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更狠,救不了美国

青羽看天下 2024-05-29 02:34:50

最近美国终于把它的对华政策搞明白了,根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美国制定了一个稳固的对华战略,该战略被称为“三条腿板凳”,意思是像三条腿的板凳一样稳固,这三条腿是:

第一条腿:关税制裁

第二条腿,国家补贴

第三条腿,技术封锁

美国认为只要有这三条腿,就能在和中国的世纪博弈中,取得胜利

其中美国最重要的一个反思,就是第一条腿关于关税制裁的

美国彻底反思了它所一手创造的“自由贸易”是失败的、是错误的、是混账的

冷战后一超独霸,是自由贸易体系的创建者和最大拥护者,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都是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才成型的,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也是要美国点头才行

过去美国判断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会给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的,所以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大力推行“自由贸易”,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优惠关税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的廉价产品蜂拥进入美国,让美国人享受到了低廉的生活成本,同时美国跨国企业也进入中国,大赚中国市场的钱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美国人生活成本低了,美国企业赚到更多钱了,中国也快速发展了

但这看似双赢的事,背后有一个巨大隐忧,就是产业外移

当国外生产成本越来越低的时候,美国制造业纷纷搬离美国,造成美国内部产业空心化

在这“产业空心化”二十年的进程里,美国底层和蓝领工人发现,自己工作的厂子一家家倒闭,工作越来越难找,收入越来越低

2016年特朗普抓住痛点,大喊“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制造美国商品,买美国货”

特朗普给出的办法是,加关税,逼迫海外产业回流美国,于是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对中国多项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跟着中国报复

当特朗普和中国开打贸易战时,实质是宣告美国所主导的20年自由贸易政策的彻底失败

美国认识到它走了一条错误的路,现在要纠正回来,于是关税战伴随着瘫痪世贸组织一起行动,“自由贸易时代”终结

但特朗普只看到了三条板凳里的“关税”这一条腿

拜登,捡起了第二条

第二条腿,就是国家补贴

拜登认为美国制造业外流的原因不单单是关税,更是国家补贴

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都是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日本,跟着韩国,然后台湾地区,最后是中国大陆

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是由政府所主导的一系列大产业补贴政策,早期的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韩国三星等财阀、台湾地区台积电、联电,全是如此

1945年8月28日,日本宣布投降13天后,日本政府就召集了丰田、日产等公司老板,商讨制造业再建问题

当时日本就已经确定了以发展汽车作为产业龙头的计划,日本政府将汽车产业摆到了主导位置,政府资源大力倾斜于汽车产业

日本的资金、人才、税收优惠全都向汽车产业倾斜,日本车研制出一条完全不同于美国车的独特之路,车型小、马力弱、油耗低、价格低、耐操且通用性强

跟着借助石油危机,日本汽车优势凸显,疯狂席卷西方市场,1968年日本已是世界第二汽车大国,1980年日本汽车出口突破1000万辆

韩国也一样,所谓的“汉江奇迹”,本质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政府主导的五年计划,对产业进行高度补贴

韩国的财阀体系就是那段“奇迹时期”发展起来的,朴正熙政府不遗余力的扶植企业成长,提供极低息贷款和各项补贴,甚至以政府为担保,促成外国金融公司贷款给韩国企业

1961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0美元,是世界最落后国家之一

1977年,仅16年后,韩国已经迈入出口100亿美元的国家行列,成为世界出口大国

台湾地区最重要的产业公司“台积电”,早期也是通过大量产业政策补贴不断发展和成长的

1970年代,台“工研院”就已经拿到1000万美元开启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

198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开启了“第二次中华民族工业救国运动”,该运动的本质是政府主导推动成立企业,选择重点产业给于大力补助和发展

在这背景下,主管经济的李国鼎,主管行政的孙运璿力排众议,将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推到了“生死存亡”的优先级

这是如今,会有世界第一芯片代工“台积电”的重要背景

不是说政府大力补贴产业,就一定能成功的,而是东亚如今成功的知名企业,背后都有政府大力补贴的影子

东亚人普遍相信“国家资本主义”救国这一套,战败后的日本,一穷二白的韩国,再到后来的台湾地区,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

