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学霸李龙:高考695分上清华,毕业12年赚千万,35岁再考清华

鬼谷子思维 2024-06-12 16:03:32

“我的35岁刚刚开始,可以从头再来!”清华毕业生李龙再考清华,只为学医。

“今年真的是最后一次。”28次参加高考的梁实,“我的目标仍然是四川大学”。

“高考加油!风雨兼程……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祝2024年高考学子们梦想成真,得偿所愿!”

第16次参加高考,曾经“非清华不上”的唐尚珺,为同进考场的考生“打气”,也为自己“加油!”

你被2024年的三位高考“牛人”“雷”到了吗?

01

今年35岁的清华毕业生,已是拥有私家车、北京三套房产的人生赢家。

而他的成功并非归结于学历而是勤奋和机遇。

这一次,35岁清华毕业的他再上高考考场,只为圆一个医学梦。

来自东北偏远之地的李龙,是当地少有能上完高中的学生。

学业偏于中上等水平的李龙,当“大言不惭”地向家长吐露“要上清华”的心愿时,连父母都一脸不屑。

为了证明自己,李龙利用高三前的暑假,为“刷题”翻遍了市面上所有的教辅。

让父母老师刮目相看的是,高三开学后的李龙首次测试便拿到了年级状元。

2008年的高考,李龙更是以695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

然而这并不是李龙理想中首选的专业。

为了尽快改善贫困的家境,李龙只能放弃耗时又耗资金的医学专业。

听从父母的建议,李龙选择了经济前景较好的专业,大三时便“赚”了。

不仅月入三四万,还为父母在哈尔滨“挣”了一套房。

毕业后的李龙,从事教培行业更是干得风生水起,年纪轻轻便拥有一辆豪车和北京三套房。

按说李龙发展到这一步,该“心满意足”了,但从事教育辅导却似乎没达到李龙的心理预期。

尽管外人对李龙选择医学专业提出质疑:35岁的李龙,重拾学医,不仅周期长,毕业后能否有一席之地都很难说。

但李龙信心满满,只为得偿所愿。

如果说李龙考清华的实力还在,那么他考清华更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底气!

02

而下面这位被众人“善意调侃”为“最强高考钉子户”的梁实,不得不叹服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定力与勇气!

57岁的梁实今年将打破“27次进考场”的记录,这位第28次参加“科考”的“当代范进”,“今年将是最后一次高考!”

还是“希望进川大”,恕我直言,相比上一位“考王”李龙,明显“考力不足”。

这位57岁的考生梁实,曾经有过被监考老师“误”为“考生家长”阻拦的尬尴,这位从父辈即将跨为爷爷辈的“准考生”为何也这么执着于高考?

生于四川的60后梁实,家中排行老四,幸运生在教师之家。

良好的教育氛围让梁实自小就有“做知识分子,立志上大学”的豪气。

但梁实的学习成绩却不是最耀眼的那位,即便当时能考上大学者寥寥无几,但对于强烈渴望成为知识分子的梁实来说,“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1983年高中毕业的梁实,开启了人生第一次高考。

不尽人意的是,梁实同其它落榜生一样被大学拒之门外。

因为父母都是拿工资的知识分子,即便梁实想种田也无地可种,只能暂时在家待业。

不服输的梁实决定来年再战,做教师的父母也鼎力支持,但第二年梁实再次名落孙山。

一不做二不休,梁实又出现在第三年的考场上,结果梁实再次失望。

至此,梁家的五个孩子还未曾有一人能完成上大学的心愿。

连番的高考失利让梁实走到了限制高考的年龄(当时高考不能超25周岁),梁实虽心有不甘,但也得被迫接受结束高考的现实。

上帝给你关了一扇窗自然会给你开另一扇窗,“考力不足”的梁实,做生意却是把好手。

在当地经营有方的“梁老板”31岁便实现了财富自由。

2001年,国家教育部取消了年龄限考制度,梁实在儿子都到了考大学的年龄,自己又想重拾未尽的大学梦。

善解人意的家人,为了打开梁实的高考心结,同意了他的想法。

搁置多年重进考场的梁实,不曾在意被监考老师“误拦”的窘迫,颤抖的手,激动的心,考出了370多分的成绩。

“高考比做生意都难!”梁实不得不承认。

在高考这条道路上,梁实沮丧过,难受过,但唯独没有“放弃”过!

