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读了陈伯达晚年的文稿,说你不要老写读书笔记

贱议你读史 2024-06-20 17:55:12

1981年8月下旬,陈伯达被特批保外就医,出狱后的他,被安置在北京东郊居住。这时候的陈伯达,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威名赫赫的大人物,这时候的他让旁人避之不及,毫不夸张的说,过的是“六亲不认”的生活。

让陈伯达意外的是,周扬居然会在这个时候,顶着压力,也不在乎旁人的目光,主动要求和陈伯达会晤。在和周扬谈话的过程中,陈伯达曾有过这样的小愿望:

“那我可以向上面提一下,把和文艺有关的文章交给你看”

——来源:《陈伯达传》.叶永烈著.

那么,陈伯达口中所说的“上面”,具体说的是谁呢?那么,他自己的文章为何不能直接交给周扬,而是需要“上面”进行转交呢?

本来,像陈伯达这类人的文章是不允许被刊印的,除了他之外,还有王力、关锋、戚本禹等等,也是一样的待遇。后来,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之后,认为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不可取。他认为那些被打倒的人物,是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应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他们退出政坛之后,以旁观者的目光参与进来,能更加客观、更加准确的给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因此,邓公就鼓励这些人给中央写文章,不管说什么都可以,不要有顾忌,也不要有心理包袱。

这些人写的文章被称之为“无头文件”,用的是上好的道林纸,16开大小,排印的时候,字体是大字仿宋体,这些稿子是送去排印中央文件的印刷厂进行印刷的。因此,格式和正式的中央文件相似,不同的是没有“红头”罢了。因此,也就被形象的称之为“无头文件”。

尽管“无头文件”只表明作者名字,没有表明是什么单位印刷的,也没有注明印数和分发的范围,但是呢,陈伯达、王力却是这“无头文件”的积极撰稿人,两人写了不少文章。

那么,他们撰写的“无头文件”都给哪些人看呢?是在高层进行小范围的分发阅读,并不对外刊发,可以说是属于内部阅读资料了。

因此,陈伯达口中所说的“上面”,指的就是这“无头文件”。

他写的两篇文章《求知难》和《认识的渐变和突变——从“坛经”看中国佛学中的顿渐两派》,就被送往“上面”,进行小范围的分发阅读。

在陈伯达保外的初期阶段,不少重要人物都很重视他,譬如胡耀邦同志就很看重陈伯达的才华,他有一条和这个老夫子直接联系的渠道。陈伯达被刊印出来的文章,可以直接送到胡耀邦、胡乔木这些人的手上。

胡耀邦同志看过陈伯的文章之后,给出了这样的意见:

“陈伯达不要老写读书笔记了,可以就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写一些可以对后代起到教育作用的东西”

——来源:《陈伯达传》.叶永烈著.

对于陈伯达的《认识的渐变和突变——从“坛经”看中国佛学中的顿渐两派》这篇文章,当时的学术界是有不小的争议,反对的声音也挺多。是胡耀邦站出来首先肯定了这篇文章的观点,随后胡乔木看过之后,也是赞许这篇文章提出的观点。

其实,就个人关系来看,胡耀邦和陈伯达之间并没有多少私交,哪怕是在六十年代,陈伯达显赫一时的时候,两人也没有过多的交集。但是呢,在对待人和事方面,胡耀邦秉持的是一个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区分的态度。

即使如今陈伯达是一个罪犯的身份,胡耀邦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他出狱后的生活做出妥善的安排。因此,在陈伯达保外就医期间,胡耀邦对于这个老夫子的生活和医疗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指示,总的说来,就是要保证陈伯达晚年有所居,生活有保障。

陈伯达虽然被特批保外就医,不需要在监狱服刑,但是他仍旧还处于服刑期间,是没有工作的,也没有收入的。因此,刚开始的时候每个月给他两百的生活补助,过了两年左右,这笔生活补助涨到了五百。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一个500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足够养活一个六口之家了。

1988年10月17号,这一天是陈伯达刑满之日,恢复了自由身之后,也给他安排了工作,在北京文史馆工作。但是他不用每天去上班,每个月,单位的会计会亲自上门送工资。

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对于陈伯达而言可以说是很好的待遇了。也难怪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在评价胡耀邦同志的时候,引用了朋友的这么一句话:在陈伯达被推入绝境的时候,他依旧给予陈伯达很大的待遇。

0 阅读:50

贱议你读史

简介:八零后老腊肉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