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法力”下降,中印风险上升?

剑道2049 2024-06-07 14:47:25

一场大选过后,印度总理莫迪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有人说赢了,因为莫迪在6月5号向总统递交辞呈,可能于6月8号宣誓就职,开启他的第三个总理任期,比肩开国总理尼赫鲁。

也有人说他输了,遭遇10年来最大的政治重创,“莫迪风潮”崩塌。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有个小目标,那就是连续执政50年,建立全球性印度教大国。从这个角度看,无论输赢,对于莫迪的新任期,中国都要高度警觉了。

(印度总理莫迪)

咱们先聊聊这场神奇的选举。

印度议会下院有543个席位,谁能拿下过半席位,超过272个,就能单独组阁。从选前到选举过程中,无论是媒体预测还是出口民调,都认为执政的、莫迪领导的人民党将横扫千军,有的说能拿300席,有的说是350席。

结果票开出来,印人党才得了240席,不仅不过半,比10年前莫迪刚上台时的282席、5年前连任时的303席,少了不是一点半点。

而印人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DA)拿下了295席,算是帮莫迪保住了总理的大位。最大反对党国大党拿下99席,其所在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收获231席。

大家看这两个政党联盟的英文缩写很有意思,莫迪所在的叫NDA,人们比较熟悉的是DNA,也就是脱氧核糖核酸,携带很多遗传基因。莫迪似乎是要改变印度的一些基因。

而反对派的INDIA就是印度的英文名,这个名还是当年英国殖民者起的,显然是想沿袭印度独立后的发展方向。

也就是说,这次选举反映的是路线之争。

(印度民众投票)

那么是什么让莫迪所在的印人党出现了10年来未曾有过的“大败”呢?要知道,印度这次有资格投票的选民达到了9.68亿,如果不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存在大问题,存在那种波及到大多数人的问题,印人党不会在选举中“一夜回到解放前”。

应该说莫迪执政这十年,印度实施的改革确实是几十年来最深入的。在大选结束的前一天,印度政府宣布,在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里,印度实现了领先世界的8.2%的经济增长。这个速度在世界大国里是比较快的。

此外,我们驻印度的记者也说,这些年,印度的公共厕所多了,有银行账户的人多了,大部分人都有了电子身份信息,满大街也都可以扫二维码了。此外,公路建了不少,时速160公里的半高铁也有20多

条。

(印度失业率非常高)

按理说,如果数据也好看,人们也有感,莫迪在选举中应该是再创辉煌才对呀,怎么就反过来了。这说明,在很多光环的背后,是有深层次隐忧的。

首先是“莫迪模式”使印度的发展极不均衡,社会不平等加剧。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快,主要是源于所谓的“莫迪模式”,在当总理之前,莫迪是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他把政府的政策和有限资源向少数私营大企业集中,通过大企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经济。这个邦的经济增长率曾经达到14%。

当总理后,这种模式被推广到印度全国。印度学者管这叫裙带资本主义,基本上跟韩国的财阀经济和俄罗斯此前的寡头经济差不多。少数大企业确实起飞了,但有很多人的利益受损。比如一个跟莫迪关系密切大集团,从农村大量收地,一公顷只花了一美分,在不进行任何投资的情况下,转手就以11美元的价格卖出。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在短期内效果好、增速快,但却忽视了社会分配和劳工利益,削弱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其次是失业率高。虽然经济数据好看,但印度的城市失业率达到10%,2022年,20至24岁年龄段的城市青年失业率高达42%。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印度人口特别是青年人口庞大,但最能收纳就业的制造业发展不起来,主要跟印度的土地政策、劳工权益、政府多变的政策和税收制度等有关。

(印度制造业)

莫迪想通过猛推印度制造来扩大制造业比重,消化人口,但效果并不好。印度政府曾说,每年新增上千万个就业岗位,但实际上只有几十万个。而印度擅长的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对人员素质要求高,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于是,出现了几千万人向农村流动的现象。

再者是莫迪推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带来了各方面的分裂。在印度,有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莫迪所在的印人党提出国族再造计划,也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宗教,一种语言。通过迎合印度教徒,打压穆斯林等非印度教徒的方式,在国内形成政治凝聚力,吸纳选票,再把选票转化为印人党手中的权力。

但这种宗教与政治的强力结合甚至是凌驾,严重损害了印度独立以来的世俗主义,压缩了社会空间。引发了非印度教徒,甚至是某些印度教徒的不满。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选举受挫但仍能执政的现象。未来印度的政治内斗将更加激烈,外界对莫迪能否推动经济改革深化,开始持怀疑态度。虽然美西方出于扼制中国、转移产业链和寻找消费市场等目的一直在捧印度,但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扩张,西方国家与印度在民主、人权、意识形态和具体利益方面出现的裂痕在不断加深,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印度是否会走上孤独崛起之路?

(拜登和莫迪)

对于中印关系来讲,这次大选所积累的负面因素更多。

从大战略来讲,莫迪把美国加紧对华围堵当成印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希望以此榨取尽可能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印度政治理念中,长久以来就有趁人之危和转嫁矛盾的传统。随着中美博弈的加深,以及印度国内矛盾的深化,印度政府完全有可能通过打中国牌来消解自身危机,创造发展机遇。

而印人党的目标是打造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这就需要进一步激发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粹主义,这个目标会使莫迪强硬务实的对华政策更趋于强硬,而不是务实。

所以,开户第三任期的莫迪会怎样处理中印关系,还有待观察。但中国,无疑应该高度警觉。

0 阅读:246

剑道2049

简介:看剑道2049,品社会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