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救下了历史上著名的孔融孔北海,使其声名在诸侯中迅速传开

梦与少姩 2023-11-28 14:21:32

在平原割据混战期间,刘备从黄巾军手中拯救了一位重要人物,这一行为迅速提升了原本默默无闻的刘备的声望。

这位备受拯救的重要人物正是“大圣后裔”,历史上著名的孔融孔北海。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出生于一个重要的儒家世家,自幼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而闻名于世,成年后成为了官僚士大夫中备受尊崇的大名士。

在初平元年(190年),当时掌握朝政的董卓为了争取官僚士大夫的支持,提拔了孔融,让他接替袁术出任虎贲中郎将,负责统领宫廷禁卫亲军。一般情况下,孔融应该对董卓的提拔表示感激并效力报国。然而,孔融因其耿介孤傲的性格,看不起以武力崛起的军阀董卓,不仅没有感激之情,还不时对董卓进行挖苦和批评。

董卓认识到孔融不容易被笼络,于是将他从虎贲中郎将的职位撤下,安排他担任虚职的议郎。然而,孔融继续利用议政的机会,批评董卓,引起了董卓的不满。

董卓设法除掉孔融,但由于孔融的声望较高,他无法直接下手。于是,董卓设计了一个阴谋,将孔融派往黄巾军最活跃的地区,青州北海国,担任国相,并企图借助黄巾军来消除孔融。

初平二年(191年),黄巾军中被公孙瓒击败的张饶一支部队返回青州,进驻北海。面对这支善战的黄巾军队,孔融原本应该采取坚守城池的策略,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却率领一支毫无战斗经验的乌合之众迎战,最终被黄巾军打得节节败退,直至退守朱虚(今山东临朐东)。

按理说,孔融在此次大败后应该吸取教训,加固城池、训练士兵,以防止黄巾军的再次进攻。然而,孔融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黄巾军猖獗的根本原因是道德教育的不足,导致老百姓不懂得仁义忠孝。因此,一旦黄巾军撤退,孔融便开始着手修建学校,推广儒学,试图通过文化教育来改善北海的局势。

然而,尽管他付出了努力,文化教育的成果并不明显,黄巾军却再度兴起,威胁到北海。

初平三年(192年),黄巾军在兖州遭到曹操的重创,一支由管亥率领的部队撤退到北海,将孔融团团包围在都昌(今山东昌邑)。在这危急的时刻,孔融请求平原战斗的刘备前来救援。

刘备收到孔融的求救消息后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相对无名的封疆大吏竟然引起了如孔融这样的重要人物的关注。在东汉政坛上,孔融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而刘备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领地,但并不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因此在孔融等人眼中,他仍然是一个相对不知名的人物。

孔融之所以知道刘备,是因为他与刘备的师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汉灵帝末年,孔融曾先后担任北军中候、虎贲中郎将、议郎,与刘备的老师卢植保持着密切的交往。而后,当孔融调任北海相时,他与卢植的师弟、刘备的师叔郑玄也有着亲密的关系。通过这些交往,孔融得知了刘备的存在。

刘备并不知道这些内情,他只是感到受到了如孔融这样的重要人物的关注,因此受宠若惊。他立刻率领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前往都昌,成功解救了孔融免于黄巾军的包围。

对于那个时常在战场上争斗的刘备来说,拯救孔融只是平原割据时期的一次偶然事件。然而,正是这个意外的援助行动,让刘备的声名在诸侯中迅速传开,其价值甚至超越了他在平原上的领地扩张和攻城略地的努力。

两年后,孔融全力支持刘备入主徐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报刘备在危急时刻的救命之恩。这次合作也为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阅读:138

梦与少姩

简介:以史为鉴,学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