这也让今天的美国认识到,应该模仿东亚人的那一套,美国也要捡起补贴政策,从而给三条腿战略,插上第二条腿

拜登任内做了两个重要的产业补贴,一个是芯片补贴,一个是电动车补贴,这是美国自从玩“小政府模式”后,就没见过的,这也意味着拜登对“新自由主义”的质疑

2022年8月,拜登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以法案形式明确了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大规模补贴,总额2800亿美元,约合2.02万亿人民币的补贴

一星期后,拜登再推出《降低通膨法案》,宣布对美国的绿能产业,比如电动车产业进行政府补贴

这两项法案,构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产业政策补贴,拜登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的方法,也开始学“政府大补帖”模式

此外拜登还进一步收紧关税,宣布恢复对东南亚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

特朗普时期和中国打贸易战后,中国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生产,以规避美国关税

此举让东南亚成为中美贸易战下的“得利方”,但美国的本质是要让“制造业回归”,东南亚的“中国制造”一样流入美国

所以在拜登时期,陆续恢复对东南亚的出口产品加征关税,补上“漏洞”

在加关税的同时,补上第二条腿“国家补贴”,对美国本土制造业进行大力补贴

只有“对外高关税,对内高补贴”,这两条腿一起上,才有可能把外流已久的制造业给拉回来

从这点上看,拜登比特朗普想的明白

而美国要插上的第三条腿“技术封锁”,也是在阻止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超越美国

在芯片上美国已对中国进行了全面封锁,高端芯片不卖,光刻机不卖,已经卖的机器不给维护,多项源自日本的关键化学品如光刻胶等,也研拟对华禁止出口

另外在AI技术领域,美国也对中国大力封锁

这都是在逼迫中国进行产业自主

而在电动车和动力电池方面,中国技术占据领先位置,美国技术封锁无效,就玩起了“禁售封锁”,拜登对中国电车征收100%的高额关税,让中国电车基本告别美国市场

关税制裁、国家补贴、技术封锁,构成了美国对华战略的“稳固三板凳”

并且这一系列政策不会因为美国换总统而改变,特朗普可能会做的更甚

最近特朗普在演讲里又大放厥词说:“如果我回到白宫,将对友好国家征税10%,对不友好国家征税60%,对中国呢?对中国要征税100%”

美国信息透露:特朗普如果2024当选总统,那他过去的悍将“莱特海泽”将担任商务部长

莱特海泽过去是特朗普的贸易代表,在中美贸易战时和中国交锋了四年,特朗普下台后他也没闲着专注研究中美贸易战,还出了本新书《再也不会有自由贸易》

《再也不会有自由贸易》,光听书名就懂了,这个杀气腾腾的名字会为世界带来什么

这本书所描绘的世界蓝图,将彻底颠覆当下的贸易体系

如果特朗普回归,莱特海泽真当了商务部长,那可能将特朗普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国优先主义”,提高十倍不止

书中提到:主要贸易打击对象是中国,但不止是中国,中国不是唯一的“坏家伙”,也包括美国在世界各地最亲密的盟友们,他们对美国公司所做的不公平行为

莱特海泽,这是准备对全世界宣战吗?

但我一直认为美国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中国,而是他自己

竖立中国为敌人,应该是为了更好的凝聚内部共识,推动内部“革命”

可如果美国真的以为把中国列为头号打击对象,美国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话,那是错误的

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美国最大的问题从来不在中国

宁德时代,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的电池制造商

而这个“世界第一电池制造商”,本来很可能是美国的

这家公司叫A123 SYSTEMS,是第一家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公司,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磷酸铁锂材料的论文,并开始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商用化

这项新电池技术给了电动车发展的可能,后来的特斯拉和福特,都钟情于磷酸铁锂电池,降低电动车制造成本

2009年金融海啸后,奥巴马决定刺激经济,民主党看好新能源产业,于是A123电池公司获得2.49亿美元贷款,在密歇根州建造了两间电池工厂

这是在2009年,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现在世界第一的动力电池厂商应该是美国的A123,而不是中国的宁德时代

