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不为人所熟知的那些事:这些国民党将领都参加过(下)

浮沉聊历史 2024-03-25 03:50:49

安徽凤台廖家湾村,民国时期一下子出了3位将军,分别是廖运泽(黄埔一期)、廖运升(黄埔四期)、廖运周(黄埔五期)。很多人误认为廖氏三兄弟均为亲兄弟关系,其实不然,三人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只是堂兄弟的关系。

其中的廖运泽和廖运周两人,都参加过南昌起义。廖运泽当时担第72团的代理团长,廖运周则是第75团的团部参谋兼团部警卫连连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75团的团长孙一中也是安徽人,和廖运泽、廖运周的关系都很好。

解放后的廖氏兄弟

廖运泽参加南昌起义的经历

廖运泽是廖氏三兄弟中最先报考黄埔军校的,也正是在廖运泽的引导下,廖云升和廖运周才先后包括黄埔军校,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

在校期间,廖运泽和侯镜如、陈赓、杜聿明、李仙洲分为一队共同学习,经安徽同乡曹源、孙一中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开始后,廖运泽并没有参加,而是在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任教,但在接到孙一中(曾任叶挺独立团营长)的信后毅然前往武汉,不久就担任叶挺第24师第72团的副团长,团长为许继慎。

青年廖运泽

1927年5月17日,夏斗寅在宜昌发动兵变,出兵攻打武汉,廖运泽所在的第72团与夏斗寅部发生激战。战斗中许继慎、廖运泽都受了伤,由于廖运泽的伤势较轻,随后赶上了南昌起义,而同行的许继慎由于伤势较重,需要继续养病导致其没有参加起义。

在南昌起义中,廖运泽指挥的第72团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以一个团的兵力解决掉了敌第3军第23团和第24团。南下途中的会昌之战,第72团和孙一中指挥的第75团并肩作战,击退了来犯的黄绍竑部,保证我军顺利占领会昌。

到了10月初,随着国民党军队源源不断汇集而来,我军逐渐不支,第72团也在突围过程中被打散,廖运泽失去了对于部队的控制只身逃到汕头。在那里遇到了老同学侯镜如,侯镜如因作战受伤去了香港治疗,廖运泽则辗转去了上海。

廖运周参加南昌起义的经历

廖运周受到廖运泽的影响于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的是炮兵,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张发奎第4方面军的直属炮兵团。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廖运周才能够在武汉会战中创造出用迫击炮打败日军坦克的传奇,被黄维所赏识。

廖运周

1927年3月,廖运周在武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孙一中。南昌起义爆发前,廖运周离开炮兵团去了第75团担任团部参谋,协助团长孙一中工作,全军离开南昌南下时,第75团担任全军的后卫。

在攻打会昌的战斗中,第75团负责占领会昌西面的高地,团长孙一中亲自带领第1营和第2营从正面发起进攻,第3营从侧面发起进攻。由于敌军抵抗十分顽强,孙一中拿起机枪率队组织进攻,廖运周在此战中不离孙一中左右,也一同参加了战斗。

攻下会昌后,第75团又奉命增援第72团阻击黄绍竑部的进攻,全团到达前线后不顾疲惫勇猛冲击,迫使黄绍竑的部队全线撤退,又立一功。第75团的猛打猛冲虽然取得了作战胜利,但是部队损失也是非常的大。

在之后的三河坝之战中,第73团和第75团在朱德指挥下抵挡国民党3个师的进攻,最终因为敌众我寡败下阵来。这一战部队损失极其惨重,团长孙一中也身负重伤,撤出阵地时全团只剩下了不到500人,廖运周在突围时不幸被敌人俘虏。

说来也是很巧,廖运周被敌人俘虏后关押到了一个叫做廖家氏地的地方,后来在同情我党人士的帮助下,廖运周最终成功逃了出来。

0 阅读:3

浮沉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