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疑惑:为什么俄罗斯的经济,反而越打越上升了?

黄娜老师 2023-12-17 12:37:38

眼瞅着,俄罗斯跟乌克兰打了快两年。

乌克兰这边,几乎给折腾成了人财地“三大皆空”。

除了乌东的大片土地,战争更是消耗了大量国民有生力量,国有资产也被“献”给了美国——按照和基辅政府签订的协议,美垄断资本贝莱德集团无需竞标即可免费接手乌克兰的能源,基建,电网,农业甚至是其境内国企的“重建工作”。

毕竟,美国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忙前忙后,如此下本儿,可不是来做慈善的。

这是5月9日,乌克兰政府和美方的签约仪式

但令人疑惑的是,俄罗斯这边,从字面数据上看,经济似乎没有下降,反而明显上升了。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5%,相较今年前10个月同比增长了3.2%,甚至比战前的2021年第三季度还高了1.1%。

可以说,这个数据,不但出乎了全球的预料,甚至连俄联邦政府自己也没想到——2023年初,俄罗斯官方设定的目标只有2%。

只是,跟大家早就了解到的常识一样,这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和国民的生活水平。

比如印度,最近这几年,它的GDP总量已经超越法国,排到了世界第六,增加速度更是全球GDP十强里涨势最猛的那个。但大部分印度人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不堪的。

所以,有时候根据特殊时期的特定国情,咱们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很明显,对于俄罗斯而言,其经济增长的向好趋势,就属于一种“俄式战时特色经济”,有一定的暂时性和不可持续性。

首先,铺天盖地的西方制裁,立竿见影的扭转了俄罗斯财富大量外流的情况。

打个比方说,俄罗斯经济就类似于一个大加油站和大农场,抽出来的税收用以维持政府军队和社会的必要开支。其他经济产业几乎都很弱,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均需要从世界各地买。

从民间层面看,俄罗斯老百姓一向喜欢欧美的“西洋货”,再者就是选择性价比高的中国货。

几乎都是中国货

结果,俄罗斯的消费市场的高端基本被西方掌握,中低端更不是中国的对手,这导致它的工商业一直比较萎靡,完全干不过欧美和东亚。

开战后,各大西方资本被裹挟着纷纷忍痛撤出俄罗斯市场。俄罗斯本土工商业竟然意外迎来了一个“春天”。

典型的像下面这个直接在麦当劳基础上搞出的“只有美味”连锁快餐——它将原麦当劳的标志改为一个红色圆圈和两根橙色线条,代表一个汉堡和两根炸薯条。化身成为了俄罗斯人自己的美式快餐。

后来,麦当劳又开始威胁也要退出白俄罗斯。对此,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更是不客气,直接放话说:

“谢天谢地,他们终于走了.....难道我们就不能把一个面包切成两半吗?就不能把一块肉、土豆和沙拉塞进这两片面包里?”

不过,影响更广泛,更明显的,或许还由于制裁的缘故, 俄罗斯的寡头们不得不将资本放在了国内进行规划投资。

长期以来,大部分俄罗斯寡头的经营方式基本是——将出口能源的收入投入西方的金融和地产行业,比如买美国债券,在欧洲入股CBD等等(其实乌克兰的寡头也是差不多的操作)。

总之,他们手里是不太存卢布的,大多都换成了美元资本,去国外倒腾;寡头本尊和家人也常驻国外享受侈生活,并不怎么在俄罗斯本土“扩大内需”。

这是俄寡头被美国扣住的一艘游艇,每周要支付2.8万美元维护费。这让美方扣了它后,得自掏腰包给它做保养

这导致,俄罗斯不但是一个极度依赖进口的国家,更是一个资本大量流出的国家。

没成想,战争一开打,大部分俄罗斯寡头也被一块给制裁了,反过来逼得寡头们不得不把资本放在了国内。

比如,素有“普京的寡头”之称的阿布(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英美联手冻结了他在海外所有的资产,还迫使其出售了切尔西俱乐部。

普京旁边的这位,就是大寡头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可以说,欧美的制裁直接吞噬掉了俄罗斯资本家首鼠两端的空间。寡头们由于制裁,剩下的资产,都憋在国内了,自然得按照政府的指示,在俄境内和俄罗斯控制区进行投资建设了。

图面里的寡头,还有几个依旧建在?

那么,这就又有了第二点,俄罗斯在乌东地区搞了轰轰烈烈的大型战后基建。

像几乎整体重建了的马里乌波尔。秋天的时候,所有的居民全部顺利搬进了“普京楼”,水电暖和网络配套齐全,入住的老百姓人人都说“哈拉少”。

接着,这就又引出了第三点——由于工作岗位的增加,俄罗斯的失业率迅速降低,工人薪水也明显提高。

除了基建,目前俄罗斯最火爆的产业,肯定当属军工业了。

一方面,俄境内的军工生产订单猛增,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很多青壮年不是上了前线,就是为了逃避上前线润到了国外。结果,俄罗斯的军工厂都普遍缺人,不得不在降低门槛招工的同时,提高工人薪资待遇。

这种情形下,俄罗斯在2023年,竟然创下了近20年来的失业率新低。

2023年俄罗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俄罗斯人比例自1992年以来首次下降到9.8%。

特别是新西伯利亚、萨马拉、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下诺夫哥罗德和图拉等国防工业企业集中的地区,其工资的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然,最后也需要承认的是,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开始,面对西方不断加码的制裁,这么多年了,俄罗斯一直在做着脱钩的准备。

比如,疯狂的屯黄金,建立金融替代系统,外汇储备多元化,降低对swift 系统依赖。不断抛售美债,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推进去美元化,扩大与贸易伙伴的间本币结算规模等措施等等。

因此,在有准备的情形下,俄罗斯开战后得以尽可能的稳定住了经济局面。

而且,正如前面说得那样,由于战争需要,整条产业链儿都联动了起来。

你以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是在劳民伤财。

但换一个角度品品,你被炸毁了一辆坦克,那就再生产一辆,这个生产的,就是实实在在的GDP。

都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么看,战时经济确实真能拉动前两者。

此外,再加上并入的乌东四州,都是乌克兰的工农业精华,人口超过了1000万。估计俄罗斯2024年的GDP应该还会出现明显增长。

照理说,这毕竟是战时经济,只是一种偏科的繁荣。但俄罗斯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的。

客观看,一个国家的根本需求就是三点:武器、粮食和能源、工业消费品。

放到俄罗斯身上,前两点它自己基本都能搞定,能源更是不愁卖,工业消费品则有跟东方大国的贸易合作,并不太受战争影响。因此,西方的严苛制裁,对它的伤害有限。综合下来,俄罗斯的购买力和国内财富甚至还相对增加了。

其实,如果你看看近代历史,就会发现,在不进行总动员和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一些军事活动基本都不会对本国经济造特别成难以忍受的伤害。

3 阅读:1157
评论列表
  • 2023-12-18 13:11

    说白了,战争嘛!扩大了内需,解决了就业。GDP只是一个统计数据,100元流转10次,GDP就变成了1000元,实际上还是那100元再转。

    毛瑟1898 回复:
    那你觉得,流动10次的100元和躺着不动的1000元,哪个更重要?[得瑟][得瑟]
  • 2023-12-19 00:39

    继续嗨就是了!

黄娜老师

简介: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