但是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国因为激烈内斗,而缺乏长远的产业布局

民主党希望发展绿能,因为绿能产业的金主都是支持民主党的

共和党坚定发展化石燃料,因为石油企业都是共和党的金主

所以美国选择哪条产业路线,看的不是对未来的规划,而是金主的眼色

2009年国际油价只有40-50美元一桶,这让美国消费者认为电动车是个垃圾玩意儿,根本不买单,而共和党也借机大举攻击民主党,要民主党修正错误绿能政策

在国会里共和党对于奥巴马的“绿能政策”发起大规模攻击

刚获奥巴马贷款2.5亿美元要造两间新厂的A123,面对了政府内斗,绿能产业难产,在低油价时期美国市场也不看好破电动车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A123的磷酸铁锂电池,遭遇几起起火事件,就像今天我们新闻里不时看到的电动车自燃事件一样,2012年就有了

自燃事件更打击A123,最终“A123电池”市场上卖不出去,政府层面不再提供贷款,自燃事件打击对电动车信心

多重压力下,成立十年的A123宣布破产,可就在A123宣布破产前,中国公司早就瞄准了它

中国汽车零部件巨头万向集团,以极大决心誓要拿下A123,因为A123不光是第一家磷酸铁锂公司,更是当时电池技术第一的公司

而和万向集团竞争的,是美国密尔沃基的一家汽车供应商,可这家美国公司怎么会是中国巨头万向集团的对手

最终万向集团拿下A123,它的所有资产、专利、技术,全都属于了中国

去年美国集体反思了这起事件,撰文《美国从电池先驱的倒闭中学到了什么?》

美国对此可谓是“痛定思痛”,如果A123不倒闭,那今天美国可能就是世界第一的电池生产商

其实当时不光是A123电池公司,还有另外两家绿能企业遭到打击,一家是造太阳能的SOLYNDRA公司,还有一家就是特斯拉

奥巴马当时是给一个产业政策提供贷款,包括电池A123(2.5亿),太阳能SOLYNDRA(5亿),还有特斯拉(4.6亿)

超过12亿美元的贷款给三家绿能公司,这让共和党怒不可遏

在国会共和党议员怒斥当时的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痛骂奥巴马是为了给金主回报才提供贷款的,更痛批美国能源部是要摧毁美国的石化产业

石化燃料,不算美国能源了吗?你美国能源部偏袒绿能是几个意思?你们能源部的人应该统统滚蛋

能源部长“朱棣文”一脸窝囊的被痛骂,不敢回嘴

要知道“朱棣文”是典型的技术官僚,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国会被骂的跟个孙子一样

朱棣文很看好绿能产业,他认为电池、电动车、太阳能是美国必须大力发展的未来产业

他懂技术,懂未来,但他不懂美国政治,更搞不明白美国政治恶斗为何物

最终美国在“绿能未来”上跌了个大跟头,上面提到的A123电池公司破产,技术全被中国收购,而太阳能产业的SOLYNDRA后来也破产了

美国政府选定的三家未来绿能企业,只有特斯拉活了下来,而特斯拉能活下来也不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中国

当特斯拉面临最大产能危机,市场信心崩跌的时候,是中国完整供应链和庞大的市场,以及积极的绿能政策救了他

总的来说,我们从美国前二十年绿能产业的消亡史就不难看出,美国最大的问题在内部,而不在中国

美国有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最顶尖的技术,最庞大的市场,但美国同样有恶斗的党政,龌龊的政治污蔑,短浅的战略目光

激烈的党争让美国难以制定十年甚至二十年长远的产业政策,政治的污蔑让那些真为国家着想的专家被扣上“混账、龌龊”的帽子

别看今天拜登努力拉抬美国绿能产业,可到了特朗普上台,自称石油代言人的川普会一拳把拜登绿能计划打到解放前

这种“你想搞这个,我就偏不让你搞”的政治恶斗,或者说相互掣肘,在国家顺风时期影响没那么大,可一旦国家面临逆风,整个世界的环境都在发生巨变时,内部的恶斗,通常都是一个大国走向衰落的主因

美国给中国制定了“三条腿凳子”战略,却无法给自己制定内部安定战略

不断塑造中国威胁论,美国扮演成受害者,只会让美国永远无法直面内部真正的问题

谁对中国更狠,救不了美国

谁对自己更狠,才能救美国

关注我,后续带来更多第一时间信息

0 阅读:6

青羽看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