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李宗仁要回国,白崇禧得知后,给李发报:保全晚节

小贩还不快跑 2024-05-10 01:56:20

李宗仁和白崇禧是桂系的代表人物。两人合称“李白”,李宗仁是桂系的一把手,主导政治,而白崇禧则是二把手,主导军事,两人一起将桂系带到了顶峰。两人一起共事了几十年,是最好的搭档,最好的兄弟。桂系军阀为何立于不败之地,就是李白二人,取长补短,配合默契。

后来,随着国军的节节败退,两人的搭档也走向了结束。分别时,白崇禧不舍地说道:“德公,是不是从此以后只有你我,再也没有李白了!”

李宗仁则安慰道:“健生,我到美国之后,虽然你我远隔万里,但仍然患难与共,荣辱与共,记住,如果实在撑不下去了,决不可去台湾!”

而白崇禧则同样安慰李宗仁:“我和现存的20万广西子弟兵,翘首仰望,等待德公早日归来!”

之后,李宗仁去了美国,而白崇禧则没有听从李宗仁的劝诫,去了台湾。于是,两人再无往来了。

后来,两人再次产生纠葛,则是在李宗仁回国这件事。

对于回国,既是李宗仁的一厢情愿,也是周总理的亲自感召

李宗仁之所以想回国,一是他年纪大了,落叶归根的思想越来越严重,不想在过着漂泊海外的生活了。二是他想为祖国统一贡献一点力量,促进台湾回归大陆,他想用自己的回归,带动更多在外的国民党政客以及华人回归祖国。

并且,虽然有代总统的身份加持,但在美国期间,李宗仁过得非常的孤独。虽然有两个儿子在美国,但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并不跟李宗仁住在一起,也就周末的时候会来看看李宗仁。

并且当时从大陆去美国的中国人很少,而从台湾去的虽然很多,但出于避嫌,都不敢去找李宗仁聊天。因此,李宗仁在日常生活里非常的孤单,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并且因为不会开车,不会说英语,他也无法和美国人沟通。好在妻子郭德洁会说英语,不然夫妻俩在美国的生活会碰到很多的问题。

因此,在美国期间,李宗仁是过得非常的无聊的。因此,到了晚年时,李宗仁思量想去,还是觉得回国定居更加的舒服。

在李宗仁回国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那就是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

在感召李宗仁回国这件事上,周总理也是叫程思远作为中间人,负责传话沟通。1956年,周总理第一次派人给远在香港的程思远传话,邀请其来北京密谈。

一开始,程思远不明白周总理的用意,对于邀请充满了犹豫,他想请示远在美国的李宗仁是否同意前往,但因沟通周期较长,便没有请示。

之后,程思远便果断决定去北京,想看看此次密谈的目的是什么。到北京见到周总理后,程思远才知道,此次密谈,周总理是想让他给李宗仁带话,党和国家欢迎他回国,哪怕他只是回来探亲也可以,他来去自由。

于是结束密谈回到香港后,程思远便给李宗仁发报,详谈了此次密谈的内容。一开始,李宗仁对于程思远不打报告就去北京很生气,但得知密谈的结果是祖国邀请他回国后,他又充满了欣慰。

此后数年,为了能促成李宗仁回国,程思远又秘密前往了北京5次,每一次的密谈都对李宗仁的回归起到了推动作用。

之后,为了回国,李宗仁不惜采取投石问路。

为了确定国家对自己的态度,李宗仁在回国前决定试探一番。他表示要将一批古董字画捐献给国家。周总理在得知李宗仁的想法后,表示政府愿意接收这批文物。

之后,李宗仁便将古董字画从美国寄到了香港,交由程思远。同时在古董里,李宗仁还参杂着一封信,信上说这批古董是自己在担当北平行辕主任时,花费11万美元买的。

程思远收到古董字画后,便通知周总理派人来取。之后,这批古董字画被送到了故宫博物院。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曾想却出现了一丝瑕疵。

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鉴定这批文物时,发现大部分都是赝品,根本不值11万美金,顶多值3000美金。之后他们将此事上报给了周总理。周总理想了想后,对财政部长说:给李宗仁3万美金!

而在批复此事后,周总理觉得此事还是过大了,便决定报告毛主席,跟主席商量一下。主席听了此事婚后,哈哈大笑,说:“恩来啊,我们邀请人家回来,这是统战工作,我们可以大方一点,李宗仁说价值11万美金,我们就给他12万美金,他既然投石问路,我们就大大方方的让他看到路!”

