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和北京高考谁最牛?从科举南北榜谈高考公平

凭阑听史 2024-06-13 19:33:13

如火如荼的高考已经结束了,有关高考谁最牛的争辩一刻也没有停息。“全国如果一张卷,满朝文武皆中原”,全国高考第一大省河南省发出了宇宙最强音,矛头直指高考公平。仅有一所211大学的河南百万学子,都泪汪汪地把目光投向了名校扎堆的帝都北京。

毋庸置疑,北京坐拥8所985高校和26所211高校,北京学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好处占尽。但也有很多人说北京学子的父辈们,当初都是各个省的考霸,都是人中龙凤。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优势的北京考二代们,他们会考不过河南学子吗?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并不是全国一张卷,共分为7套,分别是全国甲卷和乙卷、新课标一卷和二卷、以及北京、上海和天津的自主命题试卷。并且每套试卷也不是统一排名录取,都是分省录取的。因此,按照目前的高考制度,还不能看出各省高考谁更厉害。

其实高考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一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

01壹

自古以来,官员的任用和人才的选拔都是国家的根本大计。

在先秦时期,统治集团使用的是“世卿世禄”制,也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袭制。当然也有以“乡举里选”的方式,由“乡老”举荐一些本乡土的贤士,补充到统治集团,但这样的比例是很小的。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袭制被严重破坏。反而通过举荐,然后又通过政绩晋升官职的官僚制度逐渐产生。

到了汉朝,为了选拔人才,实行了举孝廉和举秀才,遴选了一大批英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按出身、品德等举荐贤才。但后来士族势力逐渐强大,考核标准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阶层日益固化,严重影响到国计民生。

隋朝建立后,为了打破阶层固化,扩大统治基础,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而举人的方式选拔官吏,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唐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唐朝科举不分世庶,采取自愿原则向全社会开放,因此吸收了不少平民寒士进入政权。唐代科举考察科目也比较全面,除了考察儒家经典、时务策问等以外,后来还加强了对诗赋等文学功夫的考察。因此,唐代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往往既能治国,又极具文学才华。

宋代进一步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平均每年录取进士的人数是唐朝的十几倍,因此吸引了整个知识阶层参与其中。科举制度的实施优化了下层阶级的上升通道,让他们不再铤而走险,反而为了功名一直考到白头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宋代科举也有不足之处。王安石废诗赋考经义,目的是为了加强统一思想,实际上直接开启了明清八股文的先河。

元代科举考试中断了八十多年,一直到1314年才恢复。元朝科举极具民族歧视,蒙古和色目人列为右榜,汉人和南人列为左榜,各榜都是50人。由于蒙古人和色目人数量过于稀少,并且试题难度很低,考试也少考一场,因此元代科举的左右榜非常不公平。

到了明朝,围绕科举公平,一再闹出政治风波,由此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事件横空出世。

02贰

1397年,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拉开帷幕。三月,终于放榜了,结果炸榜了。原来,人们发现杏榜上录取的51名皆为南方人,所以历史上把这次春榜称为南榜。

北方学子全军覆没,他们当然心中不服,纷纷群聚在酒馆、茶楼和客栈,指责取仕不公。有的甚至愤怒地上前撕掉皇榜,到礼部门口击鼓鸣冤。北方学子联名上书,举报主考官偏私南方,认为朝廷搞地域歧视。糟糕的事态不断扩大,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权威。朱元璋大怒,决定彻查此事。

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诏,成立了12人的“调查小组”,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以便增录北方人入仕。

然而调查小组经过数日复核,到该年四月末做出的最终调查结论,再次让朱元璋瞠目结舌。调查小组表示,北方学子落榜,主要是他们水平太次了,因为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往往文理不佳,并有犯禁之语。

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调查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甚至有人上告说主考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了,五月突然下诏,把主考刘三吾发配到西北,张信凌迟处死,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六月,朱元璋亲自过问,又重新录取了61个北方人,故又称北榜。自此,这场史称“ 南北榜之争”的明初科场大案结案,也为大明王朝此后的科举改革定下了基调。

