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雪国》,我在想,人生难道真是一场虚无?

小江观世 2023-10-20 08:49:54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这一句话,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雪国》中,川端康成要表达的主题是,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就是虚无,人的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徒劳,所以,不必太在意得失,有和没有都无所谓,轻描淡写的生活即可。

川端康成于1972年自杀,也许这就是他自杀的根本原因,

生命于川端康成而言,无所谓有或无。

川端1968年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雪国》的功劳。

《雪国》的人物很少,主要就三个人:岛村,驹子,叶子。岛村是一个有家室的中年男人,他一共去过雪国三次,《雪国》所描写的正是这三次。

雪国这个名字本身就很美,事实上也是如此,雪国美丽而洁净,与世隔绝,那里有很多温泉,温泉的旁边就有旅馆,白天泡完澡以后,晚上就可以在旅馆休息,还有艺妓表演。

故事的开头是岛村第二次去雪国,在火车上,与岛村相对而坐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她一直在照顾旁边的男子,那男子似乎病了。

火车上昏黄的灯光将年轻女子美丽的脸颊打在玻璃窗上,特别是那清澈的眼睛,多美的画面啊!作为一名舞蹈家的岛村立刻被这种美所打动,这位女子就是叶子。

岛村每次来雪国都会找驹子,驹子是一名艺伎,能歌善舞,驹子也依恋着岛村,当驹子得知岛村是舞蹈家时,这种依恋就更加强烈了。

驹子总是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以前和结束一天的工作以后来找岛村,一般是早上七点和半夜三点,有时工作的间隙也来,来了也总是依依不舍。

久而久之,岛村渐渐了解了驹子的身世:驹子幼年父母双亡,和叶子同在一个师傅(艺妓)下学艺,情同姐妹,师傅有个儿子(就是叶子在火车上照顾的男子),体弱多病。为了补贴家用,也为了报答师傅的恩情,驹子便出来当艺妓。

同时,驹子也是师傅儿子的未婚妻。

驹子深爱着岛村,总是想方设法和岛村呆在一起,但岛村对驹子却很冷淡,认为驹子对他的爱是一种徒劳,因此,他总是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驹子所做的一切。

《雪国》里的岛村,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川端自己。

川端从小父母双亡,后姐姐和祖父母相继去世,一生漂泊无着,历经悲苦,逐渐养成孤独,感伤的性格,后深受佛教和虚无主义的影响,追求人生的升华美。

《雪国》中多次出现“岛村的心中充满被倾泻的悲伤”等句子,岛村认为一切都是虚无,他并不眷恋和驹子的感情,同时他也喜欢叶子。

驹子和叶子都是纯洁,烂漫,清明,动人的女子,她们是真善美的象征,她们代表着人们的理想和信仰。

读到驹子和叶子,我常常想起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子:真实的黛玉,善良的宝钗,可怜无助的凤姐,超脱尘世的妙玉......她们,是人世间的美丽的精灵。

驹子义无反顾地爱着岛村,即使叶子跑来告诉她,自己的未婚夫要见她最后一面时,她还是坚持要送岛村上火车,也因此,她错过了与本来是自己丈夫的男人的最后一面。

爱情是驹子的整个生命,驹子像女儿依恋自己的父亲一样依恋着岛村,驹子对岛村的爱是纯洁无瑕的,这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爱情。

叶子也有自己的爱情,她爱师傅的儿子,当他死了,叶子也在一次事故中葬身火海,实现了生命的幻灭,这是《雪国》的结尾,同时,岛村也离开了雪国,寂静的雪国最后只剩下驹子一人孤苦无依。

《雪国》以优美而感伤的文字写了一个悲剧,整个作品笼罩在感伤的气氛中。

叶子,一位美丽的女子,最终葬身火海:驹子,一位同样美丽的女子,没有得到所爱,注定要孤独一生。

川端在《雪国》中着力表现人生的虚无和幻灭,这是他的生命美学,“雪国”是川端臆造的空间,洁白,明净,是一个理想世界,驹子和叶子又是美的化身,因此,《雪国》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

我向往像驹子和叶子般的女性,我也向往雪国这样的世界,她们都是我精神的寄托,可我并不同意川端康成的生命虚无主义。

作为生物学上的一个事实,生命是注定要死亡的,在神学看来,人的生命也卑贱得不值一文,但我想,我们不能够用个体生命的最终死亡来否定人的一生,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其个体生命本身,生命中的一切,对个体生命本身而言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波澜壮阔的。

存在即是合理,存在即是存在。

0 阅读:16

小江观世

简介:讲点大家都听得懂的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