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劳山遇刺,11人牺牲4人幸存,调查后才知凶手大有来头

谈鹿欣声 2024-06-01 17:44:34

1937年,周恩来途经劳山时不料遭到遇刺,11名警卫力保他的安危下,最终壮烈牺牲,仅4人幸存。这段悲痛经历,一直让周恩来记忆犹新。

那时正值重庆谈判。敏感时期,周恩来一行人的行踪都是绝对保密的,并且随行的人员都绷紧着神经,时刻保持警惕性,做好应变突发情况。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行踪依然败露,在途经劳山的一座峡谷时,周恩来一行人遭到埋伏,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其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谁?

上面当机立断,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最终的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调查后才知凶手竟然大有来头。

周恩来不禁感慨,长声叹息,谁会想到凶手是谁。

自西安事变达成和解后,双方开始商讨抗日的详细措施,为尽快解决此事,国共两党多次派代表会面洽谈。

也正因如此,周恩来常常在西安与延安两地奔波。为了救民众脱身火海,将日军赶出我国,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同年四月,周恩来前往西安讨论关于改编红军的事宜,同行的除了孔石泉、张云逸之外,还带了12名警卫战士,保护他们的安全。

行动在秘密情况下进行,他们一早便在延安分别搭乘三辆汽车出行,途径劳山时,已是下午三点时分。

在延安甘泉县的北部,正是劳山的位置。这里群山峻岭,枝叶繁盛,有许多野生动物和猛兽出没,白天已是难以行走,更别提到了晚上路程会有难行走。

当年的交通并不发达,很多路都是未开发的,在有车的情况下,翻越劳山起码要花费三个小时,如果顺利的话,周恩来一行人在天擦黑之前应该能安全通过。

于是,周恩来决定让大家加快车速,全队集中精神,等翻越了劳山之后再稍做休整。

虽说他们是带了十多名警卫战士,但警惕心不能减少。

同行的副官陈友才做出了调整进山的行车顺序,让周恩来乘坐的车开在中间,并命令2名警卫战士加强保护,而陈有才领着几名警卫坐着头车,最后一辆车让警卫垫后。

就这样,行车队开始往劳山深处开去。

三辆车缓慢地行驶在狭窄的山路上,无疑是给行程增加艰难,但没办法,想要从延安通往西安,只能翻越劳山。

让人欣慰的是,只要越过这些峡谷,之后的就通顺许多。

行经一段路后,副官陈有才突厥不对,因为周围实在太寂静了,寂静到反常。多年行驶在这峡谷之中的陈有才,发觉这状况实在反常。

通常,峡谷中应该有飞鸟野兽飞驰行走的声音,可此刻什么都听不到,安静到可怕,让人产生恐惧 。

怕是要有埋伏了。陈有才心想。可是,周恩来的行踪一向是绝密的,不可能出差错,就连陈友才也是在出发前才得知要负责此次路程的安保工作,所以不可能怎会有人提前得知行程做好埋伏?

陈友才被思绪反复折磨,但不管怎样,安全第一,做好防范总没有错,于是他下令队伍停止前行,跟周恩来汇报自己的想法。

周恩来自然知道,以陈友才多年的经验,他的侦查能力不用怀疑,要不是察觉周围环境不正常,陈友才绝对不可能轻易提出暂停前行。

就在他们察觉情况反常之时,峡谷中传来一声枪响,随即北边的山顶滚下来大批的巨石,朝他们滚滚而来。

一切都太晚了。本身山路就狭窄,只要稍不留神突发险遇就会陷入危机,车队很难掉头逃脱。

大量巨石的落下,不仅朝车队砸去,还挡住了行驶的去路。北边的山顶突然朝着周恩来一行人扫射子弹,司机瞬间被击毙,使得车辆失控,四处乱开。

情急之下,周恩来车上的人只能选择跳车,赶在车子翻进山谷下逃脱一节。但那些行刺的人怎会放过他们,子弹早就瞄准了。

“总理小心!”一名勇猛的警卫战士拼尽全力挡在周恩来的面前,这才挡住了射向总理的子弹。

在今早清晨,这名五名的警卫还和副官陈有才讨论着要把鬼子都赶出中国,替爹娘报仇雪恨。

他说的沸沸扬扬,那画面激动人心,也是当时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声,鬼子实在是太可恨了!让人们恨之入骨!

可没人会想到,早上还振振有词的人,此刻鲜血染红了山路。

剩下同行的两辆车也好不到哪去,有辆车胎早就被子弹击爆了,把大家都打的措手不及,还要提防随时冲下来的山顶敌人。

情急之下,周恩来只好命令大家分散躲避,等逃离了险境再找机会汇合。陈友才带领警卫战士开火应战,一边打散敌人的注意力,一边掩护大部队人员好找时机逃离。

在躲避敌人追击之时,他们发现敌人的穿着与土匪无疑,可奇怪的是整支队伍行动毫不慌乱,似乎非常有纪律,就像经过训练一般组织有序。

陈友才顾不上想太多,交战中找准时机脱困,抓紧与周恩来汇合。为保总理的安全,陈友才提出交换服饰的想法,好让总理脱困。

时间太紧了,他们别无选择,顾不上讨论其它的战略,迅速换好衣服后,陈友才又投入了战火之中。

看着火力,敌人根本没想过留活口,就是要拼个你死我活。

看着眼前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周恩来既悲痛又要保持清醒,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过折磨。

还好,在附近侦查的红军听到了枪声,立刻赶来支援。经过一系列的对战,敌人也察觉到已占下风,于是迅速撤离战场,让他们来不及抓捕。

战火停止了,周恩来拦住了想要追捕敌人的红军,表示先救人要紧。当队伍发现陈友才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浑身鲜血躺在山谷之间。

此次同行的队伍,有11名警卫战士牺牲,仅4人幸存下来。

此事事关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上面势必要查个水落石出,此事也交由谢滋群负责调查。

交给谢滋群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他在查案时有敏锐察觉能力,他深知此案绝不简单,于是领着一小队伍来到山谷后的村庄,和村民打听消息。

经过几日与村民的接触,很显然有些村民是知晓这场战事的,只不过碍于威胁不敢说出实情。一时之间,也让谢滋群的队伍陷入了难局。

就在谢滋群不知如何下手时,一位村里的老汉给了他们重要的信息。果然,劳山确实有土匪组织,这土匪队伍的领头人叫李青伍。

李青伍早年逃荒到这座村子,寄住在一户村民家里,可他一直不甘心过这样的苦日子,后来就当上了土匪,经过几年的奋斗还当上了领头人物。

后来,李青伍的土匪队伍被国民党收编,但也因为出身并没有委以重用。此次行动正是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指示,得知周恩来一行人会从劳山经过,只要行刺成功就会给他机会升官。

除此之外,查出来的内探就是在延安坐探的冯长斗,就是他与李青伍传递消息,里应外合,组织了这场行刺。

调查终于水落石出了,可结果让人意想不到。因为那冯长斗,当初满身热血来到延安,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在一系列的战斗中拼尽全力,奋不顾身抵抗外敌。

他是被周恩来关照过的人,谁又能想到此次刺杀的背后,冯长斗竟是凶手之一,他之前一身正气的做派,只不过是想引人耳目,打入内部罢了。

0 阅读:630

谈鹿欣声

简介:所谓温柔,不过是看用在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