03叁

通过南北榜案件,我们发现明朝初年的科举,南方学子们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北方人尚武,性情粗犷豁达,而南方人尚文,心思缜密,工于文辞。所以在历史上,北方多将,而南方多相,性情上的差异让南方人在科举上占尽优势。

另外,自从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后来又经历了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役,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南方,从而让南方学而优则仕的氛围明显比北方更浓。

这个很好理解,三国时期的名士如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徐庶等人都是颍川人,颍川郡就是在今天的河南省。除了上述河南籍名士,司马懿也是河南人。如果再往前面推,老子、墨子、韩非子、商鞅、李斯、张良、陈平等等都是河南人。以前河南才子为何这么多,还不是因为当时河南是天下中心,得中原者得天下。

等到蒙古人占据天下的时候,北方是元朝统治的重心。在蒙古人的野蛮统治下,北方不仅民不聊生,文化也遭到了极大破坏,一直到明朝初年也没能恢复。

据统计,明朝洪武26年,河南人口仅仅280万,而同时期江西人口726万,浙江人口995万,苏南人口632万。饱受摧残的北方各省,在科举上不如南方也很正常。

建文帝之后,永乐帝迁都北京,明代的政治中心已经转向北方,但此时的科举进士南北分布问题仍与洪武时期一样,南多而北少。按《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记载,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共录取进士2792人,其中南方籍贯2228人,南方进士占据总人数的80%。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士子在科举中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如果不改变,将会加深南北割裂,甚至影响到国家根本。大明统治者为了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想办法进行政治平衡。

04肆

明仁宗时期,大臣杨士奇说:“科举须兼取南北士。”因为自古以来国家真正的栋梁之才大多出自北方,而南方人多浮华,他设计的方案就是分“南北卷”录取士子。

明仁宗采纳了这一建议,开始分南北卷取士,南士六分,北士四分。洪熙元年(1425 年),明宣宗继位,又开始实行分南、北、中三地定额取士。其中增加了一个“中卷”,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还有包括明太祖老家凤阳一带的几个府一并纳入中卷,南、北、中三个地区的录取比例为55%:35%:10% 。

明朝初年举人数量是没有定额的,当时刚经过元末战乱,人才凋零,不限定数量才能更加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而到永乐以后,天下承平日久,国家已经不缺人才了,各地开始采取分省定额的方式来决定乡试举人的数量:

南京国子监和南直隶额数80人;北京国子监和北直隶额数80人;江西50人,浙江45人;福建45人;湖广40人;广东40人;河南35人;四川35人;陕西、山西、山东各30人;广西20人;云南、交趾(越南)各10人,贵州则可占用湖广的名额。

到了清代,虽然中间也有变化,但基本上沿用了明代的科举制度。但到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会试时,南卷中广东举子竟然没有一人考中。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康熙帝颁布上谕,规定根据省份大小和人数多寡,直接把会试名额分配给各省。至此,分省取士成为定制,且一直沿用至清末废除科举。

这是清政府对会试中额分配的一大改革,在保证公平取士、择优录取的原则下,兼顾了各省的利益,也体现了对文化落后地区的扶植和政策倾斜,对边远省份是大有益处的。

05结束语

下面,我们重新回到刚开始的话题:河南和北京的考生,到底谁最牛?北京的考生认为自己占尽帝都的好处,肯定自己最牛。而河南的考生认为你们养尊处优惯了,综合素质虽然较高,但缺乏吃苦耐劳的拼劲。看看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就知道了,除了山东省,全国还有哪个省上岸人数能超过河南籍学子?要知道,考研可是全国统一的。

高考地域之争实际上就像关公战秦琼一样,很难比出高低。高考“分省录取”原则是千百年来各方势力相互博弈和平衡的结果,在没有更好的高考制度出现以前,它就是最好的制度。高考没有绝对公平,只有相对公平。

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是河南的考生们,北京的考生们,还是江苏的考生们,你们之间也不要比较了,你们还是拼命去卷本省的考生吧!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评论。

0 阅读:25

凭阑听史

简介:拨开时空的烟云,洞察历史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