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显威!欧盟跳反,推迟对华行动!

凝结智慧聊世界 2024-06-11 21:12:41

近日,据德国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原计划在6月5日公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决策已被推迟。据悉,此举是为了避开即将于6月6日至9日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以免该议题被激烈的竞选活动所裹挟。然而,背后的原因可能没这么简单。

欧洲议会选举被外界称作“欧洲大选”,每五年举行一次。此次选举更是英国“脱欧”后的首次,被看作欧洲政治的“风向标”。此前有媒体指出,放眼整个欧洲,今年都将会是“右转”的一年。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此次选举结果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言,此次选举具有“历史意义”,可能对未来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而选举之后的重要议程是推选新的欧盟委员会主席。现任主席冯德莱恩的连任问题在欧盟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包括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意大利前总理伦齐等在内的多位欧洲政要均表示,欧盟不需要另一个冯德莱恩。法国与匈牙利更是直接表态反对,有意更换欧盟委员会的掌舵人。

自冯德莱恩上任以来,她在多项决策中紧随美国步伐,屡次忽视欧洲自身的利益与需求。此次,她利用手中权力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力挺跟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就引发了宝马、大众、法拉利等欧洲车企的强烈反对,也遭到了德国、法国等成员国的公开质疑。许多欧盟国家都希望冯德莱恩下台。

毕竟,盲目跟随美国制裁中国并不符合欧洲的利益。欧洲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联系远比与美国更为紧密。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欧洲的比例高达近40%,而出口至美国的比例仅为1.08%。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更像是对着空气挥拳,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却是实实在在影响自己的利益。尤其是那些在华生产的欧洲品牌,加征关税将直接抬升其成本,对欧洲经济也造成不利影响。德国方面,从政府到汽车制造商,均对加征关税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无异于自断后路,损害本国经济。法国则还期待与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合作,以助力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全球最大的汽车贸易市场面前,欧洲自然难以轻易割舍与中国的经贸联系。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更多出于战略考量,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然而,欧盟各国则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寻求战略自主。这种利益分歧或许正是欧盟推迟加征关税决策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针对近期紧张的中东局势,美国提出了“三步走”加沙停火方案,试图通过向欧盟作出某些让步,来换取宝贵的战略缓冲期,以便迅速解决俄罗斯。面对美国的战略施压,俄罗斯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在中东地区采取更为激进的对策,对美国痛下杀手,以迫使美国在乌克兰方向上作出让步。俄罗斯和美国对峙,也恰恰给了欧盟摆脱美国的束缚,寻求战略自主的窗口期。

此外,中国的反击策略,尤其是可能对大排量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举措,直接触及了欧洲汽车工业的核心利益。这一精准反制展现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也让欧盟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决策。

在国际形势方面,中国近期的外交活动也可能对欧盟的决策产生影响。中国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的国事访问推动了塞匈铁路项目的加速推进,土耳其外长近期访华并寻求加入金砖国家,都为我们提供了可利用的杠杆,让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中东乃至欧洲的桥头堡,在欧美市场的蛋糕上狠狠切下一刀,逼迫欧盟不得不在对华政策上松动立场。

总的来说,欧盟推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的决策背后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美欧之间的分歧纷争、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最重要的是中国出手反制迫使其权衡利弊,理智刹车。

尽管美国通过“三阶段停火协议”暂缓了中东的紧张局势,但其战略处境却没有改变。在是否继续扶持以色列的问题上,美国仍陷入两难境地,同时,还需时刻警惕其盟友的背叛。美国与其盟友间的裂痕日渐加深,离心离德之势愈发明显,这不难使人窥见西方阵营内部正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在此背景下,胡塞武装的成功反击更是对美国军事和金融霸权的沉重打击,凸显了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力不从心,预示着其霸权地位已岌岌可危。美国如今面临的困境层出不穷,令其应接不暇。曾经的全球霸主,在重重困境中愈陷愈深,手中可用的筹码已所剩无几。

而与此同时,中欧关系正展现出新的活力。尽管双方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机遇。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赢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双方的经济繁荣,更为全球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欧之间的这种合作共赢模式无疑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1 阅读:184

凝结智慧聊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