不得不说,主席真的非常的厉害,一眼就看出了李宗仁的心思,并且顺了他的意。

之后,财政部便给李宗仁汇去了12万美金的外汇。收到汇款后,李宗仁非常开心,称赞道:“共产党不简单啊,真的识货,看来他们是真诚欢迎我回去的。”

此次赠送文物事情之后,李宗仁回国的心思更加的安定了。

李宗仁回国这件事虽然是秘密运作,但外界还是知道了

最先知道李宗仁要回国的是香港的媒体报社。在1961年的时候,香港的杂志更是刊登出了这样的一条消息:李宗仁将回大陆。

而香港的报社之所以知道这件事,一是当时监视李宗仁或者程思远的人非常多,他们可能捕捉到信息了。二是李宗仁的妻子到过香港2次,并且逗留的时间比较长,一次是看望她的母亲,另一次则是领取国家给李宗仁的12万美金外汇。

这些信息,都让香港的媒体认为李宗仁要回大陆了。之后,香港的媒体便大肆炒作。在香港媒体的炒作下,事情也传到了台湾。

远在台湾的白崇禧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生气,在1964年3月的时候便发表了一封致李宗仁的电文。

在电文里,白崇禧说蒋介石正率领部队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回归大陆,在这种时机下,德公竟然要回大陆,是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毁掉了自己的历史,忘德公以大局为重,如果一定要离开美国,请辞掉代总统职位,希望德公谨慎行动,保全自己的晚节!

白崇禧的电文非常的长,还回溯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种种事情,借以想请李宗仁放弃回到大陆的想法。

虽然和白崇禧亲如兄弟,但李宗仁并不认可白崇禧的这封电报。

因此在1965年7月的时候,李宗仁克服了种种困难,回到了北京。落地北京的当天,周总理率领了100多人的代表团在机场迎接李宗仁。

后来,主席也接见了李宗仁,两人进行了很愉快的交谈。在谈到白崇禧骂李宗仁时,主席说:他骂你这件事上,包含了三个态度,一是没办法,二是无可奈何,三是遗憾。

而对此,李宗仁只是淡淡地回复:他有难言之隐。

李宗仁回国后,保全住晚节了,反到是在台湾的白崇禧没能保住晚节

李宗仁回国后,在国内过得非常的好,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连主席都接见了他好几次,并且在国庆期间,邀请他上天安门城楼。可以说,李宗仁回国之前的种种顾虑,通通都没有发生。

最重要的是,他能让妻子郭德洁落叶归根。郭德洁在回国半年后,便因病去世了。其实早在美国期间,郭德洁便被诊断出癌症晚期了。因此这次回国,不仅是李宗仁的愿望,也是郭德洁的愿望。

时间来到了1969年,李宗仁也因病去世了。临终前,他说自己回国这条路是走对了。李宗仁去世后,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可以说,他得到了足够的敬意。

而反观白崇禧呢,在李宗仁回国半年后,他便在台湾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非常的孤寂,一个人孤零零地死在卧室,等到身体发绿了才被人发现。

而关于他死亡的原因,众人也是议论纷纷,似乎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说,他担心李宗仁晚节不保,结果最后却是自己晚节不保。

除了晚节不保外,白崇禧去到了台湾后,过得并不好。之前在大陆,他还能仗着手底下有几十万广西子弟兵,握手兵权,蒋介石不敢对他怎么样。但到了台湾后,蒋介石不仅将所有的部队进行重新整编,还剥夺了他的兵权。

在台湾期间,白崇禧不仅失去了兵权,更是被蒋介石严格监视。无论他去到哪里,身后总有几个特务跟着他。

所以到了台湾后,白崇禧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失去了自由,最后更是孤零零地死去。或许临终前他一定很后悔没有听李宗仁的劝告:一定不要去台湾。

因为回国这件事,李宗仁和白崇禧又再次牵扯到了一起。两人身为好兄弟,白不离李,李不离白,一直身为搭档的两人,最后去了不同的地方,并有了不同的结局,真的非常让人感叹。

6 阅读:1214
评论列表
  • 2024-06-23 22:06

    要不说李宗仁是桂系头号人物呢,政治智慧足很高从他劝白崇禧别去台湾就知道了。

  • 2024-06-23 21:53

    李宗仁,白崇禧就两大本事,一会吹,二会跑

小贩还不快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