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多所高校在京招生计划公布!速看~

高中蓝蓝的天 2024-06-21 06:01:39

今天为大家分享多所高校2024年在北京招生情况,快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京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入警就业150人,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入警就业1人,面向首都机场公安局入警就业10人,面向移民管理机构入警就业9人,自主就业6人。合计176人。

中央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共18个专业,公安专业11个(含2个专业方向),非公安专业7个;计划招生数量为2326人,公安专业1926人(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入警就业1584人,面向移民管理机构入警就业262人,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入警就业80人,非公安专业400人(自主就业)。中国人民警察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14人。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24年本科公安专业招生计划共1840人。其中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入警就业1745人,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入警就业80人、面向移民管理机构入警就业15人。在北京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入警就业男生12人,女生3人,合计15人;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入警就业男生2人;总计17人。

郑州警察学院

郑州警察学院面向地方公安机关入警就业在北京计划,男生4人,女生1人,合计5人;面向铁路公安机关入警就业在北京计划男生22人,女生3人,合计25人;总计30人。

南京警察学院

2024年南京警察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1795名,在北京计划12人。

新疆警察学院

新疆警察学院2024年在北京招生计划5人。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男生35人,女生10人,总计45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统招普通批次在北京计划招生251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5人。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257人,其中设计学类16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45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12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含校本部、威海校区总计65人;其中校本部艺术类10人,威海校区15人,校本部中外合作办学33人。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2182人。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41人。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不限选考组121人,选考物理组59人,中外合作办学不限选考组28人,艺术类7人。总计在京计划招生215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60人。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2024年在北京计划招生43人。

北京科技大学

2024年开始,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北京科技大学所有理工类专业均需选考物理和化学,大数据必选物理,其他无要求。2024年在北京投放5个专业组,实行“满三保一”零调剂政策,北京考生填满前3个不同的专业志愿,体检合格,学校提档后满足考生的前3个专业志愿不调剂。在安排专业时,无专业极差。考生体检合格,进档不退档。2024年在北京普通类投放198个计划,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8个计划。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2023年本科普通批招生计划674人,2024年招生计划743人,增加69人。具体招生计划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2023年录取位次32507—21468,录取分数497—544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招生多年来一直在北京维持在20个普招计划。同时有少年班学院招生(包括少年班和创新试点班)和强基计划招生(均不占普招计划)。每年在京实际录取学生人数均在30人左右。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在全国的招生总计划3740人,比2023年增加了80人。新增“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招生。专业录取采用“分数优先”原则,不设级差分。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达到学校投档分数线且被投档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体检符合要求,将会被录取。2024年在京招生计划16人。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9人,相比2023年减少了1人。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2024年在京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合计计划招生55人。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在京招生总计划149人。

北方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2024年在京招生拟安排普通批1499人,分成不限科、物理+化学、合作办学3个选科专业组;提前批次双、外培计划158人、农村专项计划59人、艺术类招生计划137人。在京招生实施弹性计划,报考的优秀考生多,即增加招生计划。最高弹性计划至每实验班15人。例如2023年电子信息实验班在京招生计划3人,实际录取12人。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2024年在京招生计划28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33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1人。

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75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5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4年提前批次小语种专业综合评价在京计划招生50人,统招普通批计划在京招生76人,相比2023年统招批次增加了2人。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50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5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4年招生总计划2661人,在京计划1781人。其中在京普通批次1604人,与2023年持平。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24年在京总计划招生52人,包括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民委专项计划。相比2023年变化不大。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15人。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30人。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52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6人。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学校总体计划招生4200人,较2023年增加100人;北京校区2300人,珠海校区1900人。北京校区在京的招生计划数145人(含艺术类),计划数较往年略有增加;珠海校区在京的计划数44人。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44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2人。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11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1人。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70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2人。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46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4人。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8人。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2024年在京普通本科136人,中外合作办学13人,合计149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15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置44个招生专业(类),52个招生专业(方向),包含5个大类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总数为2774人,在京招生计划1995人,计划占比为72%,其中,提前批双培计划86人,地方专项计划58人,普通批1851人。京外计划688人,其他类型计划91人。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计划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普通本科生3900人,较去年增加约70人。北京邮电大学本部在京招生204人,统招(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88人, 统招(海南学院中外合作办学)8人,艺术类5人,总计305人。相比2023年增加7人。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24年招生规模总计4200人左右,其中北京校区3600人,威海校区600人。2024年在京计划,校本部184,威海校区24人,208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增加至320多名。增加的计划均投放在九年制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另外,还投放在医学类优势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2024年在京计划招生109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5人。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海外利益安全和人工智能专业为2024年新设立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于2023年设立,其余10个专业均入选国家级或北京市级“双万专业”建设点,国家安全学学科先后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北京市“双一流”重点培育学科。本科教学实行秋、春、夏三学期制,其中,夏季学期聘请国际师资授课。北京总计划42人;2024年在北京组织本科招生面试,具体面试细节将在学校本科招生网站另行通知。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2024年在京招生规模为185人,比去年增加28人。除法学(卓越实验班)、工商管理类(新文科经管法)、英语、设计学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五个招生专业(类)不限选考外,其余招生专业(类)均需选考“物理+化学”。学校新增与北京语言大学“化工+法语”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北化在化工领域的核心优势与北语在小语种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利用学校在中法工程师学院项目中的教育资源,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法语联合学士学位)专业,首年进行招生,北京计划2人。

来源于网络

0 阅读:36

高中蓝蓝的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