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四大天王,因谁人而起,又缘谁人而终?

腾高唐泪 2024-05-31 02:55:28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四大天王。

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尽皆极广、极深,且纷繁复杂。

它是一座宝库。

涉及歌曲、电影、演唱会、舞台、美学、魅力、时尚和慈善、广告、商业等诸多领域,且每一个领域,都有足够价值的内容去挖掘。

它是史上无双的荣耀。

在华语娱乐圈来讲,这是影响最深远、深邃和震撼的无双传奇。

它也是很多人的青春印记。

那个年代里,海报、卡纸、歌词本、写真集、磁带、杂志和报纸,或就是资讯的大部,而无论是路边小店,还是街边小摊,始终都是铁打的天王,流水的明星。

那么,四大天王,因谁人而起,又“因谁而落”?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言论总是纷繁。

四大天王,这个娱乐圈的“至尊”光环,令不少人头晕目眩。

进而,拥趸争锋就不可避免。

而争执的话题,就包括谁是“四大之首”、谁是“垫底之王”,以及“哪位天王能笑到最后”、“四大天王因谁而生,又因谁而落?”等等。

纵然各说各话,也从来都莫衷一是,但这些拥趸,似乎总要争执一番、做上一场,才能满足某些暗藏的“胜负欲”。

在个人角度来看,胜负欲本来正常。

只要不涉及低素质人身攻击,和恶意黑踩行为,实际上都可以被容许。

此外还可以有一个简单逻辑,用以判断天王实力。

一般来讲,如果天王本身,人品良好、言行谦和且当真有实力,那么其粉丝必然不会热衷于在网络上去攻击和黑踩别人,因为犯不着。

诸君以为然否?

言归正传。

先谈“四大天王,因谁人而生?”

坦白说,个人曾经有过一个观点,四大天王的最终出现,可以归结于郭富城从台湾返回港发展一事。

张学友混迹乐坛多年,始终居于谭张之下,甚至也有沉浮。

刘德华与张学友同一年度踏足乐坛,却初试啼声惨败,兜兜转转多年,才得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黎明在香港火速蹿红。

但如果只得他们三个,始终都会只有一个,稍纵即逝的“三剑客”名号。

而这个名号,能出港圈否?

当然不能。

所以当我们回看那个年代,说已经红遍整个华语乐坛,并载歌载舞的郭富城,甫一回港,就自动补齐了“四大天王”阵营的最后一角。

这当然绝无问题。

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

如果把四大天王分开来看,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以彼时而论,张学友是同时期那些实力派当中,最稳定、能唱的歌手,刘德华则是当时演员里面,最会唱歌的人,黎明以静制动、深情款款,而郭富城携舞而歌,无双无对。

再加上唱片销量因素。

而“四大天王”,本身是没有任何“预谋”、“预测”概念的,并不是谁突然兴起,大手一挥,就“钦定”了这么四个人,也根本谈不上所谓“对抗谁人”,或者“抗衡台湾乐坛”等等毫无根据的因由。

恰如三王一后、谭张争霸等等,不否认有媒体和好事者的推波助澜,但首先是实力因素。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

至此就可以说,四个人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替代。

缺了谁都不行。

所以,“四大天王”,因他们四人而生。

这应无异议。

再看另一个话题,因谁而落。

有这么一句话,“谢霆锋终结了四大天王”。

不知其所起。

但谢霆锋1996年出道,1997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开始拿新人奖,直到1999年,他才有一首《非走不可》入围金曲。

说句好玩的话,那个时候,郭富城在台上唱歌,谢霆锋与陈奕迅是“伴舞”与“护法”。

所以其实很简单。

纵然在彼时,黎明已经宣布,不再参与香港乐坛的颁奖礼,但在四大天王面前,无论是谢霆锋还是陈奕迅,都只是“小透明”一样的小朋友,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故而天王年代的结束,当然不会是因为谢霆锋的缘故。

如果当真要追根溯源,这事还真和黎明有关。

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但实际上。

四大天王当然从来也不会落幕。

因为这四个字,早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号,而是成为了文化和现象。

所谓“落幕”。

仅指他们,不再参与乐坛奖项的竞逐。

而传奇仍在继续。

0 阅读:0

腾高唐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