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关羽凭什么威震华夏?远不是围樊城擒于禁斩庞德这么简单

老一国之君研究 2024-04-13 21:27:08

先比较一下与襄樊之战同类战争的对比,再说一下襄樊之战的过程,最后比较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

一、襄樊之战与南郡之战的对比

南郡之战是周瑜率领5万孙刘联军攻打曹仁镇守的南郡,战争持续了一年,周瑜是主场作战,补给容易,虽然最后攻取了南郡,但却是曹仁主动退却,整个战争周瑜没有斩杀任何一名曹魏将领。

襄樊之战是关羽率领数万军队攻打曹仁、吕常镇守的樊城与襄阳城,战争持续了半年,关羽是客场作战,被给困难,虽然战争失败了,但关羽包围曹仁、吕常,斩杀庞德,俘虏于禁七军三万人。

对手都是曹仁,关羽把曹仁死死地围在城中,曹仁这个征南将军只能龟缩在城中,不敢出战。

《三国志 曹仁传》: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

而在南郡之战时,曹仁率领数十人出城救援被东吴数千前锋包围的牛金,两进两出敌阵,成就了曹仁骁勇善战的名声。

曹仁

当关羽兵临城下时,曹仁为何不敢像南郡之战那样率领数十骑出城应战?

原因并不复杂,当年关羽在白马之战斩杀颜良之时,曹仁是深切感受到关羽的骁勇,如今在战场上狭路相逢,曹仁不敢在关羽面前班门弄斧。

襄樊之战时,曹仁与关羽绝对交战过,不可能曹仁一战不打,就躲在城池之中,完全不配征南将军这个重号将军名号。

关羽把曹仁打成乌龟,曹仁把周瑜前锋打成经验包,成就了他骁勇之名,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周瑜在整个南郡之战中,没有斩杀或者俘虏任何一个有名字的曹将,关羽在襄樊之战俘虏于禁,斩杀庞德,还收降了于禁的七军三万余人,影响力完全不同。

周瑜打下南郡,史书上也没有评价,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史书上的评价是威震华夏。

这就是差距。

关羽威震华夏

二、襄樊之战的全过程

《三国志 武帝纪》: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最初,征南将军曹仁讨伐关羽,屯驻樊城,后来宛城发生叛乱,曹仁率军包围宛城,并屠城。

曹征是征南将军,征南将军的职责是攻打南方,而不是守城。

在襄樊之战爆发之前,关羽屯驻江陵,从江陵到襄樊有200多公里,关羽必须一路推进到襄樊,才能包围襄阳与樊城。

在这个过程中,关羽与曹魏肯定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而荆州和豫州是曹魏征南将军的管辖范围,阻挡关羽是曹仁的职责,显然曹仁没能阻止关羽北进。

宛城叛乱是218年10月,襄樊之战是219年7月爆发的,关羽是何时从荆州向北推进的,史书没有记载,襄樊之战之前,肯定有很长一段时间,双方爆发了战争,但曹仁无法阻止关羽这是确定无疑的。

襄樊之战爆发后,征南将军曹仁、汝南太守满宠被困樊城,襄阳太守吕常被困襄阳城,曹仁本来就骁勇善战,为何不重复在南郡城下的神勇,出城挑战关羽呢?

很明显,打不赢,只能退守城中,依靠城池的坚固,固守待援。

关羽俘虏于禁

立义将军庞德作为曹仁的部将在樊城以北牵制关羽,曹魏又派出于左将军于禁都督七军三万余人支援曹仁。

到了8月,雨季来临,汉水暴涨,于禁率领的七军都被淹没,关羽率军攻打于禁、庞德,于禁投降,庞德被俘虏,因为不肯投降而被关羽所杀。

曹魏的军队主要分三块,分别是:中央军、边军、郡县兵。

于禁率领的七军三万人是中央军的主力之一,其余的主力在曹操手中,当时坐镇摩陂。

曹仁手下的军队主力是边军,因为镇守樊城,所以也有襄樊地区的郡县兵在内。

关羽是先击败曹仁的边军和郡县兵,然后俘虏于禁的中央军3万余人,这一战绩放眼整个三国,也是相当耀眼的。

曹操从起兵到去世,有过几次一次性损失3万主力的战役?

