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附诗词解释与赏析(一)建议收藏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3-10-27 09:46:31

0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汉·汉乐府《江南》

秦汉时期官方曾设立一种音乐机构叫乐府,此机构主要从民间收诗歌配上音乐演唱。人们把这些歌词也叫作“乐府”。然而到了今天,我们把这种独特的诗歌体裁称为乐府。

江南的湖中有好多莲花,到了秋天,莲花虽然谢了,却正是采莲蓬的好时候。摇着小船在茂密的莲叶间采莲蓬,鱼儿在莲叶下面自由自在地娼戏。它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荷花的丰茂盛美以及鱼儿在荷花、荷叶下自由自在嬉戏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采莲人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

02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南北朝·北朝民歌《敕勒歌》

公元4世纪—6世纪,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等五个政权,历史上叫作“北朝”。北朝人民过着游牧生活,有许多民歌流传下来,这些歌谣具有豪放粗犷的风格,反映了我国北方民族的勇敢豪迈的精神。

敕勒族居住的平原位于阴山脚下。天空像巨大的圆顶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原野。天是那样蔚蓝,草原是那样辽阔,风吹得青草低垂,露出了一群群在草原上吃草的牛羊。

《敕勒歌》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它歌唱了大草原辽阔壮丽的景色,表达了游牧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0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乐首木朗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五柳先传》、《归去来兮辞》等。

在南山下种豆子,杂草长得很旺盛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才扛着锄头回家。回去的道路狭窄,草木长得很高,夜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湿了没有关系,只要不违背我的愿望就行了。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以平淡的语调描写了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写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侧面表现出他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和批判,从而衬出诗人淡泊名利、遗世独立的品质。诗人用语平淡自然,意境醇美悠远。

04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他擅长写五言诗,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朝廷已停止士人上书,我回到了南山破旧的茅屋中。我没有才干,被圣明的君主抛弃,年老多病,过去的朋友也渐渐疏远。白发如霜催人更加年老,春天来临旧年必将辞去。我常怀忧愁,夜不能寐,夜晚松间的明月照进窗来,我感到十分寂寞和空虚。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诗人到长安应试落第。他自恃“词赋亦颇工”,又曾受王维、张九龄延誉,本以为会仕途顺达,应试失意使他大为沮丧,决定归隐山林。这首诗便作于此时,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首联叙事,写自己决定归隐山林。颔联写归隐缘由,隐隐幽愤之情蕴含其中,“不才”不仅是谦词,更是对千里马不遇伯乐,千里之才不能得以施展的感慨;“明主”实际是“不明”的,因此不能识才,诗人此处也有谀美之意,希望能得皇上召见重用,可见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颈联“催”、“逼”二字生动写出诗人不愿如此年华虚度却又无可奈何,尾联以景抒情“松月夜窗虚”营造了静谧的夜色,但诗人满怀忧愁,夜色也就变得格外凄凉,顿生孤寂之感,“虚”字既是指周遭景物,更是指诗人内心 诗人内心的落寞惆怅跃然纸上。

05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唐·王昌龄《塞下曲》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

饮好战马渡过秋天的河水.水很凉,寒风好似尖刀。平旷的沙漠上太阳还未西沉,昏暗中隐约望见远处的临洮。过去在长城边的苦战,人们都说将士们的士气很高。自古以来沙漠上黄尘飞舞,白骨累累散在蓬蒿中。

这首乐府曲前四句描写了塞外晚秋时节的荒凉景象“秋水”“水寒”、“风似刀”、“黯黯”奠定了全诗苍凉沉痛的基调。后四句描写长城一带白骨累累的景象,触目惊心,令人顿生悲伤之情。本诗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的非战思想。

06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唐·王维《送别》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同时还是著名的画家,后人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画均有很深的造诣。

我下马为你置酒,问你去往何方。你说人生太不得意,归去隐居南山之旁。你只管去吧,我不用再问,那里白云悠悠,无忧无虑。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归隐,却没有离别的忧伤。首句以“饮君酒”点题,继而设问,询问友人要去哪里。下句是友人的回答,“不得意”的又岂仅仅是友人呢?“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既是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也表现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句平淡,真挚的友谊通过问答表现得淋漓尽致。

07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安西南)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

在花丛中我置下一壶美酒自斟自酌,身边没有一个好友。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恰成三人。明月既不能把酒饮,身影何必徒然随着我身?暂且伴着明月和着身影,行乐须趁着这明媚之春。我唱起歌,明月在天空来回地走;我跳起舞,身影在地上七零八落。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后我们各自分离。但愿我们能结成忘情好友,相约重逢在遥远的天空。

