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谁面前,都不要亮出这4张底牌,是晚年的生存智慧

唯唯安 2024-06-06 20:32:31

岁月无情催人老,光阴似箭白发生。

年少的时候,总觉得每一天的时间都很长,想要快快长大,成为大人,随心所欲。可当你真正成年之后却会发现,人一生中真正快乐无忧的时光便唯有少年时。

成年人的世界里弱肉强食,勾心斗角。我们从一个单纯的孩童,经过生活的磨砺,渐渐成为了言不由衷的合格的成人。

成年人的世界是忙碌而繁琐的,时光似水,静静的流淌,不知不觉中,已人到中年将行至晚年。

到了晚年,也许不需要像年轻时那样,每日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献给工作,但更多的忧愁也涌上心来。

身体的各项机能渐渐老去,接受自己被社会边缘化的事实。随着头脑和身体的退化,焦虑升级,担心着自己某一天也许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丧失了。

故到了晚年,在人生选择上,我们更不能放松。一定要建立好维护自己幸福余生的堡垒,不管在谁面前,不要亮出这4张底牌,是晚年的生存智慧。

自己的经济状况,别逢人就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只刺猬。可以靠在一起取暖,但也要谨记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之间的刺伤到对方。

到了晚年,经济能力便是支持你生存下去的最大的底气。有钱、没钱都不要轻易向别人透露。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讲:你没钱,他们觉得你没用,看不起你,甚至会出言讥讽你;你有钱,他们也容易心生妒忌,从其他地方去找平衡。

人与人之间想要和谐,最好的平衡点是,他有20万,你有19万。万万不能比他多,但也不能比他差的太多。

可是这样恰到好处的情况,少之又少。所以,真的不必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徒惹是非。

再遇上那些不孝的子女,总想在父母这儿收刮钱财。那你的底细就是他拿捏你的权柄,你的晚年只会愈加凄惨。

儿女的本事孝顺,别炫耀着说

《增广贤文》中写道:“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人活了一辈子,太多的中国父母都是在活子女。自己优秀,他只高兴三分;儿女优秀,他高兴十分。

特别是到了晚年的时候,退休了、儿女都长大了,不需要我们为工作劳心劳力,为家庭琐事操碎心。闲暇的时光多了,人也奋斗不动了没了自己的追求,便越发的把眼光往子女的身上看。

中老年人之间往往没有什么可比的,便处处拿儿女做比较。倘若你的孩子很孝顺,你忍不住想要“显摆”一下,那么最好也要点到为止。

倘若你家的子女比别人家的子女强过太多,那么,下一个被人编排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便很容易是你们家了。

曾经做过的错事,别四处传播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会行差踏错,偶遇泥泞。只要走过那些坎坷的岁月,订正那些错误,那就不要再回头。

越到晚年,我们的回忆越悠长。往往那些高兴的、喜悦的事情随风而去,反倒那些扎心之事历历在目,刻在心中。让人忍不住与他人诉说来,以此排解心中的郁闷。

这就犹同看电视剧或小说,那些悲伤的情节总是更能触动人的心弦。

可是我们要知道的是,你当秘密说与他人听的事情,当你张开嘴的那一刻,便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倘若曾经的错事,你不想闹的身边熟人人尽皆知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同旁人去讲。你以为说出来是一场救赎,实际是把你再次拉入那昏暗的心境之中。

家庭的矛盾丑事,别对外人说

毕淑敏说:“亲切地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有尺度的。可不知为何,有的人总爱把自家的丑事,儿女的错事与外人说。

人这一辈子,一家人,哪有舌头不碰牙的。

家家都有锅底灰,比如婆媳矛盾、夫妻不睦、兄弟不和、父母偏心等等,就看是否与外人道。

做人做事,要知道“内外有别”,家中有丑事与外人说,给我们带来的没有福报,只有矛盾。

越到晚年越要拎得清,谁是社会交往互相利用之交,谁是陪伴一生朝夕相处之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贬低自家人,就等于在贬低你自己。

《教父》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要做的事,连神明都不要讲”。

命运从不会偏袒谁,互相较量时,只看你手中有多少底牌。能将王牌留到最后一刻的,才是赢家。

人心隔肚皮,你永远不知道,你随口说出的一句普通的话,会被别人理解成什么样子;你永远不知道,你随口说出的一句无意的话,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麻烦。

言多必失,话多伤人,君子须三缄其口。到了晚年,请做一个成熟有分寸的人,对待任何人都不能掏心掏肺,口无遮拦。

人到晚年,历经风雨,看透生活。此时,更要学会保护自己,守护好自己的隐私、情绪、价值、底牌,如此才好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和淡然,从容地迎接晚年的生活挑战。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1 阅读:105

唯唯安

简介:写走心的文字,观世间的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