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张春桥碰瓷鲁迅挑刺萧军名作《八月的乡村》结果如何?

紫萱聊过去 2023-09-01 02:16:02

张春桥是靠笔杆子起家的,他早年曾加入过鲁迅等人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也就大名鼎鼎的“左联”,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张春桥和鲁迅曾有过“骂战”,确切的来说,张春桥曾被鲁迅写文章骂过。

原因也很简单,张春桥标新立异,以另类的方式“碰瓷”鲁迅,挑刺鲁迅写序言强烈推荐的萧军名作《八月的乡村》,借以扬名。

1935年东北军不战而退,东三省尽落入日寇之手,萧红、萧军从东北沦陷区逃出来,分别写了《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在文坛中声名鹊起。

尤其是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获得了文坛宗师鲁迅的青睐,亲自为它作序,不吝赞美之词“:严肃,紧张……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且有所得的。”

张春桥与周楞枷、周昭俭、王梦野等左联青年作家聚在一起,对《八月的乡村》各自发表评论,周楞枷等人认为这书写得很好,张春桥却提出了他的观点:“我看有些地方不真实。”

心直口快的周楞枷,也不惯着张春桥,他说萧军从东北来,写的肯定是有事实根据的,你张春桥没有从东北逃到上海的生活经验,又怎么知道萧军写的不真实呢?

而王梦野则是力挺张春桥,他认为萧军就是不该那么早从东北回来,要不然他的作品可以写得更好。

张春桥为此深受启发,不久他写了一篇名叫《我们要执行自我批评》的文章,并以“狄克”的笔名在《星期文坛》上发表出来。

“《八月的乡村》整个地说,是一首史诗,可是里面有些还不真实,像人民革命军进攻了一个乡村以后的情况就不够真实。有人对我说:田军(即萧军)不该早早地从东北回来。就是由于他感觉田军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如果再丰富了自己后这部作品当更好。”

张春桥等人对萧军以冒着生命危险从沦陷区出来的经历为题材的作品挑刺,还说出萧军不该这么早从沦陷区出来,这样荒唐的论断让鲁迅非常不满。

鲁迅写了《三月的租界》一文点名批评了“狄克先生”,指出张春桥等人的荒谬之处

“并未比田军回来得晚,也并未在东北学习,但他们却知道田军的作品够不够真实”,“高尔基不该早早不做码头脚夫,否则,他的作品当更好;吉须不该早早逃亡外国,如果坐在希忒拉的集中营里,他将来的报告文学当更有希望”,“这种模模糊糊的摇头,比列举十大罪状更有害于对手。列举还有条款,含糊地指责,是可以令人揣测到坏到茫无界限的……”

本想标新立异,故意挑刺借机扬名的张春桥看到自己被鲁迅点名,十分难堪,也颇为害怕,被文宗点名,那可不得了,张春桥赶紧给鲁迅写信,解释自己的言行。

鲁迅虽然不再为难张春桥,但是意难平的他还是又写下《出关的“”关》,不点名地训诫了张春桥。

再加上当时发表张春桥文章的报刊主编崔万秋的身份被爆出是军统特务,多年后张春桥还背上了“服务于特务崔万秋麾下从事文化运动,化名狄克疯狂攻击鲁迅”的罪名,也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您还了解到哪些相关的资料,或者关于其他历史人物、开国将帅的传奇史实?可否分享一二?

我是小鲶鱼,以史为鉴,品读史诗,如有纰漏,请指正。谢谢!

0 阅读:29

紫萱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