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军训式旅游的大学生,已经住院了

杨洋的篮球梦 2023-04-12 13:51:15

救命啊,北京怎么长满了大学生啊……

地铁上全是大学生,公园里全是大学生,连我常去的炸酱面店里也都是大学生。

等回到家打开视频软件,主页上还是大学生,看完了我才知道:啊,原来大学生们开始旅游了。

大学生,一个存在我社交圈里的特殊群体。

他们可以48小时不休息,一天至少逛8个景点,周五晚上背上行囊出发,周一早上下了火车还能赶上学校早八。

这种无视睡眠周期,挑战人体极限,主打全方面覆盖型体验式的强度旅游方式也被戏称为:特种兵式旅游法。

咱先说好了啊,文章得看,但里面的方法论,年龄超过20岁的朋友,我建议你别学。

假如你在大学校园里看到一群拿着拐杖艰难行走的大学生们,不必为其伤心。

因为他们不是身体残疾,而是劳累过度。

如果你在往前走近几步,也许还能看到他们从泰山顶上带下来的尘土。

周五上完最后一堂课,再坐十小时的绿皮硬座,赶着凌晨12点爬泰山,六点半看日出,十一点下山开始景点打卡,品尝当地美食,一天只休息3-4个小时,就又开启下一场“行军”。

周日晚以后再坐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然后以丧尸的形象出现在早八课堂。

一句青春没有售价,就能让你的腿从山上抖到山下。

都说泰山专治嘴硬,一通视频看下来,我觉得大学生们的身子骨更硬。

体测我唯唯诺诺,但爬山我高低要重拳出击。

以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火车很快,两天可以跑南北三个城市。

你以为大学生们特种兵式旅游是一场冲动的说走就走,其实仔细复盘他们的行动轨迹,会发现他们是真的很懂时间管理。

你还在办公室里纠结这个月KPI如何完成,大学生们已经把OKR落实到了实际。

为了这次出游,他们甚至做好了一部PPT。

两天干了我在北京5年都没干完的事,如此高效率的时间管理能力,老板看了会沉默,打工人看了会流泪。

别再问他们有没有看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因为他们会反问你:你有没有因为看一次升旗拼过命?

在这场军训式旅游热潮中,大学生充分地展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缜密的规划能力和超强的执行力,以及勤俭节约的优秀美德。

打开微信运动逛长沙,该省省,该花花。

能走路绝不骑车,能骑车绝不打车,活生生把两条腿走出来风火轮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前往最多的景点。

有的人把钱拴在肾上,而大学生们,哦,打扰了,他们压根没有钱。

你永远想不到,为了省钱出去玩儿大学生们能有多努力。

为了省出车票钱,提前一个吃泡面,为了少点住宿费,海底捞椅子睡一睡。

今天早上打开某视频软件,看到山东文旅局为了能吸引大学生专门开了旅游专线,公交免费、景点免费、青旅优惠的时候,我心中不禁升起一丝丝敬佩。

这届大学生们已经用实际行动,把旅游成本打下来了。

到底是什么刺激了大学生集体出动体验“特种兵式拉练”?

这还得追溯到两个月之前:

一条大学生坐54小时硬座去拉萨的新闻,打响了特种兵式旅游的第一枪。

大叔慷慨激昂地喊出“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的口号,彻底点燃了全国大学生们一颗蠢蠢欲动的出游心。

配合着“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的音乐,大学生们一呼百应,纷纷上路,肆无忌惮地释放着自己的多巴胺与荷尔蒙。

对于我这种四肢逐渐退化的打工人来说,这无疑是对生命的极限重大挑战。

看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的视频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视频底下的评论。

一半人求“拉练”教程,一半人担心他们猝死。

前者是大学生,后者是打工人。

网上有人模仿大学生们的特种兵式旅游,最后喜提3天病假。

用实际行动证明:就算能撑得住996,也抗不过大学生们的002。

于是就有人跳出来质疑这种旅游方式,来去匆匆累到半死,拍了几张照片就算打卡,那岂不是体会不到任何旅游的乐趣。

这时候就会有大学生站出来反驳:你不懂大学生,更不懂大学生的乐趣。

确实,如果时间宽裕、资金充足,那么大家都希望能更舒服、从容地出行。

不用凌晨早起赶火车,也不用熬夜暴走刷景点。

可大学生们要面对的现实是,我们的钱不多,留给我们的时间更不多了。

大学四年,网课三年,毕业就要眼前,特种兵式旅行也许不是最理想的出行方式,但已经是很多大学生压榨校园时间的最优选。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走出去,就意味能减少一些遗憾。

大学生的身份有保质期,说走就走的勇气也有限定的时间。

不必去深究大学生们特种兵式穷游的意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能走出校门本身就是意义。

没有什么报复性旅游,是他们的大学本该如此。

当我最开始看到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的视频时,先是觉得离谱,后来就变成了羡慕。

上学的时候有时间,有体力就是没钱,工作之后没时间,没体力也没钱,但是有病。

别说一天只睡三个小时的极限拉练,现在我在椅子坐三个小时都要站起来打一组太极拳。

当初一句春不晚,就能让我连夜跑到火车站。

现在你和我说一句玉渊潭的花开了,我会说算了吧,离我家太远。

时间久了,我好像也忘了曾经QQ空间里写的那句:少年驰骋的风都比黄金珍贵。

或许我们已经不再明白什么叫: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但在大学生的眼里: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里。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代,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拥有自由的大学生,不会累。

3 阅读:260

杨洋的篮球梦

简介:唯有热爱,方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