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前,到余杭当了一天“麦田守望者”,杭州的乡村风景美如画

阿陆 2024-06-05 21:15:57

       《麦田守望者》其实挺有名,是美国作家捷罗姆·大卫·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可惜它的几个翻译版本都不太对我“胃口”,所以至今也没看完。有趣的是一直想当然地只以为这是种生活状态,迷惘无措中,身置麦田,守望着远方吹来的清新和自由……简单点说,正像是骑摩托车追风的静态版本。

        今天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不久前我到杭州余杭中苕溪附近溜车,就在连绵的稻田或者麦地间漫无目的地穿梭往返了数十公里。全程感叹:“杭州的农村太漂亮了!”虽然个别田间的水泥路已经略显陈旧,但车行其间仍可畅通无阻,体验感不错。

        这片区域其实以前也来过,是很多喜欢户外的杭州人熟悉的露营胜地,主要在“仇山”和“下陡门村”一带。因为季节不同的缘故,和我发布过的相关内容里的画风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在航拍的时候,着实被惊艳到了。

蜿蜒曲折的中苕溪两边,大片的金黄色簇拥着零散的村落民居,场面既壮观又不失唯美。如果没有亲眼所见的话,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在杭州,在春末夏初的时节,竟然有如此“秋意盎然”的风景吧。

        因为对一侧的“仇山”早就产生兴趣,所以在“码字”前,就特意做了功课,原来关于它还有个故事:“相传当地原本并无此山,只因庄上一财主贪得无厌,无论银闪闪的丝茧还是白花花的大米,都流进了财主家的口袋,穷人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可财主却还要强逼附近的泥瓦匠为他建造地窖贮藏粮食,等地窖建好了,粮食藏满了,狠毒的财主竟想把泥瓦匠毒死,幸亏遇上善良的丫头才得救。但这些泥瓦匠却被财主剜去了双目、割去了舌头。为了报仇雪恨,他们变成一座形似狮子的山峰,从天而降,财主一家最后葬身在巨山之下。”虽然出处不详,但至少合理解释了这个“仇”字的由来。

现在的仇山前,几十公里都一马平川的广袤田园,因此想到这里游玩或者体验野趣的朋友,自驾前往的话只要用“仇山”当作导航目的地即可。无论苕溪边的绿道堤坝还是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都不会让人失望。不过今年再想当“麦田守望者”恐怕只能等到真正的秋天了(甚至要更晚点,初冬差不多),虽然没再去现场,但跟钱江新城的那片网红稻田一样,估计也早被收割完了。(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个人建议是自己开车或者骑行过去体验最佳,实在要乘公交出行,可以坐2438路到“仇山”站或者2464路到“下陡门”站,当然,离真正的田野还有点距离,肯定需要走点路。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