本诗描写了诗人在花间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景。诗人运用他神奇的想象,把“独酌”变成了“三人”共饮,将寂寞冷清转化为热闹欢愉,充满浪漫色彩。诗人感情波澜起伏,一度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表现出他内心的复杂感情变化,而这也是他放荡不羁性格的表现,反衬出诗人在世间的怀才不遇、孤独寂寞,间接写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悲愤和不满。

08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金杯里的美酒价钱极高,玉盘中珍奇的菜肴价值万钱。我放下酒杯,掷下筷子,无法下咽。拔出宝剑,张自四望,心中一片茫然。我想渡过黄河,却冰塞河川;我想登上太行,却大雪封山。姜尚未遇文王时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商汤聘用前忽梦乘舟过日月之边。行路难,行路难,岔路多,我要走的正路在何方?我将乘长风破巨浪,会有那么一天,挂起高大的风帆,渡过大海。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时。诗人入京本想“济苍生”、“安社稷”,却不能一展政治理想,因此借诗抒怀,展示了自己的苦闷、愤慨和茫然,但诗人本身是乐观昂扬的,仍然坚信自己的理想。

诗作开头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宴会的盛大,然而诗人却不能开怀畅饮,“心茫然”可见其内心的苦闷。继而以具体形象的“冰塞川”、“雪满山”写出行路之难,虽是绝境却大气磅礴。面对如此绝境,诗人遥想古人吕尚、伊尹,忽有启发,兴致勃然。但“行路难的现实就在眼前,该如何择呢?诗人又陷入彷徨。转而清醒过来生命之舟要扬帆远航,展示了一幅辉惶图暑、首诗气势豪放,诗人情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09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 唐·杜甫《野望》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后移居河南巩县。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现存一千四百多首诗,著有《社工部集》

白雪皑皑的西山护卫着三城,城南清澈的锦江上横卧着万里桥。兄弟们在战火中天各一方,我涕泪滂沱只身浪迹天涯。可叹我在这迟暮之年满身疾病,没有建立些微功绩报答圣朝。我骑马到郊外时极目远望,哪受得了这人事一天天冷落萧条?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吐蕃在四川边境作乱,诗人身居草堂,在野望时不禁由景及情地想到国家时局、兄弟处境和个人经历,因此而悲痛。

全诗语言淳朴,感情真挚,深沉之意跃然纸上。首联由上及下描写看到的景象,由“三城戍”想到国家动荡的时局,由“万里桥”引起出蜀抗敌之意。颔联和颈联运用对偶将诗人对国家、兄弟和自身的深深忧虑作了概括。尾联点出“野望”,所见所想,令诗人黯然神伤。

10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 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唐代诗人, 生卒年不详。字文房。宣城(今安徽宣州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

我远望着你离去,只见烟水茫茫,挥手与你告别,我热泪沾巾。你像鸟一样飞去,不知落向何处?只留下这苍翠的青山徒然与我相望。你从浩翰的长江乘船远去,到五湖正是明媚的新春。又有谁看得见,那江心的小洲上,我的愁思,就似那水中漂浮的白苹,数也数不清。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未写“别离”字句,然而幽幽离别之意跃然纸上。

诗人构思精巧,寓情于景,以景抒情。将与友人的真挚友情及离愁别恨通过周遭景物传达出来,曲折委婉,余味幽然。

首联“望”、“挥手”、“泪沾巾”渲染出浓浓离别氛围,茫茫烟水更是奠定了全诗的忧伤基调。颔联一个“空”字写出送别场景的广阔,更衬托出诗人孤寂怅然的心境。所以诗人想象着伴随友人直到太湖,一起观赏春景,以所想之景对比现实的凄凉,更显孤独。尾联以白苹喻愁思,可见其悠远绵长。

(共100首,今天的1-10首)敬请关注其他。

30 阅读:2986
评论列表
  • 2023-12-01 18:57

    冬夜》 家家窗户暗, 户户失语声。 只有当空月, 照得中庭明……

  • 2024-01-16 17:16

    还是没有我写的诗好

  • 2023-12-01 18:57

    长相思 年轮》 肩背包, 手拎饭。 来回就是一整天, 星月皆可伴。 冬穿棉, 夏着单。 四季交替总这般, 风雨都相关。

    用户10xxx40 回复:
    来回一天,星月可伴。 四季更替, 风雨相关[拍手][拍手]
  • 2024-01-16 17:13

    成功失败在个人。不是天生就聪明前生必须勤学习,不枉白活这一生青灯伴我好修行不作紅塵恋歌人前生没有勤学习.今后恐难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