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赶考”路上,梁实拿到过“最好的成绩”469分,如今连儿子都已拿到了硕士学位,梁实还在为“考上心仪的川大”而努力。

20多年的“赶考”历程,到了梁实这年龄早已不是“刚需”,既便有“炒作”之嫌,也过了时限。

但梁实不这么认为:高考是孩子们的刚需,我也同样需要,我不指望通过高考为我挣取工作机会,但高考在让我追求幸福!”

也许高考是梁实追逐的梦,我们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人追梦?

03

如果说李龙与梁实为完成高考未尽的心愿花费了大量的心力,至少他们还有“耗得下去”的经济实力。

而对于第16次踏进考场,一度“非清华不上”的唐尚珺来说,就有点“不自量力”,经济实力也“稍显力不从心”。

80后的广西考生唐尚珺,同样有位从事教育的父亲。

唐尚珺有着“专掌经济大权”的父亲和“任劳任怨”的母亲,很明显,经济决定地位,知识分子父亲的“丰厚收入”决定着家中的话语权。

唐尚珺“非清华不上”的底气是否源于父亲的影响?

不得不说,唐尚珺先期确实有着考清华的“潜力”,从小学到初中,成绩稳居榜首,成了做教师父亲的骄傲。

但上了高中的唐尚珺似乎遇上了学习的瓶颈。

2009年唐尚珺的第一次高考,372分的成绩连本科线都没达到。

不服再战的唐尚珺,第二年复读之后成绩稍有起色,虽432分仍不及本科线,但几十分的提升足以让唐尚珺看到了希望。

“475分!”三进考场的唐尚珺,虽离上清华还有些遥远,但复读的动力有了。

唐尚珺做为家中最小的一个,连年复读,让家中父母有些“撑不住”了。

长年执教的父亲,腰部受损,身体也逐渐“吃不消”。长年田地劳作的母亲身体也亮起了红灯。

父母吃药住院的开支加之唐尚珺连年复读的费用开销,很明显这个家已不堪重负。

但不愿放弃“清华梦”的唐尚珺,谎称答应父母“寻了个学上”,而实际上,唐尚珺靠兼职所得瞒着父母又连考了三年。

“625分!”唐尚珺终于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入场券”,总算向父母有个交待的唐尚珺却因父亲病危将上大学的计划再次搁浅。

在父亲弥留之际,唐尚珺才向父亲道出了自己又三年复读并考上政法大学的消息。

父亲离世之后,唐尚珺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了补偿多年来对家人的欠缺,更为了对得起自己多年来的努力,非清华不上!

唐尚珺复读征战再次延续……

十五年的复读征战生涯,唐尚珺曾对985高校说不,也曾因志愿选择被高校“抛弃”,为了“非清华不上的梦”唐尚珺曾拒绝过母亲的“规劝”。

他也曾受到了复读学校的“赞助”,“清华路上”唐尚珺“越战越勇”,对唐尚珺来说,始终是个即将实现的梦!

2024,唐尚珺已征战考场!

这一次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他会实现自己的清华梦吗?

包容的社会,全民的高考;人各有志,选择自愿;追梦也好,追求幸福也罢;占用高考资源也好,有炒作之嫌也罢;

我们允许有质疑之声,但更希望有祝福之语;多些善意,多些理解与支持;

年年高考年年考,年年祝福年年过!加油!考生!

13 阅读:3381
评论列表
  • 2024-06-12 22:38

    考不考得上不重要,反正教培的广告打出去了

    用户12xxx95 回复:
    教培,工资这么高么?北京三套房,没有房贷?一辆豪车,没有车贷?
  • 2024-06-13 02:01

    不太明白,上过大学了,还能再考一遍吗?

    用户12xxx95 回复: 用户10xxx90
    再考一次,也是社会人员高考,不是应届生。
    用户10xxx90 回复:
    可以
  • 2024-06-13 06:10

    一个那理想而考,一个为炒生意而考,一个为奖学金而考。前一个是学子而后两个是垃圾。

  • 2024-06-14 11:55

    看看就好了,以前完全可以的。现在高考改变不了命运,随便问问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就知道了

  • 2024-06-12 21:06

    看,人家35岁才刚刚开始。。。

  • 2024-06-13 06:08

    这个年龄考北中医更好一些,毕业可以自己开个诊所,西医学习成本太高,规培也很累很难熬

    不倒翁 回复: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