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点穴风水基础术语解释(一)

三僚地师曾庆良 2024-06-08 16:06:28

寻龙点穴的技术自古就是风水秘传,常人很难掌握,本文总结常见的寻龙点穴基础术语,供读者学习。

1、生气:能够调和阴阳,生发万物,住宅得之,主人则平安多福;墓穴接之,墓主子孙则兴旺官贵。风水术归根结底在于教人识别利用生气。

2、五气:五行之气,生气的别名。

3、内气:风水家对土中生气的别称。

4、外气:水的别称,水可以止聚龙脉生气,使之融结成穴。

5、全气之地:地舆家称山水交会,龙脉止聚入穴之地。

6、形止气蓄:指龙脉到穴山止聚结穴。

7、龙:风水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脉络为龙脉。风水家喻指山势。因山脉逶迤起伏如龙形。

8、枝干:风水家对枝龙和干龙的合称。

9、干龙:大龙脉的主干,又名正龙、正干。根据祖山及气脉大小,又可分为大干龙和小干龙。

10、垄龙:简称垄,山峦龙脉,与支龙(平地龙脉)并为两大类。

11、支龙:平地龙脉,与垄龙(山峰龙脉)并为龙脉两大类,谓以平坦夷旷为贵,气脉所在较垄龙为浅。性属阳,不畏风,而所谓吉贵结作则与垄龙无异。

12、初落龙:风水家所称三落之一,指在距祖山不远处结穴的龙脉。初落者,离祖山未远便结形穴,但得局势完密,发福最速,只不久耐耳。

13、中落龙:指结穴于中段的龙脉。中落者,自祖山发下,去祖已远,迢迢而来,大顿小伏,中间忽起高山以为少祖自少祖下,或六、七节,或十数节,再起星辰,结顶降势,过脉落局,束咽融结,其大龙犹自作势远去,而分行却在少祖之前,此处特一关局,未为大尽,故名中落。

14、末落龙:又名大尽龙,指结穴于末段的龙脉。末落者,龙神大尽方结形局,李淳风所谓,龙有归于尽者,有全于老者,故寻龙又以老尽为止,是亦须形势完全应案特达,缠山回转,回顾有情,方是地极之处。

15、出脉:龙脉在土中运行,其形式分中出、左出、右出三种。凡龙之穿落缠变,皆有出脉,其格有三,曰中出、左出、右出。

16、左出脉:出脉的一种形式。指龙脉由左侧出身、运行及落穴,其结穴力量比右出脉大,而比中出脉小。

17、中出脉:风水出脉的一种,指龙脉由正中出身运行落穴。谓主结作力量强大。中出脉者受穴之龙,自离祖出身落脉,及过峡落穴等处,脉从中出,左右均匀,蝉翼仙带,夹护整齐,或开帐贯中出脉,或列屏台盖星而脉从中落,或左右摆布均匀而脉从中发,皆谓之中出脉,若护山周密,不被风吹,则融结力量必大,主巨富显贵。

18、右出脉:出脉的一种形式,指龙脉由右侧出身、运行及入穴,其结穴力量比中出脉,左出脉者为轻。右出脉者,龙之出身发脉及行度、过峡、入穴等处,脉从右落,山之形势右少左多,两畔不匀,只是蝉翼、仙带及外从皆照应周密,故前去亦有结作。若从山不周,则无融结。

19、来龙:父母山与少祖山之间连接的山脉。

20、来龙去脉:山势绵亘起伏为龙体。

21、行龙:又名过龙、过山。指气脉未停蓄结穴的山脉,与止龙相对,不可立宅或葬棺,行龙特征是山、水气势俱峻急,全无宽缓之象。

22、进龙:指受穴山到始发脉处各山之间由低至高的龙脉。

23、退龙:受穴山后体势一节比一节低的龙脉。

24、顺龙:体势顺出,枝脚安贴,有顾祖抱穴之情的龙脉,与逆龙相对。顺龙者,出身以来,其势曲,如星拱北,如水趋东,眷宗恋祖,顾前瞻后,行度处脚手安贴,入穴处骨肉团聚,此格最吉主富贵旺人丁。

25、逆龙:体势侧立,枝脚逆向,龙虎二砂不卫穴的龙脉,谓主凶象。逆龙者,出身以来,其势乖戾,如牛逆行,水鸟退飞,失祖遗宗,忘前忽后,行度处桡棹不随身,入穴处龙虎皆外反,此格最凶。

26、止龙:称气脉停蓄结穴之山。与行龙相对,其特征为山环水抱,凝重宽缓。真龙之止者,则玄武顶自然尊重不动。

27、直龙入首:脉气从受穴山背部正中进入而结穴,谓此种方式气脉宏大,发福极快。直龙者,乃撞背入首,顶对来脉而结穴者也,发福极快,以其撞背直来,气势宏大,必有余气为毡为褥耳。

28、横龙入首:龙脉从穴山之侧进入而结穴。横龙原是从侧落,逆转须磅礴,横龙出穴又要鬼,乐山宜后峙。

29、回龙入首:龙脉翻身回顾祖山而结穴。回龙者,乃翻身顾祖而结穴。宛转回龙似挂钩,未作穴时先作朝,有大回龙,小回龙及盘龙穴等格。

30、飞龙入首:龙气到穴的五种形式之一,指龙脉上聚凭高而结穴,飞,指高位入首,指龙气到穴。飞龙入者,乃上聚仰高而结穴,以其势高昂,故曰飞龙,须四应皆高立耸上聚,仰势受穴方为真结,此穴力量最大。

