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丰富的菊花品种

景茂菊业 2024-01-02 21:00:05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深受大众喜爱。菊花进入唐代,种植者日益普遍,咏菊的诗篇大量出现,刘禹锡有“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李商隐《咏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恰恰黄。”从诗文中可看到,唐代赏菊将紫色和黄色的菊花视为珍稀品种。

宋代(960—1279)的菊花栽培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品种迅速增加。公元1104年,宋朝刘蒙的《菊谱》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菊花专著,全书共记菊花36个品种。此后,相继出现了许多部菊花专著。公元1175年史正志的《菊谱》记有名菊27个品种,范成大的《范村菊谱》(1186),记录了35个品种,其中不同于前人记录的菊花新品种33个,沈竞的《菊名篇》(1212年)中有菊花90个品种,史铸的《百菊集谱》(1242年),记有名菊160多个品种。

从东晋陶渊明(335年—417年)“采菊东篱下”开始到刘蒙的《菊谱》(1104年)问世,间隔约700年,菊花的品种数仅为36,如果按平均数计算,则约20年左右出现一个新品种。从1104年到1279年,菊花新品种层出不穷,虽然各个宋代的菊谱中关于品种的记载会有所重复,但史铸的《百菊集谱》(1242年)是对前人各家菊谱予以整理和充实而完成的,因此至南宋末年,中国菊花的品种不会少于160个品种,平均起来,大约每年至少出现1个新品种。

辽、元时代(1368年—1644年)的菊花文献不多,元代杨维桢的《黄华传》记载菊花163品,但大多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整理收集而来。

明代(1368年—1644年),随着菊花栽培技艺的提高,菊花品种也更加繁盛。黄省曾(1490年—1540年)的《艺菊书》中记有菊花220个品种。高濂的《遵生八笺》(1591年)中有菊花185品,新增品种82个,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记有271品,不同的新品种208个,乐休园《菊谱》中有26个品种,与前人不同的有19种。

清代(1644年—1911年)的菊花专著约有20余部,陈淏子的《花境》(1688年)中记菊花154品,不同的新品种57个,秋明主人的《菊谱》(1764年)中有菊100余种,叶天培的《叶梅夫菊谱》(1776年)列举不见于旧谱的名菊145个,计楠《菊说》(1803年)记载菊花品种中异种236品。另外,还有邹一桂的《洋菊谱》(1765年)记录宫廷洋菊36种,有些可能是菊科花卉而非菊花品种。其后,许兆雄的《东篱中正》(1817年)中记有洋菊13种 ,这些可能是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好的菊花品种才被选录进来。清代时期菊花品种总数约为800种,增加的新品种数约为500种,包括从国外引进的菊花品种。此即说明,在明代的菊花品种的基础上,清代的菊花品种又有了新增,约每年至少出现2个新的品种。

清代末,中国内忧外患,极大的影响了菊花的发展,但仍有许衍灼辑录了一些古人的菊花专著作成《春晖堂菊说》(1922年),由里山人《菊谱》(1924年),记菊130种,不同的有122个。

民国时期记载的新的菊花品种,限于当时较为动荡的历史环境条件,可能其中部分品种是从古人菊谱中收录归纳而来,部分品种是在当时培育出来的。

解放后,菊艺事业迅速恢复发展。1958年在杭州的菊花展出了菊花900多个品种,1963年上海的菊花品种达到1200个,北京北海公园的菊花有1381个。近年来由于新的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菊花品种数量剧增,目前中国的菊花的品种已不下3000余种。

1949年至今,我国菊花品种资源发展很快,除了一些失落失传的传统菊花品种外,全国各地尚有很多培育出来的新奇品种没有正式收录登记,若以总数3000计算,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新增菊花品种有2000多个,平均每年出现30多个新的品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