几乎没有。

哪怕赤壁之战也没有这么大的损失,赤壁之战曹操手下没有一个有名字的将领被杀,士卒损失的数量史书没有记载。

官渡之战也是如此,曹操损失军队数量不多。

一次性损失3万人的战役,是曹魏建国以来最大的耻辱,只有关羽做到了。

一次成建制损失3万人的战役,是曹操起兵以来最大的耻辱

关羽造成的影响还不在于这里,而于政治影响太大了。

《三国志 关羽传》: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梁、郏、陆浑一带的强盗,有的遥受关羽的印信号令,作为关羽的地方部队,关羽威震中原。曹操商议想要迁离许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梁是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离许都有140公里。

郏是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离许都有70公里。

陆浑是今河南嵩县东北,离许都有220公里。

梁、郏、陆浑都在许都的周边,这些地方都有盗贼起兵响应关羽,接受了关羽的印信,导致关羽的影响力扩大到了许都的周边。

再加上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了关羽,曹魏中原地区可以说人心惶惶,关羽此战导致了整个中原大乱。

许都是曹魏的政治中心之一,这里有汉献帝,关羽的影响力都威胁到这里,曹操都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关羽襄樊之战图

从东汉末年到三家归晋近百年的历史中,南方政权北伐中原,有没有一次对北方政权造成过威胁?

除了关羽这一次,几乎没有。

刘表曾派刘备攻打过叶县,这里已经接近许都了,但无功而返。

孙权多次北伐连合肥城都攻不下,哪怕后来的石亭之战给曹魏造成重大损失,也没有能力威胁中原。

近百年来,唯一一次有机会威胁中原政权的战争就是关羽主导的襄樊之战,说他威震华夏并不为过,当时的华夏泛指中原地区,只要襄樊之战曹魏输了,中原门户就会洞开,关羽就会长驱直入进入中原,许都必定要迁都。

三、双方的实力对比

关羽的基本盘就是荆州三个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郡),在襄樊前线的兵力最多不过4万人,还有留部分兵守荆州。

关羽在襄樊前线兵力是严重分散的,一部包围襄阳城与樊城,一部分在樊城北与庞德、于禁及曹魏援军对峙,还有一部分水军控制汉水的制水权。

关羽

在樊城北与曹魏援军对峙的数量最多不过1万余人,于禁的军队都有3万,曹仁的边军加郡县兵人数不详细,包括庞德的话,估计最少也有1~2万人。

从军队数量上看,关羽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反而处于劣势。

这还没完,曹操几乎调到了大半个曹魏的军事力量来对抗关羽,于禁的中央军失败之后,曹操派徐晃率领新军进攻关羽。

徐晃大概是跟随曹仁屠宛城之后屯驻当地的,于禁在前线与关羽作战时,徐晃就是二线部队,于禁投降后,徐晃成为一线部队,曹操给徐晃不断增兵,派殷署、朱盖等共十二营军队增援徐晃。

徐晃军队数量史书也没有记载,想要对抗关羽,至少要有一万余人。

这还没完,曹操还把张辽从合肥调来,让他赶往襄樊前线支援。

曹魏这边的援军是源源不断地增援襄樊,而且有强大的后勤实力以支援前线,曹操占据天下十三州中的九个州,实力是关羽的不知道多少倍。

关羽这边没有任何兵力上的增援,也没有补给上的支援,而且关羽的军队从荆州打到襄樊,前后持续了至少一年之久,士兵早就疲惫不堪,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关羽不是败给徐晃的,而是败在实力上。

关羽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曹魏

关羽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曹魏,就算是输,也是虽败犹荣。

即使关羽的实力处于绝对的劣势,曹操还在暗中联络孙权,让孙权偷袭荆州来获取战争的胜利。

关羽在襄樊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孙权偷袭荆州,导致军心振荡,次要原因是关羽实力处于绝对的劣势,没有援军,没有补给,士兵持续作战近一年。

要不然,关羽不会这么容易崩溃。

关羽主导的襄樊之战给当时的局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许都头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羽的威胁,整个中原地区人心动荡,不仅仅是打个樊城,围个襄阳,降个于禁,杀个庞德这么简单。

0 阅读:1

老一国之君研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