例外,有意见可以争论,但中央的决定,还要坚决执行!”。

会议结束后不久,四方面军的陈浩昌请来了当时的总书记张闻天,希望说服他能同意南下,但被张闻天断然拒绝。

见状,何畏又火了,他怒吼道:“我看你像汉献帝,就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最终,两支队伍无法达成统一,9月10日,毛周率“右路军”先一步北上。

当时的红军大学,也归属“右路军”,学员们大部分都跟着北上了,但时任红军校长的何畏,却留了下来,他不仅自己留了下来,还提议“围追”右路军。

此言一出,徐向前大惊,忙道:“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许多将领也附和徐向前,这才避免了一场自相残杀。

跟着“老张”南下的何畏,还干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他在长征途中,竟用手枪威逼,让朱老总让贤,中央红军的同志们,听说此事,心里是何滋味,可想而知。

那可是红军的总司令,人人敬爱的朱老总!

1936年年底,红四方面军也到了陕北,何畏也跟着来了,当时的他,再见朱毛周等人,脸色有多难看,可想而知。

好在一点,当时红军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三位首长都是大度的,不仅没跟他计较,还让他当了中央候补委员和红军大学的政委,这让忐忑至极的何畏,稍稍安心了一些。

1937年3月,西路军西征失败,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回延安,同志们泣不成声,红四方面军的首脑,处境也变得艰难。

也是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刘世模朝自己胸口开枪,许世友被气的吐血,要带着兄弟们,回去打游击的事情。

比起许世友,何畏的处境更加艰难,因为当时提出的许多问题,何畏身上都有!

他不怕吗?当然怕!于是,在1937年4月19日的一个深夜,何畏悄悄带着警卫员离开了延安,消失在了人海之中。

关于何畏离开之后,去干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局,有三种说法。

第一,是他投靠了国民党,进了军统当了特务,还跟“老张”再会了,1949年解放前夕,他被曾经的同志们抓住了,然后处决了。

第二,是他脱离革命后,开始埋头研究农业和教学,后来还当了金陵大学的农经系讲师,1949年解放前夕,何畏感觉走投无路,然后投江自尽了。

第三,是他离开陕北后,偷偷潜回了广州,心灰意冷的他,在广州找了个工作,过起了隐居的日子,还跟一个名叫罗明新的女人结婚,生了一儿一女。

解放之后,何畏失业了,在广州苦撑一段时间后,实在活不下去了,于1956年回到了老家,又跟原配夫人曾国才生活在了一起,以种地为生,还义务担任起了村子里的夜校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何畏的原配夫人曾国才,也曾是一位革命者,是第一批参加红色娘子军的女战士,经历过许多战斗,还曾在战场负伤。

1959年开始,我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穷苦潦倒的何畏病饿交加,于1960年离开人世,享年60岁。

不管哪种结局,对于何畏来说,都不是好结局,想必临死的时候,他也曾后悔过吧?

若不是举枪对毛周,若不是怒吼张闻天,若不是威逼朱老总,到延安后,可能他又是另一番光景吧?

若是他能继续革命,能活到新中国成立,活到55授衔,恐怕,以他的资历,拿个上将军衔,应该没问题吧?

就算当年犯了一些错误,中将应该是十拿九稳,毕竟,当年那个,他朝着开了5枪的小小作战科长,都拿到了中将军衔……

9 阅读:3362

一个用心的史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