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漫漫长日,不必急着长大

戏客 2024-05-31 16:05:48

5月25日,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下文简称《朱同超能力》)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上映两天后,影片在豆瓣获得8.1的评分成绩。去年,在片中饰演朱同的岳昊获得了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最佳男演员奖,同年影片入围并提名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多个奖项,并最终获得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探索、观众选择荣誉三项大奖。

影片上映的同一天,作为导演兼编剧的王子川正在话剧《枕头人》十周年全明星纪念版的演出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他在剧中饰演卡图兰,一个用童话故事化解原生家庭不幸的天才作家。导演、编剧、演员,这三个身份对王子川来说都不陌生,2009年他便执导了个人首部话剧《哈姆雷人》,2012年自编自导话剧《非常悬疑》,此外他曾参演《奔爱》《人潮汹涌》《寻汉计》等影片并有不俗表现。

电影《朱同超能力》是王子川自编自导的首部大银幕作品,影片讲述了离奇幻想与校园苦恼交织的小学生朱同的“一日生活”,背后蕴含了巨大的成长意义。

“非儿童片”的喜剧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朱同,有时是自己,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同班同学,有时是别人家的孩子…聚焦小学校园生活,《朱同超能力》却不是一部标准意义上的儿童片。

导演王子川形容它“是喜剧,可以上春节档的那种,几百亿票房的那种。”这样的评价与影片所呈现的喜剧效果相契合。诙谐幽默的台词,脑洞大开令人捧腹的情节设置,但《朱同超能力》最喜剧的地方是它所拥有的“悲剧”内核。

与大部分影片的评价不同,《朱同超能力》的影评里有不少观众的自我经历与感受,差不多的少年时光,让人焦虑的转学经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提高的成绩,家长的期许所带来的压力,与自己相去甚远的优等生令人艳羡的世界,老师永远裹挟误解的目光…或许不是每个成长中的人都会遇到影片里朱同的同款烦恼,但一些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还是会跟随98分钟的故事突然窜出来,“偷袭”你。

影片故事完整清晰,情节递进自然,人物设计典型且不扁平化,对于朱同脑洞的呈现透着可爱的童趣,全龄层观众都能火速get到。与大部分的导演处女作相似之处在于,《朱同超能力》亦从导演个人经历与经验出发进行自我表达,不同的是,它没有所谓“一战成名”的野心,而是踏实细致地勾勒过去的人事,并用此方法实现自我治愈与治愈他者。

或许受演员经历的影响,导演王子川善于捕捉和刻画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看似永远一脸木讷的朱同有着善良向阳的内心与丰富的想象力;谁都看不透的贺娜是个矛盾体,一方面有着翻同学东西的陋习,一方面深谙写作之道并且是班级里的作文优秀生;朱同发自内心羡慕的班长刘诗瑶是个各方面都优秀的人,这样的完美本身就拥有不接地气的缺陷;同为差生的张秋如果被平行移至职场,大概就是深谙摸鱼与职场之道的老油条…观众透过影片所看到的不止是当下的孩子们,亦能产生对每个人长大成人后模样的设想。

片中的教师群体也极具代表性,“总有一款你见过”是大部分观众的共识。身手矫健(四肢发达)但头脑确实比较简单的体育老师,总能见招拆招有一万种方法“整你”的班主任,温柔漂亮善解人意的年轻艺术科老师,阴阳怪气神经质的男老师…以及永远看不明白是装病还是真病的校医。与现实接轨的群像,几代人都不过时的台词,自生活中生发出的幽默感最终构成了影片的喜剧基底,并映衬出了成长的烦恼与困扰。

至于这是不是一部儿童片,其实并不重要。《朱同超能力》实际上是一部标准的合家欢电影,对观众年龄没有过多限制,孩子们可以从中找到当下感同身受的乐趣,成年人也能一秒重回学生时代,仿佛因为不会写检查而困扰的事就在昨天。

《朱同超能力》戏里戏外都在证明一件事:好的喜剧,是从生活里来的。

何以“漫漫长日”?

影片从转学生朱同(岳昊 饰)的视角展开,记录了他在新学校一天的生活。在98分钟的“漫长一天” 里,他的经历让大部分戏外的观众都能获得共情。而影片的原名《漫漫长日》也暗合了少年成长中对时间的感知与计算。

朱同,一个普世意义上的“差生”,基于父母为了他的前途想要再“拯救一下”的原因,转学到离家坐车两小时距离的新学校试读。故事展现了他作为“差生”的一面:害怕给家长签字于是让小卖部叔叔代签的不及格的卷子,动辄就惹祸罚站最后发展到叫家长,写检查写得比大学生论文还厚…这些熟悉的“小事”能唤起每个经历过成长和校园生活的人的记忆。

导演王子川在此前的采访里表示,朱同的视角所展示的正是自己的童年经历,他坦言自己的童年拥有很多转学生的困扰:成绩跟不上,无法融入集体生活,老师忽视同学欺负,这些经历让他最终选择了远离拥有“痛苦”记忆的地方和人。但长大成人后的他反而找到了自我救赎的超能力:演戏,导戏,在艺术创作里解绑童年困扰。于是观众在他的故事里不难看出,朱同的成长同时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视角,随着故事发展他脱离了世俗意义上对差生的扁平化认知,为大部分时间只好沉默的朱同们说出了心里话。

校服上涂鸦的外星人,是朱同幻想中用来与老师“对决”保护神,虽然屡战屡败;鸟头人形的小偷是朱同用来丢掉坏成绩的“借口”,不及格的卷子和无法完成的家长签字会被这个怪小偷在不经意间偷走并丢进垃圾桶;班级里完美的女同学成了向阳花,而“抢走”自己与她学习机会的男同学则是惹不起的蜜蜂…朱同的“超能力”是他看似永远面无表情的背后丰富的想象力与内心世界。

一些看过影片的人对最终的片名表示困惑,究竟朱同是在何时丢失了什么超能力?

事实上,《漫漫长日》是对故事以及主角人物感受更为贴切的描述,即便看上去略显文艺且不足够吸睛。如果非要给一个答案,少年朱同可以是在成长过程里失去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超能力,或者,少年朱同像所有的少年一样失去了拒绝长大的超能力。故事里的超能力,是拒绝长大的能力。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xkxike@qq.com

0 阅读:11

戏客

简介:聚焦热门影视剧筹备,关注娱乐圈最有潜力的新生代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