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采用比亚迪技术引发巨大波澜!日本新能源车向中国示好的意义

颤抖的熊猫 2024-05-27 23:02:25

丰田采用比亚迪技术引发巨大波澜!日本制造商向中国科技企业示好的意义

丰田汽车的财报发布会于2024年5月8日举行,宣布到2025年3月为止,对电动车和软件等增长领域的投资将增加到1兆7000亿日元,比上一期增长40%。

该公司副社长宫崎洋一表示,“我们必须承认,在与中国的比较中,我们确实存在落后的部分”,并表示将加强在中国的混动车业务。

5月9日,有媒体报道说“丰田计划推出采用比亚迪技术的混动车”,这在中国汽车行业引起了巨大波澜。

1997年,丰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如果采用比亚迪的“DM-i”混动车系统,中国的传动系统技术也将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北京国际车展上大显神通的中国车企

在中国市场,电动车的快速转变领先于世界,发动机汽车市场正在不断缩小。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应对上落后于人,无法在开发速度、软件控制、AI(人工智能)等方面与中国企业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汽车制造商正在探索通过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在电动车市场中生存下来的策略。2024年4月25日开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中国企业相继推出了配备下一代技术的智能汽车,展示了与外资企业的区别。

不依赖数字地图的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功能和利用高性能传感器“LiDAR”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正在稳步发展,同时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成本降低和开发周期的缩短(大约一年半)。

日本汽车制造商开发新车需要大约3年时间,这么长时间看不到胜算,包括电动汽车供应链在内,已经开始与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合作。

丰田与中国网络巨头腾讯在AI的大型模型、数字生态系统、云三个领域合作,计划在2024年内推出搭载共同开发服务的车辆。此外,还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小马智行(Pony.ai)合作,加速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加快智能化转型。

对抗丰田提供多种动力源解决方案的“多途径”战略,本田计划从2030年起,在中国转换为混动车或纯电动车等“脱发动机”路线。

此外,本田还开始关注智能驾驶舱技术,于2019年引入了阿里巴巴AI实验室开发的语音AI助手“天猫精灵”。

本田宣布,到2025年,电动车新品牌“烨(Ye)系列”将采用华为的车载显示器、航盛电子的驾驶舱和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

日产汽车则会与百度合作,计划加强AI解决方案并提供新的智能移动体验。同时,利用合资伙伴东风汽车的资源,计划到2026年在中国推出5款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电动汽车。

■欧洲车企已经利用起中国制造商

另一方面,欧洲车企已经开始利用中国新兴电动车制造商的技术,缩短自身开发流程并提高产品力。

德国大众汽车于2023年7月宣布,以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4.99%的股份,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利用小鹏汽车平台的电动车。

拥有标致、菲亚特、欧宝、克莱斯勒等10多个品牌的Stellantis于2023年底向零跑汽车投资15亿欧元。打算通过此举利用中国的电动车供应链,车企制造力和销售网络,旨在扩大全球电动车V业务。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欧洲车企正在从“提供方”转变为“接受方”,尽管如此,他们仍在谨慎探索与中国大型科技企业的合作。

背景是中国的巨型科技企业“BATH”(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在中国电动车行业中崭露头角。欧洲车企担心,与这些巨型科技企业合作,包括系统在内的关键零部件,可能会导致自己地位下降。

全方位战略、电动车、发动机汽车的细分市场等,日本车企需要探索包括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在内的合纵连横。同时,提高智能汽车技术和乘车体验也是必要的,通过供应链的变革,需要尽快展示电动化转变的成果。

1 阅读: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