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自足】事物的自足性产生于灵魂

书画艺术之窗 2024-05-24 12:18:38

理想的状态自然是丰富与和谐的完美统一,但事实上,随着丰富与和谐各自不同程度的变化,二者有着无数种结合方式。我们似乎无法仅依据丰富性与和谐性便能找到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自足性的标准。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自足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更为本质的属性,而这种性质很可能是要高于丰富性与和谐性的。

事物如果能够自足而不依赖于外界,则其必然有着内生动力,事物的内生动力一般来说就是事物的物性精神,有生命的生物则又具有超越物性精神之上的灵魂,生物之中又以人的灵魂最为高级,因为人的灵魂能够感知宇宙的灵魂,而且这种感知能力和感知程度都是无限的,也即人的灵魂最为接近绝对自足的宇宙灵魂。

所以在自然界中,没有生命的事物谈不上什么自足,它只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有生命的植物便具有一定的自足性,其生长的过程能够与外界环境作出反复的博弈,动物的自足性要高于植物,人的自足性又要高于动物。

可见,自足性是与灵魂密切相关的,因为灵魂不但是一种真,这种真还能够不断地生发变化,而且其内在的这种生发变化的力量似乎又是无穷的,也即可以说因灵魂而产生的内在生命力是永恒或接近永恒的。事物的丰富性与和谐性都产生于事物的灵魂,就像徒具形骸之物只有将一种“神”注入其中才能使之一时鲜活,才能产生各种变化和真实的丰富性。反之,如果失去了灵魂,哪怕这个系统再复杂,也会产生各种不和谐,会四处攀缘寻找所谓的价值和意义,但因失去了灵魂的指引,其所追求的便往往只是一种自我欺骗和麻痹的幻象泡影而非实在之物。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十八

【艺术与自然】古希腊哲学家对“自然与模仿的关系”的不同观点

【书画中的自然】艺术中的自然是道之本然的闪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