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值不值?

狗叔影视 2024-02-07 11:05:32

当年《拯救大兵瑞恩》上映的时候,国内在报纸上展开了大范围的讨论,那就是八个人救一个人,值不值的问题?

如今,26年后,又一个类似的问题抛了出来。

其实是否值得,对每个人而言无非是一个权衡问题,你甚至可以用SWOT来看看到底值不值。

然而,人生不止是数字,而是情感的聚合,于是这个问题丢给程兵的时候,他会作何选择?

改编

2018年,深蓝在网易的「人间theLivings」发表了纪实文学《 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

原作分为六个章节,共一万余字,通篇采用倒叙加补叙的讲述方式,一上线,网友们就觉得这是个值得改编的电影剧本呀。

可惜,视角边缘,笔录封档,使得很多内容没有办法得到进一步的展现。这对改编来说就有了难度,怎么样从八百多字篇幅的追凶情节扩充成一部电影?

对于原作来说,它用平实的文笔记录了一个人和一件事。通篇下来,令人唏嘘不已,作为一个不是警察的人,他犯得着追凶12载吗?

同时,为了增加现实难度,原本程兵一个人的追凶,得到了拓展。

《少林足球》既视感

马振坤、蔡彬、廖健、徐一舟等三大队成员不再是作品中的NPC,他们得到了有效重拾,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人生故事,同时也成为了程兵「重返社会」路上的「分身考验」。

最终形成《三大队》经典的三幕结构——

. 抓人、获刑、出狱、重聚

. 持续追捕,逐一退出

. 真凶得现,「我执」立功

特别符合经典戏剧的设计规范,类似于伊阿宋和金羊毛的故事。

选择爱情,你就是徐一舟;

选择家庭,你就是马振坤;

选择健康,你就是蔡斌;

选择孩子,你就是廖健;

但我们又很理解这一些,因为彼此都是普通人,愈发觉得在当今这个时代,这份勇气、执着的难能可贵,这才是社会真正的「脊梁」,也总有这样的「执人」在风雪中为他人抱薪取暖。

程兵可以是程兵,也可以是你我。

只可惜,即便如此已经有2个多小时影片时长,很多细节仍旧没有展现,留下遗憾,只能靠观众脑补。但对主线故事本身,相对于贴合现实主义的《孤注一掷》已经精彩许多。

创新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三大队》不仅表现出了这群人所代表的人民警察坚守善之信念,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定的质感,形成了与传统刑侦类型片的不同。

瞬间穿越到《狂飙》

除了服化道、场景上的还原与细致之外,影片非常善于使用方言、地域小吃、媒介表现出跨地域与时间感,让我们见证追凶之不易,更容易达成人、场中的强烈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展现出追捕过程中的复杂与生活逻辑。

当然了,破案和抓捕的过程可以说并不是《三大队》的重点,相对而言,抓不到人的心理和生活冲突的事无巨细地展现,才更容易引发思考。

程兵与家庭、兄弟、单位和社会的裂隙,并且在他每一次遭遇挫折的时候,不断强化着对善的执念,而他与三大队队员们的聚散离合成为了寻找与抓捕的叙事本身。

这一点极大地增强了贵州铜仁小区内的水桶之战,程兵每抡起一次水桶,无不增强了这份暴力的合理性与崇高性。可即便如此,他都在克制,没有给群众摆明了这是王二勇,即便在派出所,王二勇即将离开时,程兵仍旧强忍着个人恩怨,嗯嗯,是的,作为一个有着强烈警察信念的人,王二勇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逃犯,他也是造成三大队生活瓦解的罪魁祸首,面对这样一个角色,能忍更难。

于是,在电影的结尾,程兵既没有怅然若失,也没有痛哭流涕,昔日队友一个个走过,没有欢呼,没有庆贺,只是一如往常的简单打称呼,一切都那么简单。

而这份克制伴随着程兵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车水马龙的街头因为程兵的坚守多了秩序与稳定,但这些并没有人知晓。

与当前的主流现实风保持一致,《三大队》并不简单的黑白二向化,影片明确地指向出了人的差异,即便是警察,也并不是天生英雄,甘于凡尘,有所眷恋,才是人的真相。

电影塑造、弘扬、赞叹了程兵,但也对程兵的人生反而又叫人嗟叹。少年壮志,中年不悔,恐怕这就是对新时代下的平民英雄最好的赞歌与美学张扬。

正是在这些鸡毛蒜皮的日常中,铺陈出了痛击人心的力量,「唯真不破,以情动人」。

青山依旧在,昔人未曾老。

0 阅读:1

狗叔影视

简介:大胡子狗叔这来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