31、潜龙入首:龙脉下潜于平地而结穴。潜龙者,龙气撒落平地而结穴者也,即所谓平受之脉,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须要平地有凹,或开钳口,水势环绕,方为真结。

32、龙出身:指龙脉初发,离祖山前行。出身处山势宜高大宏伟,大起大伏,富于变化。龙出身,乃祖山发脉,离祖前行也。大凡龙脉初发屈曲如生蛇下岭而两边有蝉翼护带者,前去必结大地;其出身之不吉者,则瘦弱委靡,不起不伏,不活动摆折。

33、龙分劈:指龙脉分枝,干龙气旺,分出适量枝脉回旋护穴,是一种吉象;枝龙气弱,分劈则只能使生气耗散,不能结穴。

34、过峡:指龙脉经两山相夹处或地势跌断处通过,其作用在于脱卸龙脉的凶、邪诸气,过峡多而形态佳,到头才能融结吉贵之穴。

35、剥换:又作博换。龙脉前行时山势不断变化,卸除粗老阴恶之形。退卸博换粗者细凶星变吉气,老龙抽出嫩枝柯,跌断不嫌多。

36、扛夹:扛与夹,风水家指龙脉过峡时山峰夹护的两种吉象。凡脉从中过两旁客山或本山特起高卓相应者,谓之扛;外山隔水远来护峡,而相夹胁者,谓之夹。

37、迎峡:又名迎脉过峡,龙脉过峡忌风吹水射,故峡两头须有山岭迎送,所谓迎峡,即龙脉过峡后相夹迎之势。脉起顶而上两臂有回转之山,谓之迎峡,亦曰迎脉过峡。

38、迎送:指迎峡和送峡,峡必断伏,旁必有夹,谓迎送。

39、送峡出身:即龙脉过峡之前两臂有旁山相夹护,龙脉过峡时最忌风吹水射故两头须有山峦迎送。凡脉离山而出,两臂有护从之山,谓之送峡出身亦曰送峡。

40、开帐:一作开嶂,龙脉出身或度水处山势开阔扩大,如拉开帐幔状,谓龙脉开帐而出后,力量增强,结穴更为吉贵。龙脉出身处要列屏开帐。

41、穿帐:龙脉开帐而出,谓穿帐以两重以上并且由正中穿出者为贵。穿帐要中出,角落未为吉,两重三重开府衙,一重则富家。两重以上主贵,一重则富。穿心出者为上,穿角出者为下。

42、穿心:龙脉由所开之帐正中穿出,谓属贵象。须是旁起两肩,末如弓梢,肩如人肩,梢如弓梢,横铺阔远,始为正穿心,开帐穿心极贵。

43、崩洪脉:横过水底的石脉。两山对峙为朋山,众水合流为共水,脉从中过,有石可证,此是渡水脉法。必要两边山势有断续之形,春夏水涨无迹可寻,秋冬水涸又有形可见。   44、枝脚:指龙脉主体两边伸出的短小山峦。为龙脉分气所结,能反映龙脉的特点可据以鉴别该龙脉的吉凶强弱,以两边匀称为佳。枝脚桡棹,龙之分气也,其形体各以类从。故龙之长远者,其枝脚桡棹亦长远;龙之短小者,其枝脚桡棹亦短小;龙之吉者,其发为枝脚亦起星辰带贵气;龙之凶者,其见于枝脚亦为恶陋类凶形。

45、芍药枝:龙脉枝脚的一种。龙身枝脚桡棹虽长短不对,而交互停匀,龙脉穿心,名曰芍药枝格,不害其为贵龙。

46、杨柳枝:龙脉枝脚的一种,特点是一边长,一边短(或无),主宫位不均。一边有枝脚而长,一边微有枝脚或无,名曰杨柳枝,主公位不均,偏枯太甚,纵有形穴,亦不可下。

47、梧桐枝:龙脉枝脚的一种,指山脉两边分出的短山均匀对称。龙脉有梧桐枝,必结大贵之穴。

48、蒹葭枝:龙脉枝脚的一种,特征是脉两边枝脚不两两对称而交互停匀,如蒹葭叶(芦叶)样。这种枝脚融结力较轻,属下贵之格。

49、龙楼宝殿:简称楼殿,太祖山的山巅,尖者为龙楼,平者为宝殿。

50、聚讲山:指环布祖山周围的山岭。祖山须有数山环侍,龙脉才有吉贵结作。环绕名为聚讲山,根本在其间,如释迦之讲经,必群聚而听之,故环绕楼殿者,名为聚讲山,一祖之下,必有数讲,讲之吉凶,前去结穴,根本端倪,于此可见。

51、五星聚讲:木、火、金、水、土五种山峰分别从东、南、西、北、中五方环侍祖山,谓龙脉祖山有此形势,前方必有大贵结作。地理家五星聚讲之理,亦与天文相聚同,故龙脉有此格者,前去多结大贵之地。

52、祖宗山:简称祖山或祖宗,风水家统称龙脉发源处的山岭,按其距受穴之山的远近,又可分为太祖山和少祖山两种。山之有祖,亦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根大则枝远,源深则流长,故寻龙之法,必先究其祖宗,则龙之远近长短,气之轻重厚薄,力量大小,福泽久暂,皆可于此察之。祖宗耸拔,子孙必贵。

40 阅读:283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